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的成熟:心理发展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心理学对婴儿的观察研究,让我们对心理的起源和发展,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

(一)

一元心理

我们习以为常的心理活动,比如意识,“我思”“我见”“我听”“我感”等,很少去想:“我”能够感受、思考,需要有“我”的存在,“我”的心理,又是怎么产生的?

婴儿最初没有“我”的心理,没有意识。婴儿一开始没有“我”“你”他/她”,不同人的区分;没有“我”和桌子、地板的区分。

婴儿最初的心理是“一”:没有区分的混沌一体状态,“一即万物,万物即一”。

早期婴儿最主要的接触对象,是照料者——妈妈。对于婴儿来说,TA的世界就是妈妈——那时婴儿还没有发展出自我觉察功能——自我觉察是一种较高级的心理功能,需要大脑皮层发育到一定成熟程度,有了“硬件”支撑,才能发展出自我觉察的心理功能。

婴儿虽没有单独觉察到自己的存在,但感官能力的发展,具备看到、听到、触碰到、闻到妈妈。由于婴儿的记忆能力有限,妈妈之外接触到的人、物,接触时间有限,难以记录到记忆中。婴儿与妈妈频繁接触,接收到的对妈妈的各种感官信息的一致性,有利于大脑记录为同一事物的记忆,形成整合、连续的“妈妈印记”。

这是大脑的特性:不断重复的相似信息,认为是同一事物,记录在一起。这样的方式,对大脑来说,从加工和提取记忆都更省事。好比我们把螺丝刀、锤子、剪刀等,都放在工具箱,以后有了新的工具也放工具箱,只需要记住工具箱在哪,要用任何工具都找到工具箱就行。如果把不同工具放在不同地方,要用时需要花更多心思去想,放在什么地方。

心理学常用“母婴”的概念,而不是单说“婴儿”,因为对早期婴儿而言,心理上是“母婴一体”。早期婴儿的心理世界,只有妈妈,或者说只有自己——妈妈即自己。

“一元心理”,自己便是世界,世界就是自己。


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看法有些熟悉?我们身边的成人中,仍然有人经常处于这样的心理状态。这样的人没有发展出对他人或事物,不属于自己,不以自己意志为转移的心理,或者这样的心理较孱弱。

成人中,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便处于“一元心理”;比如精神发育迟滞,即通常说的智力低下;精神分裂症等。有时候,一个成人多数情况能够表现出成人心理,当遇到刺激事件,可能从成人的成熟心理状态,退回到婴儿的“一元心理”状态。心理学称为“退行”。

成人在正常状态下,有时也会退回到“一元心理”状态,比如做白日梦。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既然已经从“一元心理”发展到成熟的成人心理,心理机构的“硬件”已经稳定,为什么还会出现“退行”,退回到“一元心理”状态?

这涉及心理的复杂性。尽管目前心理学对心理的了解,已经有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对人心的了解,仍然只是冰山一角。

心理有不同部分,比如感受、情绪、想法、记忆等。心理通常能够维持整体性,统一活动,好比身体的不同部分协调活动。这种心理整体性存在稳定性的不同。有的人心理整体稳定性较好,有的人整体稳定性较弱。

举个例子,把成人成熟的心理比作20层的楼,1楼属于“一元心理”状态。如果心理整体性差,这栋楼不牢固,风力把楼吹到,剩下1楼,便退回到“一元心理“状态。

心理整体稳定性之外,还存在游离于整体之外的心理内容或活动,也会影响到“退行”。成熟的心理状态,“一元心理”状态也存在,只不过放在心灵角落中,好比是成熟心理的客人。当遭遇刺激事件,“一元心理”状态便可能反客为主,夺走成熟心理状态的主导权,让人表现出“一元心理”的不成熟方式。

白日梦的“一元心理”状态不属于问题,对心理有舒缓作用。“一元心理”的舒缓作用,是成熟心理状态会退行的重要原因。

有的人心理“内核”停留在“一元心理”,随着成长,发展出了适应成人社会的“表面”。好比一个孩子,穿着大人的衣服,身高、外形也变得像大人,并模仿、学习到大人的行为方式,让人感觉不出他是个孩子。

可是,心理“表现”为成人,不能真正改变心理的不成熟。

(二)

二元心理

婴儿从“一元心理”继续发展,进入到“二元心理”:婴儿开始有“我”的概念,知道妈妈和自己是不一样的。

对心理发展来说,这是一种质的飞跃。“一元心理”状态,完全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用成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种妄想、幻觉,与真实现状不符。

“二元心理”开始加入现实成分,把自己从“万物一体”的混沌状态分离出来,知道妈妈并不属于自己,是与自己不同的人,并不完全受自己支配;知道这个世界的其他事物,与自己不一样,能够理解“差异”的存在。

理解“差异”,为今后发展“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奠定基础——知道别人与自己不同,才能进一步试图去理解别人可能不同的想法、感受。如果我们不去理解别人,便无法交流,无法融入社会。“二元心理”是社会适应的心理前提。

