读《复原力》一书有感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Rick Hanson的《复原力》一书,对我很有启发。说实话,我看过的心理学书籍也不算少了,但是,除了荣格的书之外,很少有心理学书籍能像这本《复原力》这样让我眼前一亮!众所周知,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这一过程中,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

这对于习惯于【循规蹈矩】【安土重迁】【按部就班】的中国人而言,在心理上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恐惧】【不安全感】。

而且,这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此同时,国人的心理问题却日益严重,【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术语经常见诸报端,已经屡见不鲜!

来到壹心理这个平台上已经大半年了,我也见过、疏导过不少的来访者,他们大多都是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过太多的【创伤】,又没有遇到好的【心理导师】进行开导,再加上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不知道如何进行【自我疗愈】。


而且,随着接触到的来访者越来越多,我遇到的心理问题及其来源也日益复杂化、多样化,我越来越感觉我已经掌握的的心理学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来访者的需求。


而这本《复原力》的出现,一方面让我获益匪浅,另一方面也给予了我更多的思路和视野去引导来访者。


接下来,请允许我结合一些实际例子,谈一谈对于这本书中的某些理念的一些个人看法。



一、自我关怀


前不久,有个来访者在壹心理上说自己的堂姐自杀了,她自称自己的堂姐生前是“博士生,性格温柔,孝顺,长相中等… 我的记忆中,她从来没有任何丑闻,也从来没有忤逆过任何长辈的意思”;


如果单从这些话来看,她的堂姐完全可以称作【完人】,但是她同时说道“她是家族中的长姐,父母很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她一直期待白马王子,可是34、35左右才因为年龄和传宗接代而结婚,我认为姐夫不怎么样”;


最后,她还说道:“姐夫和她爸妈说:不知道为什么,自杀原因应该是得了产后抑郁…我想不通,明明生活一切都稳定了,为什么要选择结束?还要选择这种沉没一切,连尸体都捞不到都方式…”


看完了这些陈述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她这位堂姐就是典型的【为父母而活】,以至于过度地为别人的感受和情绪负责,唯独忽视了自己的感受,以至于没了【自我】,她的堂姐所谓的【性格温柔】【没有忤逆】,说明她已经不懂得【愤怒】了。


在传统视角中,都把【愤怒】视作负面的东西,但是从心理学视角来看,【愤怒】是一种攻击性,一种原始的生命能量,许多人都会利用【愤怒】来作为调节情绪的方式。


一个人得【抑郁症】的前兆,就是【愤怒】这种攻击性遭遇了压制。在此情况下,她的堂姐就很难拒绝别人的控制和索取了,久而久之,得【抑郁症】乃至自杀是必然的。


逝者已矣,我们已经无法为当事人做心理辅导了。但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个案例中挖掘它已有的【资源】,去警醒后人,不要重蹈覆辙。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就可以挖掘出一点——【自我关怀】,这是最容易做到但又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问题。


传统的观念教育我们:我们想问题、做事情必须要考虑他人的感受。基于此,传统教育对于那些【大公无私】的人也大力宣传。


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真理越过一步,就有可能变成了谬误”,如果在宣传中把“照顾别人的感受”和“自我关怀”对立起来,以至于把有些人提出的【合理诉求】都贴上了“自私”的标签,就是一种【谬误】,是对【大公无私】的一种【高级黑】!


例如,在这次抗击【新冠疫情】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则“流产10天后,武汉90后女护士重回一线”的新闻报道,新闻大意是:


一位护士才小产完,还没有完全从伤心中走出来,新冠疫情就爆发了。她看到周围同事都在为【抗疫】忙碌,自己很过意不去,于是在休息10天后,不顾护士长的劝阻,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抗疫】工作…


通篇都是对这名小护士的【赞美】之词。我看了这个报道,真的很想对这个护士说一句:


“好好在家休息吧!自己的身体那么虚弱,病毒很容易趁虚而入的,你如果病倒了,周围同事还要来照顾你,这只会给周围同事【添堵】。好好在家休息,就是对抗疫一线最好的支援!”


同时,我也想对这些媒体说一句:别报道人家的消息了,就算要报道,也多劝人好好休息吧!一个连自己的身体都没有照顾好的人,如何去更好地照顾病人呢?万一她“旧伤复发”病倒在岗位上了,不是打你们的脸吗?



 而且,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一点:我们过度地在意别人的感受,唯独忽视了自己的感受!我们把别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唯独忽视了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


换言之,我们以往总是把【照顾他人】和【关怀自己】对立了起来!而这本《复原力》就给我们提供了“第三种想法”:


“我们应该像对待别人那样对待自己…善待自己就是善待他人。随着自身幸福感的增加,人们会更加耐心、乐群,更关注自己与他人的联系。想想看,如果你不再感到那么紧张、焦虑或恼怒,而是获得更多平和感、满足感和爱,这将会对别人有什么好处。


一个人只有先好好地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爱自己】和【爱别人】本是相辅相成的,干嘛一定要把二者【对立】起来呢?


