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招拆招:家长拔掉网线孩子就不上网了吗?

文:方佳慧
来源: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ID:Adolescent2017

一、孩子沉迷网络,接触媒体暴力

当今时代,儿童青少年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媒体设备,例如手机、电脑、平板、游戏机等,很容易被新奇的虚拟世界吸引,从而沉迷其中、无心学习。此外,儿童青少年接触媒体暴力(含屠杀、打斗、体罚、绑架、关押、辱骂等内容)会提高攻击性、降低亲社会行为水平(Greitemeyer & Mügge, 2014),还与犯罪行为相关(Holtz & Appel, 2011)。

由于儿童媒体使用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这为父母提供了一个参与监督孩子使用媒体的机会:拔掉家里网线、在孩子手机里装监督APP、电脑时常更换密码……各种手段层出不穷。

网上随意搜索,就能看到许多孩子的“求助”。

家长也有他们的无奈,有时简单的限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激烈的家庭冲突


那么,父母采取哪种监督方式最合理呢

二、父母对孩子的媒体监督


父母的媒体监督parentalmedia monitoring类型主要有三种:限制型监督、积极型监督和共同使用媒体(Collier et al., 2016)

限制型媒体监督


限制型监督指家长对孩子媒体使用设定规则或限制,例如,设定观看含暴力内容节目的次数或时间规则。这是家长们最常使用的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益处。

研究表明,当父母使用规章制度来监督媒体使用时,儿童花在媒体上的时间更少,不太可能参与风险性网络行为(包括网络欺骗、网络色情、网络侵犯和网络盗窃等),此外,这些儿童不太可能成为病态媒体使用者(Padilla-Walker, Coyne, Kroff, &Memmott-Elison, 2018)。

然而,尽管严格的监督对儿童有益,但对于寻求更高程度自主性的青少年来说,它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适应,甚至产生消极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限制型监督在媒体使用时间以及阻止负面行为方面都变得无效。

积极型媒体监督


积极型监督用于促进教育和对媒体的批判性思考,通常指父母与孩子讨论媒体内容

父母和孩子之间对媒体的讨论主要为三方面:中心主题、角色选择和其他部分(Collier et al., 2016),过程中可能包括教育性引导和监督。例如,父母可能会在孩子观看了暴力程度很高的电视节目后与其讨论暴力行为在现实世界中的后果。

积极型监督具有许多直接或间接的积极作用。可以减少青少年由暴力节目和恐怖内容诱发的攻击性行为、有利于对媒体的理解和学习增加、使孩子更少接触网络色情,对待广告的态度更理性(如物质主义水平下降、对父母的购买要求降低)(Padilla-Walker et al., 2018)。研究认为,积极型监督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都是有效的。

共同使用媒体


共同使用(例如共同观看、共同阅读、共同聆听等)是指父母和孩子一起体验媒体,但没有对媒体内容或其影响发表评论(Coyne, Padilla-Walker, Stockdale, & Day, 2011),比如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暴力电视节目。


一些学者指出,当父母不公开反对或讨论媒体内容时,共同使用可能导致对正在观看的任何媒体的默认(Nathanson, 2002)。共同使用媒体与青少年行为相关,但研究结论并不统一。

教育建议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戴安娜·鲍姆林德提出家庭教养方式至今40年,心理学家一直在探索家长对孩子的民主与专断及其把握尺度问题。新时代产物(如互联网、智能手机)应该带给我们积极与便利,而不应成为家庭分歧的导火索。因此,对孩子的媒体使用进行引导是必要的,但家长应采取更加合理的方式,灵活变通。


1、  父母可以对儿童制定媒体使用规则,例如:就每天的上网时间、频率和上网内容与孩子达成一致意见。目前,很多智能手机或APP都能设置“儿童使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儿童健康使用媒体。当然,需要提醒广大家长的是,如果您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采用限制型媒体监督策略对他们可能不那么有效。


2、  积极型监督是最佳方式,父母可以与孩子共同观看媒体并一起讨论交流,比如这个节目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主人公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恰当、如果是我们应该怎么做?


3、  含有暴力内容的节目对孩子具有负面影响父母应进行引导和限制。可以亲自为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的孩子挑选动画、不在播放暴力画面时保持沉默、告诉孩子暴力行为的后果及危害、教导孩子发现影片内容不妥时立即告知家长、积极检举不良影片等。


公众号简介: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致力于探索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揭示影响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传播与青少年心理相关的科普知识!微信公众号: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ID:Adolescent2017)。


排版:小鲸鱼   远方的你别回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