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歪曲的阳刚之气:问题根源其实不在男性自己

文:Nadia
来源译言IDyeeyancom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这一事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民认为这是对女性的污名化、教育理念的极度歪曲,同时也引发了对“真正的阳刚之气”的激烈讨论。

 

01

阳刚之气不是男性的同义词

 

想要解决社会上发生的对女性不友好的诸多问题,就得理解现代生活中的“男子气概”,然后采取下一步: 区分“阳刚之气”和“男子气概”。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社会、家庭和同龄人都在无情地鼓励男性表现出男子气概:自给自足、坚忍、强大、统治、强硬和不动感情,同时避免表现出典型的女性化行为,如同情心和带孩子。

 

我们得明白,男性的气质并不是由基因和荷尔蒙固定在大脑里的。因此,对于男孩和男人来说,男子气概不是必不可少的,也不是不可避免的。正如《严格的标准》中解释的那样:这是改变进程的关键事实。

 

男性可以保有他们的性别身份,却不必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与男子气概相一致。阳刚之气并不是生物学上的男性的同义词。在许多人眼中,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事实。结果,男孩和男人都被男子气概禁锢了起来。男子气概被认为是大多数男人在他们生命中某个时刻的义务,通常是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这个观念就被灌输进他们的脑海里。这对他们的发展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事实上,太多的男性深受男子气概之害,遭受着身体的病痛、短命、抑郁、药物滥用、难以从创伤中恢复和成长,以及最悲剧的自杀——所有这些都是固守男子气概的结果。社会需要作出新的努力,帮助男性找到在世界上开心生活的新方法,这既是要解决紧迫的社会问题,也要帮助男性自身和他们的家庭。

 

02

问题根源出在“养育模式”

 

在尼日利亚社会中,我们不断与性别不平等的现象斗争,很大程度上源于一种功能失调的养育模式,这种模式强化了非正统的性别角色。这种育儿模式对争取性别平等的斗争是有害的,它体现了一种代代相传的恶性循环。我们必须破除这种陈旧的基于性别的育儿方式,因为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父母有责任改变家庭中的性别叙事,从而在社会中引发指数变化。

 

重要的是要注意,理解“性别”(gender)和“性((sex)之间的区别将有助于重新定位育儿概念。性别是一种社会概念,由行为反映,是习得而来的——我们被一些传统角色所熏陶,但人们在很大程度上误以为这是自然的。其实我们的行为模式更多是后天培养的,而不是天生的。性别是社会层面的,性是生物层面的。

 

在一个普通的尼日利亚家庭中,男孩和女孩的成长环境是不一样的。女孩们是家庭主妇——她们负责家务:煮饭、洗衣、打扫卫生。父母们向女孩强调,顺从是为结婚做准备。早在11岁的时候,婚姻的种种观念就被灌输进她们的脑海里。这些父母灌输的观念是:婚姻是女性的终极奖赏——女孩所做的一切都是以她的“适婚能力”为衡量标准的。她被告诫要好好做饭,好好打扮,言行举止都要端庄,因为总有一天她会成为别人的妻子。这些女孩的自我被“打扮“得越来越渺小,而成为男人欲望的表达。

 

另一方面,男孩需要承担的责任明显较少。当男孩从学校回到家,把校服扔在沙发上,一般家长都是让妹妹去收拾,因为她们是女孩,理应顾家。男孩们不用做家务,你会发现他们一般都在踢足球,而女孩则要为他们做饭和上菜。即使当男孩冒犯了他姐姐,父母也会让姐姐保持安静,并要求她注意与弟弟说话得方式,因为他是一个男人,应该受到尊重。这种育儿模式反映了许多男性自尊心脆弱的原因,不断寻求女人来强化这个自我,责任心低下,觉得自己有权得到尊重,但实际上他们并不值得尊重。

 

此外,当男孩们表达脆弱或柔情时,他们的父母常常因此批评他们,从而这些男孩就会被灌输“有毒的阳刚之气”。“你为什么哭了?你是一个男孩! 拿出男人的样子!”这些期望把男孩塑造成”情感便秘“的人。愤怒和攻击性被认为比恐惧、极端的情感和怜悯更适合男子气概。这正是人们将男性的脆弱性污名化的原因。

 

 

女人比男人更加感性的观念是社会和家庭培养出来的。首先,情感是爱、愤怒、喜爱和怜悯的集合体。但男孩子们更倾向于表现出愤怒和攻击性,而女孩子们则更倾向于表现出柔情,以符合缺乏自信的女性形象。事实上,男孩和女孩都是情绪化的,但是他们被训练成表现不同类的情绪,以适应他们性别表现的社会结构。

 

这种性别教育造成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经济和关系方面是十分明显的。这些女孩长大后胆小怕事、渴望婚姻、成了男性的欲望的承载体。那男孩子呢?他们长大后变得不那么负责任,反而自以为是、散发着男权至上的臭味、情感上一团糟。这种现象反映,在异性恋关系中,人们对男性的标准较低,而女性则被期望与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伴侣维持婚姻,因为这些女孩为没有准备好的男性做好了准备。

 

03

解决方法:“无性别”的养育方式

 

于是,这就引出了迫切需要的 “无性别”的养育方式,在这种方式下,角色不是基于性别。男孩也应该做饭,也应该打扫卫生——教男孩们家务是每个人都应学会的基本生存技能。告诉他们,不能以性别优势来赢得女性的尊重,教他们如何正确赢得尊重。允许他们脆弱,因为他们也是人:男孩哭泣是被允许的。让女孩们在没有试图迎合男人欲望的压力下成长,她们不应该因为男性的关注和钦佩而不得不做一些事。教她们勇敢、坚毅,不要因迎合男人而虚化自我。告诉她们,她们值得拥有梦想,值得在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一番成就。

 

很多父母在这方面都失败了,我们不得不面对心灵上发育不良的青少年。我们需要的革命将从现在这一代意识更强的“无性别“的养育方式中诞生。让我们打破“男孩就要有阳刚之气”的文化。不,男孩永远都是家庭社会训练他们的样子。这种毒性并不是男性固有的,驯服也并不是女性与生俱来的。性别只是一种我们被教导的行为,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实现性别平等,社会需要意识到,他们不仅仅是在培养自己的孩子,而是在培养他们的朋友、未来的伴侣和雇员。

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men-crossroads/202008/learning-be-man-without-masculinity-0 https://guardian.ng/life/the-need-for-gender-neutral-parenting/

版权说明:
本译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目的。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非商业转载请注明译者、出处,并保留文章在译言的完整链接。商业合作请联系editor@yeeyan.com

原作者: Solomon Buchi , Ronald F. Levant Ed.D.
译者:Nadia
监制:April
公众号简介: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译言(ID:yeeyancom),发现、翻译、分享中文之外的互联网精华。
排版:小鲸鱼  Bobby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