自我关怀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自我接纳】。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喜欢划分所谓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的优点就【接纳】,对自己的缺点则不遗余力地【排斥】【贬低】,经常呈现出一种【完美主义】的态度。


但是,这往往会陷入一种【墨菲效应】:怕什么,来什么!你越是追求【完美】,仿佛【不完美】的事情就越多。而【自我接纳】的过程就是对自身的不同部分持一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因为我们追求的是【完整】而不是【完美】。尝试着拥抱【完整】的自己吧!


二、拥抱你的需求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往往有着各种各样的【需求】。但是,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需求:安全感、满足感、与他人的连接。


这三种基本需求由大脑的不同部分主导着:其中,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是由“脑干”主导,它是从3亿年前的爬行动物阶段进化而来;


对于【满足感】的需求则是由“皮质下”(也称“边缘系统”,包括下丘脑、丘脑、杏仁核、海马体等)主导,它是从2亿年前的(古)哺乳动物中进化而来;


而【与他人的连接】则是由“新皮质”主导,它是从5000万年前的灵长类哺乳动物阶段进化而来,自从250万年前,原始人类出现后,它的容量急剧增加,它使得人类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


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往往崇尚【坚毅】【遗世独立】,并且要求人们对于自己的工作要【讲情怀】。而对于个人的【需求】,则往往是极力压制和否定的。


但是,现实是我们必须得依靠某些东西才能生存。例如,吃喝住穿、人与人之间的互敬互爱、各种基础设施等。因此,一个真正强大的人是勇于承认那些再正常不过的人类需求。


然而,尽管我们有着各种【需求】,但并不意味着这些需求就一定能够得到满足。


当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我们就会感到平和、满足和爱,身心默认进入休息状态,我们称之为“响应模式”或“绿色地带”;与此相对,当我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受挫和受伤,此时,我们的身体和意识就会进入从休息状态进入“应激状态”,即“红色地带”。


想都不要想,我们都喜欢“响应模式”或“绿色地带”,不喜欢“应激状态”或“红色地带”。但是,事实上,我们很容易陷入“黑点效应”,对于各种负面的经历“过度学习”,对于各种正面的经验“学习不足”,使得我们经常离开“绿色地带”,进入“红色地带”。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是无法通过“强力”的手段进行扭转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进行【转化】。


我们之所以容易陷入“黑点效应”,进入“红色地带”。本质上是由于我们对于“绿色地带”已经习以为常,认为这是“理所当然”,因而我们往往就“身在福中不知福”,没有用心去培养对于“绿色地带”的感受,不得不说,这是一种“灯下黑”。


因此,要想让我们自己呆在“绿色地带”,避免进入“红色地带”,我们在平日里就要敞开自己的心灵,用心地去体会身处“绿色地带”时的感受。


例如,每当有人对你微笑(这是一种【爱的母语】),你就要保持那种“情感连接”的感觉;


每当你完成了一项任务时,保持那一种“满足感”…总之,尝试着留住这些身处“绿色地带”时的感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久而久之,你内在的能量就会升起。


你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即使外界到处“红色警戒”,你内心深处也依然会“绿意盎然”。


就拿这次新冠疫情来说吧!这次新冠疫情的爆发初期,由于这种新冠病毒的传染快,加之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以及医院床位紧张,一时间感染新冠的人数急剧上升。


在此情况下,许多人陷入了对于死亡的【焦虑】中,这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于【安全感】的需求遭遇威胁时候的反应。对此,各地采取了诸多措施限制人员流动。这在本质上是通过部分限制人们的【满足感】和【与他人连接】的需求来满足人们对于【安全感】的需求。


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动物,总是要在社会中、和他人的互动中才能真正获得某种【满足】和【连接】的需求。因此,在疫情得到有效地控制后,各地也逐步放开了对于人员流动的限制。


而且,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武汉期间,还特别指示要多提供【活鱼】,因为这是武汉人喜欢吃的食物,并且还对于一些居民在家中待久了产生的【情绪宣泄】表示“要理解、宽容、包容”,并指示“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


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话,说出了武汉人民对于【满足】和【连接】的需要。


总而言之,所谓的【复原力】,本质上就是接纳自我,与我们“内在的小孩”和解的能力,让我们的【心身合一】【活在当下】的能力。


对于我们遭遇的【创伤】,我们总是【向外求】,希望别人来帮助我们【疗伤】。


而这本《复原力》就可以引导我们【向内求】,充分挖掘我们自身固有的【资源】,将我们的【创伤】转化为我们成长的动力。

原创:毁灭与再生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