“二元心理”的弊端是:两极化思维,非黑即白。“二元心理”状态,能够容纳“差异”的存在,可是这个差异空间非常有限:只能二选一。“二元心理”的思维模式常常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成人中处于“二元心理”的人较多。比如,觉得朋友不和自己去看电影,就是不喜欢自己;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不赞同,认为是对自己不满;别人有不同看法,就是对自己看法的否定、批评,开始与人争论;可能很独立,觉得不能依靠人,依靠人便会失去自己的独立性,或者没有独立性,习惯依从别人,觉得只有与人建立联系,才有价值;……

与“一元心理”一样,“二元心理”可能是常态,也可能是有时表现出来。心理成熟的人,有时也会“不讲道理”,偏执;经常“非黑即白”的人,有时也可能表现出灵活、包容。

人心费思量。

(三)

三元心理

从心理发展阶段来说,“一元心理”大致在1岁半以前,“二元心理”大致从1岁半开始发展,“三元心理”大致从3岁开始发展。

“一元心理”和“二元心理”在母婴关系内,是否把妈妈当作自己的一部分加以区分。爸爸去哪了?发展到“三元心理”的时候,爸爸的重要性突显了。

“二元心理”的“非黑即白”,缺乏弹性,心理有些僵化,不能灵活适应环境。不仅可能带来心理困扰,还可能导致心理疾病。

“二元心理”从“一元心理”的纯主观世界,开始走进现实世界;“三元心理”,走出“二元心理”的两极化片面看法,发展多样性。


“二元心理”对于孩子的心理发展来说,原本只有“我-你”的母婴区分;发展到“三元心理”,有了“我-你-他”,差异进一步扩展,心理弹性增加。“三元心理”增加的不只是多出一种差异,而是“三生万物”——比“二”多了一种差异,也就带来无数种差异的可能性。心理发展再次发生飞跃的变化。

爸爸对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性,除了从母婴关系中,增加一重差异,还有一个重要功能是对孩子心理发展加入社会性。

母婴关系,主要照顾孩子天性发展的需求,顺应孩子个性化的发展。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妈妈较顺从孩子的需求。爸爸的养育角色,通常会严厉些,帮助孩子学习规则。从心理发展来说,爸爸的严厉,促进孩子建立心理边界和社会化的学习。

规则,既是标尺,又是界限。规则的建立,划定一个框,在框定范围内行事。这就是心理边界意识——框定之内,我有自由之权;框定之外,尊重规则。规则即是社会准则,规则的建立,即是适应社会准则,融入社会。

如果只顾个性发展,“随心所欲”,会变得任性妄为;规则如果过于严厉,框定的心理范围过窄,心理行为会变得僵硬,不灵活,好比一个生活在电话亭里的人,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

“三元心理”还有一个重要功能:自我追求和社会规则之间寻求平衡。这是成人一辈子的人生主题,或者说是心理发展的终极议题:自我价值的实现。

成人的困扰,常在理想与现实,想要和不可得之间。这个困扰本质在自我追求和社会现实,个性和社会化之间的平衡(这是我目前的思考,有待完善)。解决之道在取舍。如何取舍?因人而异,一辈子的修行。如果有公式、定理来解决人生终极议题,它就不会成为我们人生练级打怪路上的终极Boss。

看到“三元心理”的发展,有人可能会问:“三元心理”需要爸爸参与才能发展,单亲家庭是不是无法达到“三元心理”状态?

不是。

前面我说的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妈妈”“爸爸”,更多是心理意义的“功能妈妈”“功能爸爸”,不完全等同现实角色的妈妈、爸爸。

“功能妈妈”指满足孩子天性需求的养育者角色;“功能爸爸”指培养孩子规则意识,促进社会化发展的养育者角色。

实际家庭,为什么需要爸爸、妈妈“分工协作”?一是,省心省力,一人承担两种角色累人;二是,一人能够承担两种角色,需要父母之一,自身心理成熟。

现实的妈妈,通常关爱满足,难以严厉;爸爸则能够严厉,关爱一面表达不够。父母的这种差异,除了天性,还关系心理发展成熟水平。心理成熟的人,具有“中性”性格。我们通常认为女性感性优势,男性理性优势。心理成熟的人,能够发展感性与理性的平衡。感性与理性的平衡,体现在养育中,便能够做到关爱与严厉的平衡。

如果心理成熟,单亲妈妈可以既是“功能妈妈”,又是“功能爸爸”;单亲爸爸同样如此。单亲家庭也能养育出心理成熟的孩子。

如果人在童年早期接受的养育方式,顺利从“一元心理”,经过“二元心理”,发展到“三元心理”,有了这样的心理发展“雏形”,今后的成长,容易顺利发展到心理成熟水平;如果童年早期的心理发展不顺利,心理停留在“一元心理”或是“二元心理”的程度较大——不是全部——心理发展成熟的任务会艰巨很多,对生活也可能造成不少困扰。

有人可能问:知道了心理成熟发展方向,也知道了自己可能停留在哪个阶段,并且有童年早期经历的影响,现在已经成年,是不是没法变得更成熟了?

不是。

心理可塑性,终生存在。


年龄愈长,改变愈难。然,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文:许标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专职心理咨询师,5000+小时心理咨询经验,2000+小时专业受训经验。)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