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的人,只是在伪装,因为趋利避害是本能

相信很多人身边都有讨好型的人,或许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对于讨好型的人,我们更多时候认为这样的人活得很卑微,看着可怜,因为讨好型人格有这样的特点:

害怕别人不开心,于是不会拒绝;

担心关系破裂,于是取悦对方;

在乎别人眼光,于是不敢做自己;

……

但如果我们仔细想想,他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原因是趋利避害的本能,因为怕(害怕失去关系和爱,以及害怕受到惩罚),所以用“讨好”来保护自己。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讨好型的人,该怎样摘下面具,活出真实的自己。

讨好型的人,只是在伪装,因为趋利避害是本能

01

讨好型的人,

源于缺少安全感

讨好型人格,指的是一味地讨好他人而不重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而这样的人和不讨好的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安全感的问题。

换句话说,讨好型的人,就是一个内心不安全的人。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她就是一个讨好型的人,从小用做鬼脸来讨好父亲,成人后过度付出来讨好历任男朋友,而这样做的原因就在于她内心的不安,害怕孤独,不愿一个人生活,所以宁愿承受家暴和伤害,也不选择离开。

她的内心有着这样的渴望,“我只要一心对你好,你就不忍心离开”,当然,她因此也失去了自己。

讨好型的人,只是在伪装,因为趋利避害是本能

02

讨好型的人,

在他人眼中未必是“好人”

很多人做事的逻辑是“我对你好,我就是一个好人”,但事实未必如此。

就像影片中的松子,在朋友惠子看来,就是不知好歹的“傻子”。当她劝说松子离开阿龙时,松子却说,“只要和他在一起,地狱也好,什么地方都好,我都跟着他,这是我的幸福”。

只是这样的坚守并没有换来真正的幸福,阿龙还是离开了松子。

松子觉得自己在为爱付出,而在惠子看来,松子就是一个看不清现状,缺少理性判断力的一个人,换句话说,惠子认为松子并不是一个“好人”,于是选择离去,不再管闲事了。


这就像我们常见的迎合型的人,他们对谁都是笑脸相迎,很少看到他们对谁有意见,但这样的人,未必受人欢迎,因为他们在伪装。谁愿意和虚伪的人成为真朋友呢?

03

讨好型的人,

在用“讨好”来保护自己


内心缺爱的人,会一直渴望着爱,又因为不会爱,不懂爱,只会去讨好别人换来自己需要的爱,而这其实就是在保护自己。


用讨好,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处处为他人着想,活得小心翼翼,就是在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就像松子,她和历任男友相处时,都用自己的真心在付出和讨好,而这就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得被伤害,只是这样的讨好没有换来她想要的结果而已,但我们要看到她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自己。

可见,讨好型的人,只是在伪装,因为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为什么越付出、越讨好,结果越不好?就像松子,自己明明是付出,忍气吞声,反倒没有好的结果。

这是因为,建立亲密关系,需要的是平等关系。


也就是说,松子用讨好来降低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看似在付出,但给对方的感觉是不平等。这里还会有一种隐秘的威胁,“我为了你付出那么多,你怎么能离开我呢?”松子作家男友八女川,最后选择卧轨,就是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配不上松子的付出,更无法满足松子想要的爱。

当然,松子的讨好,或许是无意识行为,因为她从小习惯了这样的行为方式。

04

摆脱讨好模式,

需要活出真实自己的勇气

讨好型的人,习惯付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因为在他们内心,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唯有付出才有可能被关注到,被爱。

就像松子,她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没人在意,唯有讨好父亲时,才有可能得到父亲的爱。


首先,讨好型的人,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需求。

这个正视是需要勇气的,因为讨好的人在内心深处是有自卑情结的,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值得被爱,那么,该怎么正视呢?


答案是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也就是说,在和他人相处时,可以多问问自己是心甘情愿地付出吗?如果不讨好会怎样?其背后的恐惧是什么?

这样的反思就是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

其次,了解自己的需求后,敢于表达出来。


这个表达,并不是小心翼翼,而是用“平等”的感觉说出来,最好以“我”来开头,因为这样说,避免让对方感觉到被否定。比如,我们和伴侣说,“我希望你多些时间陪陪我”,而不是说,“你怎么总是加班,你又那么忙吗?”

再次,有意识转变行为方式,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讨好型的人,因为习惯取悦他人,很少在意自己的想法,所以想要摆脱讨好模式,就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大脑回路,然后改变,这样才能找回真实的自己,不再伪装,虚伪地活着。

尊重自己的感受,倾听自己的内心,不是简单地说说,而是要真正实践的,只是做到不容易。


总之,我们要明白,活出真实的自己,是我们人生的唯一课题。


别人有他们自己在活,而我们就该为自己而活。


这么说,并不是要我们自私自利,不在乎外界的评价,而是想说,当内部评价系统和外部评价系统有些冲突时,应该以哪个为主的问题。


不要当自己老了,回顾这一生时,才发现最亏待的是自己,那么这一生,我们就白活了。


正如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的:“生命的意义,是成为你自己。

读了文章的你,如果也是一个特别在意外界评价的人,又很想做真实的自己,但就是做不到,我推荐你加入壹心理APP出品的「鲸选」会员的以下计划。

【做自己】接纳与练习:

部分学习目录:

  • 文章:真正的接纳自我,是什么样子的?

  • 文章:你是如何被自己拒绝的

  • 文章:你眼中那么多“别人”,自己在哪里?

  • 文章:喜欢自己,别人才会喜欢你

  • 文章:我想怎么活,都可以。

相信学习完这个计划,你极有可能悦纳真实的自己。

现在,点击下方链接,加入鲸选会员吧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2056BA0C8FCFF9DC43A817008825ED01/yxl

什么是“鲸选”会员?


它是一套全新的生活帮手和心理学学习工具,里面包括:

  • 2w分钟音频

  • 2k+精选心理有声内容

  • 365个问题解决锦囊

  • 200+解密现象心理词条

  • 每月1期的大咖主题直播免费参与

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你可以随意更换学习内容,可以说它是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我们一起学习成长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