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适合拥抱 I 拥抱能降低患病风险

作者:四口姐姐
来源: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01

快乐和人际互动

脱口秀大会已经播到第四期了,有人说这一季不如前几季好笑了,也有人觉得脱口秀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因为人们对于“喜剧”和“快乐”的需求越来越多了


确实如此,新冠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生活节奏,“内卷”不停地消耗我们的精力和快乐,从前的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周末和家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晚间叫上几个朋友一起在家里聚会或者去酒吧喝酒聊天;跑去各种大大小小的音乐节和演唱会沉浸在音乐里;或者只是在各种节日气氛装点下的夜晚和爱的人走在街上毫无顾忌的牵手、拥抱、接吻……

 

这些物理上的接触离我们似乎越来越遥远,取而代之的是人们越发地依赖电子空间中的生活 —— 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从起床到睡觉,只要拥有手机和网络,一切似乎都还是有条理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只有大学里的心理咨询预约表知道、医院心理科门诊前排的长队知道、又或者黑夜里辗转反侧叹息的自己知道,好像有一些地方出了问题。

我很喜欢脱口秀大会第三期的主题,叫做“没关系,我也有病”。喜剧工作者们用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段子去讲述他们的一些经历:庞博和徐志胜分享色弱色盲的体验、Rock直面抑郁的问题、鸟鸟用令人拍手叫绝的“楼兰美女和干尸二号”精准地聊外貌焦虑、小佳从残疾人的视角提供的一种精彩绝伦的喜剧盛宴……

 

喜剧,是一门在互动中产生能量场的艺术,是共鸣的艺术。当脱口秀演员在台上抛出一个又一个笑点,台下的观众回馈以笑声和掌声的时候,我看到了群际间的社会支持。脱口秀演员们和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特殊的“场”,人们在这个“场”里调侃、放松、大笑,将生活中的不愉快丢入场中化解。这里我们提到了“社会支持”的概念。

02

拥抱与社会支持

说到社会支持,就引入了本篇的主题。今天我们好好地聊一下社会支持,尤其是社会支持中非常视觉化的表现形式——拥抱

如果你碰巧身边有学心理的朋友,又或者你经常看京师心理大学堂的文章、有着良好的心理学素养,那你一定对“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这个词并不陌生。

 

然而真的需要解释的时候,又会发现这个词如此的抽象以至于很难跟周围的人讲清楚(一个不恰当的例子:譬如当我跟我姥姥讲的时候,社会支持就是她能召集多少可爱的奶奶们愿意和她一起跳广场舞)。

 

在学界,社会支持的定义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获得的,包括心理和物理上,用以帮助自己解决和处理压力事件的一种资源。通俗地讲,就是当个体遇到压力事件需要帮助时所能寻求的人际圈。而感知社会支持则对应着个体主观上对自己能够获得的社会支持程度的一个评估。

比如,我在和留学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发现大家都会经历一个比较“孤独”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同学们身心都会出现一些压力症状,非常想要寻求和外界的接触。在新环境,或者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人们会更想要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能够避免个体产生因压力事件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也能降低因压力事件引起的患病风险。任何形式的社会支持都可以成为一种“关怀”、“爱护”的表达,以帮助个体应对压力事件。比如非目的性的牵手、拥抱或者肢体接触……

讲到这里,读者们可能觉得不可思议,究竟这些日常行为是怎样起到作用的呢?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研究中[1],研究者们想要同时探究感知社会支持和真实的拥抱是否都可以缓解由于人际压力问题而导致的易生病情况

03

拥抱与生病

研究从2000年进行到2011年,一共招募了406名参与者。

由于此项研究需要参与者暴露在病毒条件下,在正式实验开始前,研究者们首先检查参与者的血清抗体情况,以评估参与者的患病风险,并判断是否能够在确保参与者身体健康的情况下进行实验。

 

经过筛选后的参与者们首先填写“感知社会支持”问卷,随后接受连续14天的晚间采访。研究者询问他们当日的人际互动情况(是否有人际紧张或产生人际冲突),以及当天获得的拥抱情况。

 

在完成以上项目的一到三周内,参与者被邀请在某一酒店特定一层的房间中进行单人隔离

在隔离第一天,参与者首先完成有关其人格特质的测量问卷,并接受基本的耳鼻喉检查。研究者们给参与者一个鼻腔洗剂培养皿以便观察现存病毒感染情况。同时,鼻腔分泌物和分泌次数的基线值也被测量。

 

在收集以上数据后,参与者被暴露在鼻病毒(会导致普通感冒)或者流感病毒(会导致更严重的流行性感冒)条件下

 

