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放过老师们吧

前段时间,一个视频流传出来,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事情的起因是一名女教师在班里愤怒地指责学生,称她以前班里的学生家长“不是高官就是富商”,并直接质问捣蛋的学生“你妈妈挣多少钱?同学家长一年挣的钱比你家长五十年挣得都多,你们素质能一样吗?”


当事女教师的三观确实无法苟同。但当今社会,似乎所有有关老师的社会新闻都能引爆公众的情绪。


从家长退出微信群,到老师在微信群发学生默写情况;从“想去看看世界”女教师辞职信,到老师身心俱疲称2000多元的工资无力养家糊口,还要遭受家长掀起的网暴;就更不用说学生自杀事件中身心俱疲还要背锅的当事教师了。


虽然教师资格考试和教师招聘考试依旧激烈,但那是社会内卷的结果。教师这个行业俨然是一个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但很难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但不敢出来。


“想出来但不敢出来”的原因是围城外的人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那就是教师的职业倦怠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心理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下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情绪衰竭


教师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烦躁易怒、抑郁、精神不振、缺乏热情与活力、对他人的容忍度和工作满意度降低等,即使教学工作中取得成功也难以引发工作的激情和热情,仅满足于应付任务,甚至厌倦教学工作。


其二是态度和行为冷漠


教师常常不愿接触学生,对学生冷漠、厌烦,常常用带有蔑视性的标签式语言来称谓和描述学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将学生视为无生命的物体来看待,这即是“去人格化”的表现。


其三是缺乏成就感


教师常常表现为对自己工作意义与价值的评价降低,工作胜任感和成就感下降。


由于教学中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难,加之家长、社会对教师期望的增加,学校、同事对教师关心支持不够,很多教师体验不到工作的成就感与幸福感。


被深深挫败的教师们会重新评价工作的实际价值,重新权衡时间精力的投入与经济收入、地位荣誉等回报之间的关系。


他们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工作既不能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带来令人满意的变化,也不能有效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产生较强的无助感。


工作失去动力和信心,开始减少工作投人,教学缺乏创新,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抱有消极、无奈、听之任之的态度,挣工资成了维持上班的唯一动机。


除了这些很容易在教育学相关书籍、论文上找到的原因,还有一些其他的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原因:


带娃的精神压力得不到放松尤其对女教师而言更是如此。相亲市场上女教师比较受欢迎,原因无非是有寒暑假,方便带孩子——换言之,是方便丈夫在寒暑假做个甩手掌柜。


但是有没有人考虑过那些为人母的女教师的感受?


她们平时被学校学生社会榨取工作价值,工作和生活毫无边界感,不得不任由工作一次次侵入生活;好容易盼到放假,又被自己家的娃牢牢占据:带娃是怎样的身心俱疲,想想每逢开学多少家长欢呼神兽归笼,就知道了。


社会舆论对学校对教师紧盯不放,老师们被迫处处谨言慎行,长此以往,不良情绪无法排解,也会造成职业倦怠


“又不是自己生的孩子要那么操心干嘛”;


“何苦呢就算你为他/她殚精竭虑人家爹妈也不会念你的好”;


“你别看家长表面上客客气气的,指不定背后怎么骂你了”……


这样的想法多了,老师们哪里还有多余的心理能量浇灌给学生?


教师职业倦怠影响的不仅仅是别人家的孩子,更有教师的孩子们


笔者母亲是老师,如今女承母业也是当老师,联系自己的成长历程,观察同事对待孩子,对此颇能感同身受:好脾气都被学生磨没了,在学校积累的坏情绪不敢排解、不敢纾泄。


到家之后,如果自家孩子再做错了什么事,就会一股脑地倾倒在孩子身上:“你是我生的,我管不了别人我还管不了你了?”

有人统计,父母是教师的青少年自杀率较高,焉知不是被迫承受了父母在工作上的大量怨气,又被寄予厚望的苦果?

古代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如果有一天,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也失去光芒呢?一棵树失去了能量会枯死,一朵云失去了凝聚会蒸发,一个灵魂失去了热情,会让其他灵魂也陷入冷漠。


教师发生职业倦怠,最后吃亏的终究还是学生,是我们的未来啊。


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大多数家庭的未来,请放过老师们吧。


不要再用“春蚕”“蜡烛”这样充满了道德绑架的词汇赞美老师了,不要动不动就给人扣上一顶高尚、伟大的帽子了——那叫捧杀。


老师也是普通人,他/她也是别人的儿女,也是别人的父母,也是别人的丈夫或妻子。他们也承担着同样繁重的家庭责任,也要养家糊口。拿着每月稳定却微薄的收入,操心着别人家的熊孩子,还要时刻小心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生怕什么疏漏被家长逮住不放,成为批斗自己的罪状。


“挣卖白菜的钱,操卖白粉的心”,老师们,太累了。

请放过他们,给他们不堪重负的身心松绑吧。

文:青虹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