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限制孩子用手机的时间?多长合适?

文:赵思家
来源:神经科学(ID:neuroscienceme)

最新的研究显示 应该限制在每天两个小时以内。


估计大多数家长只想得到一个实用性的答案,所以我就放在开头。下面是背景。

这是上个月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公布的一项研究的初期结果。

财大气粗的NIH准备花3个亿(美金)跟踪全国21个测试点的1.1万名9到10岁的小孩。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看,他们每天的屏幕时间——也就是使用手机平板电脑和玩儿电脑游戏的时间长度——会不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现阶段,这个计划准备跟踪他们10年直到成年。

除了记录他们每天的屏幕时间长度,还会时不时地请他们去测试点的研究所做认知测试和脑成像扫描。

发现一

>7小时,大脑的灰质更薄

去年年底,他们已经从第一拨4500名儿童收集到脑成像。分析发现,每天屏幕时间超过7个小时的9-10岁的儿童的大脑明显比他们的同龄人灰质更薄。(可能表示他们的感知信息分析能力也受到了影响)。

这个结果和前年(2017)的一份关于儿童脸书(和之前人人网差不多)的使用时间研究类似。不过那个2017年的研究样本只有62个小孩,记录他们的脸书使用数据也只有5个星期。他们发现,在脸书上呆的时间越长的小孩,他们大脑中的伏隔核的灰质就越薄。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是大脑奖赏系统的重要中心,你可以理解为刷朋友圈越多的人,越不容易感受到奖赏和愉悦。

再科普一点讲,在刷朋友圈时间越长的人,越容易感到空虚?毕竟如果你的奖赏系统没有好好发育,老师奖励一个小红花,你感到的愉悦感也不如其他人。长远点看,可能你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动力,不愿意努力学习,也是一个情理之中的行为结果。

发现二

>2小时,对认知能力(语言、思维)有影响

说回NIH的这项研究。通过分析现有的认知测试结果,他们初步发现每天超过两个小时屏幕时间的儿童,在语言和思维测试中得分要明显少于两个小时的儿童。


这些区别到底是不是完全是屏幕时间的锅,还是和屏幕时间相关的其他因素有关,(譬如说家庭条件、家长的背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密程度、家长在家的时间或其他)现在还不知道。我们可能还得等几年看看其他的数据。

这还只是第一批数据,项目也只是刚刚开始。这个项目的领导人 Dr. Gaya Dowling 说他们会将正式的初期报告和已经收集到的数据在明年向其他感兴趣的科学家开放。

我非常期待这项研究的后续报道。因为这个研究应该能给很多受争议或是比较模糊的育儿问题和成瘾问题提供一个比较客观而非经验之谈的答案。

如果完全不让小孩用手机,基本上也不大现实,毕竟ipad和电脑上也有很多有用的教学材料。如何掌握这个度,是家长和政府教育机构都很关心的问题。

那有没有实用的戒掉屏瘾的技巧呢?

我调查了一下,发现BBC中文网上个很不错的总结(《漫话英伦:帮助孩子戒“屏瘾”》by 腾龙),可是国内屏蔽了。复制粘贴也不太好,这里简化一下。(表格做好了,截图即可~)

★ 七个技巧帮孩子戒掉电子产品 ★

#1

制定开机时间表:至少每天早上上学和放学后完成家庭作业前都不能用手机。最好能约定一个时间表,每天能用手机电脑的时间段和条件是什么,把相关的时间表贴在家里明显的地方。

#2

孩子可以「挣」电子时间:如果孩子确实很喜欢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适当地将开机时间当成一个动力。把任务具体量化,达成即可兑换电子时间。譬如说周末自己整理房间、帮爸爸妈妈做清洁、每天回家后15分钟之内开始做家庭作业等等。

#3

在家设置电子设备的投放点:这个投放点最好是家门口,一进门就要让电子设备离身。并且只有在这里有充电桩。家里无论大人小孩回家后都要把电子设备放在这个投放点,创造一个「无屏环境」。

#4

荧屏不进卧室:如果无法避免使用电子设备、或是无法设置投放点,至少应该有一个底线:手机、电脑和平板电脑甚至电视机绝对不能进入卧室。大人也应该以身作则,不在床上刷手机。

#5

大人以身作则:孩子是大人的镜子。抵制屏瘾,大人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如果在孩子面前用电子设备,要和孩子讲清楚为什么要使用,不要用「有要事,小孩子还想管大人」这样的话来敷衍。没有大人的以身作则,权威就建立不起来。


#6

在排队的时候不用手机:在和孩子排队的时候,利用排队时间与孩子聊天和互动,而非用手机填补等待时间。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碎片时间并不应该由电子设备填满

#7

专一的陪伴:其实最重要的是,家长也要修正观念,不要把电子设备当成电子保姆。

我觉得这些建议对于成人也有一定帮助。希望我们今年都能少用手机,让生活回归现实生活吧。

2019年我有个新年目标就是今年要戒掉屛瘾少看手机,结果…呵呵。

还好我们还有农历新年嘛!感觉1月份像是「新年目标试用期」一样。

参考资料:
1. Montag, C., Markowetz, A., Blaszkiewicz, K., Andone, I., Lachmann, B., Sariyska, R., Trendafilov, B., Eibes, M., Kolb, J., Reuter, M., et al. (2017). Facebook usage on smartphones and gray matter volume of the nucleus accumben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329, 221–228.
2. https://www.cbsnews.com/news/groundbreaking-study-examines-effects-of-screen-time-on-kids-60-minutes/ 
3. 《漫话英伦:帮助孩子戒“屏瘾”》by 腾龙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uk/2016/04/160408_britain_focus_screen_addiction)

作者简介:赵思家,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科普作者,作品《大脑使用指南》
责任编辑:Spencer 周芝羽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