在5天或者6天(根据病毒种类的不同)的隔离期间,研究者每日都评估参与者的鼻分泌物、分泌次数(鼻清频率),以及收集参与者的鼻腔洗剂培养皿。在病毒暴露28天后,研究者再次通过参与者的血液样本评估参与者体内的抗体产生情况。

虽然实验很复杂,参与者因为接触病毒后产生身体症状很辛苦,但研究者们有所收获,结果符合预期:

 

感知社会支持可以调节人际关系紧张和患病风险(用病毒暴露前后抗体数量对比来衡量)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对于感知社会支持水平较低的参与者,人际关系紧张会显著地增加患病风险,然而对于感知社会支持水平较高的参与者,在人际关系紧张和患病风险之间没有关联

 

并且,拥抱的频率在人际紧张和患病风险之间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对于拥抱较少的个体,人际紧张和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更密切。并且即使将感知社会支持的作用纳入考虑后,拥抱的调节作用依然没有改变。

 

这也说明了除了主观感知到的社会支持以外,拥抱真的有助于缓解由于人际压力所导致的患病风险。(或许抵抗普通感冒的新思路是……)

 

研究者也对于参与者的临床信号进行了分析:感知社会支持更高的参与者普遍有着更快的鼻清频率,尽管和鼻分泌物没有相关;然而人际紧张程度和鼻分泌物有着微弱的相关关系,经历的人际紧张越多,参与者相应的鼻分泌物量会有增加。

和感知社会支持的结果类似,拥抱次数更多的参与者普遍拥有更快的鼻清频率,也就是对应着更快更高效的免疫反应

以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拥抱真的可以作为一种十分有效的社会支持增强人们对病毒的抵抗能力。尽管在疫情时代,拥抱比平时更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遥远。

04

尽可能地去拥抱吧

这篇研究在2014年发表,非常巧的是,2014年的火人节正好有一个壮观的雕塑艺术:Embrace


与其说“火人节”(Burning Man)是一个节日,不如说是一个临时城市 [2]。这是一场在内华达州黑岩沙漠举行的大型聚会,艺术家和表达者通过一些艺术装置和设计进行表达,随后这些艺术品都将被燃烧。

这个临时的、乌托邦一样的“城市”被建成,又在火焰中重新归于平地以完成一场震撼的行为艺术。许多的参与者将此认为是关于社区意识、艺术的一种激进的自我表达和完全自主的实验。

2014年的火人节有一个巨大的引人瞩目的雕塑艺术品“拥抱”(Embrace)[3]。这件作品由Pier Group花费265,000美元创作完成,有22米高。

巨大的雕像是即时之美的缩影,这个作品致力于让人们尊重生活中的每一种关系,同时也是一种提醒,我们与身边的人的连接,爱人、家人、朋友……当这座雕像被点燃消失在烟雾中,并以灰烬的形式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时,或许会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习以为常的拥抱所带来的力量。

而2021年,后疫情时代的我们再回头看到这件艺术品的时候,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实际上,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有询问过我的朋友,“拥抱对于生活而言有多重要,疫情会影响到拥抱的获得和给予吗?”

她回答到:“拥抱是十分有意义的,会给她很多的支持,不用说话,只是抱着就会有很大的慰藉。”乐观的是,疫情对于她获得和给予拥抱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她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拥抱想亲近的人、想拥抱的人。”这真的太美好了。

我们都不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会不会结束,能不能摘下口罩,不再保持一米距离。

但我们一定清楚的是,在任何时候,拥抱所能传达出的社会支持会成为我们的力量,真正增加我们的“抵抗力”。

无论怎么样,希望大家都能抱到想抱的人,收获拥抱的力量。

投票:平时生活中,你会需要身体接触吗?(单选)

非常需要,有点肌肤饥渴症,有事没事喜欢和人贴贴~

生活习惯,平时出门会和朋友牵手/勾肩搭背。

特殊情况需要,比如在脆弱的时候会希望有人拍肩/拥抱。

害怕接触,对于身体接触会有些惶恐。

其他,欢迎留言评论~

—学堂君—


在这中秋佳节之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亲友聚会。如果孤身一人也没关系,举杯邀明月,圆圆的月亮看起来很好摸,抱起来应该也很舒服。月亮河学堂君在这里给你一个大大的hug!

参考文献
[1] Cohen, S., Janicki-Deverts, D., Turner, R. B., & Doyle, W. J. (2015). Does hugging provide stress-buffering social support? A study of susceptibility to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 and illnes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6(2), 135-147.
[2] https://fr.wikipedia.org/wiki/Burning_Man
[3] https://publicdelivery.org/burning-man-pier-group-embrace/

作者简介:四口姐姐,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