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与教育 | 心理词条

一位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无法宁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他就必须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马斯洛

 

人生是一段积极主动的过程,就像长在大海岸边的一棵大树,笔直、坚强、活泼,不断地茁壮成长。——罗杰斯


这就是自我实现。

 

阐述定义

 

自我实现:顾名思义,个体实现自我的过程并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状态,即成为你能够成为的那个人。


具体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追求,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只有当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并表现出来的时候,人们才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背景/来源

 

马斯洛听得多了可能大家都会觉得那自我实现一定是他提出来的,实则不然。


自我实现的概念最初是由戈尔德斯坦提出的,他曾通过对脑伤士兵的脑功能研究论证了机体内部潜能的自我实现。

 

之后马斯洛在动机中再次论证这一概念,具体是根据对48位杰出人士(包括爱因斯坦、贝多芬、罗斯福、林肯、歌德、自己的老师等等,事实上也正是基于对自己老师的钦佩,才使得他开始思考和研究“最健康的人”)的调查研究,提出了自我实现者的15个典型特征,并给那些希望自己也能达到或趋于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提出了相应的7条建议。

 

与此同时提出了系统的自我实现理论,即大家所熟知的“需要层次理论”,并且在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员工激励方面),本文着重探讨自我实现与教育的种种关联以及在教育中的应用。

 

另一位人本主义代表者罗杰斯在他的人格动力中提到“个体的基本动力就是谋求自我的充分发展,即自我实现的倾向”。

他认为这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不仅人类如此,植物也是如此,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岸边不断茁壮成长的大树一样。

 

尚处于探索阶段的超个人心理学更是提出了自我实现的进阶级——终极实现,注重研究人类心灵与潜能的终极本源、终极价值和终极实现,追求超越时空限制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

 

相关科普

教育中的自我实现

 

1.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  

 

该理论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者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

 

这与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新的学生的概念

 

马斯洛认为学生是自由的,是可以进行自我选择的,并且是能够成长和自我实现的。


对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其发现自己的禀赋和天性,找到自己兴趣所在。

 

此观点刚好与新课改下的教学观相一致:

 

  • 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讲什么学生学什么,而新课改下,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应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心理发展水平去引导、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教死书。

 

  • 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是死的,学生是活的,学生可以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来学习知识、应用知识。

 

  •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重学科会导致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局限,但在新课改下会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以及学生的道德养成和人格的培养。

 

3. 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

 

罗杰斯提出教学应该营造一种令人愉快的环境气氛,并让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感到自信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无条件关怀的真诚人际关系教师在学习中应担当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和朋友等角色这与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是相符的

 

总之,教育应重视、研究、提高学生的精神生活,尊重每一位学生,为其提供条件,发展、满足更高层次的需要,进而达到自我实现。

 

4. 学习动机的培养

 

学习动机的理论特别多,其中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自我价值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都是与自我实现有关的。

 

这些无不在启示着在教育实践中,只有让学生发自心底的喜欢学习、愿意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并针对不同需求、不同动机的学生能够做到因材施教。

 

5. 学生的心理辅导——来访者中心疗法

 

当学生面临学习压力、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等困惑的时候

 

强调心理老师或班主任只需给予学生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其表示理解和支持。因为人具有自我实现和成长的能力,有很大的潜能理解自己的问题,而无须老师(咨询师)进行直接干预相信学生(来访者有自我治愈的能力。

 

案例分享

 

自我实现预言,又叫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1968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到某校考察,给全校学生都做了智力测试,然后告知一部分学生的老师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以后一定会大有作为,果然多年后这部分学生在不同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事实上,这些学生只是随机抽取的,他们之所以会取得不错的成就是由于老师的期望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学生更多的感情投入,从而使其完成自我实现的。

 

这个经典案例一方面启发教师要信任学生,要多赞美、鼓励他们,期待他们的优异表现;另一方面也在启发学生也要不断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成就更好的自己。

 

个人见解

 

眼下,“双减”政策的出台,也正是为了学生的个人成长,让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去积极探索自己真正所爱,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去为自我实现打好基础。

 

纵然各理论、各政策不能尽善尽美,各有千秋,各有利弊,但它们有一条是相通的人应该是向前走的,去努力达成自我实现!

 

除了教育与自我实现有着种种密切的关联外,不能忘记自我实现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

说了这么多,好像明白了一些道理,也得到了一些启发,那具体怎么做呢?

 

其实很简单:


学生从课前预习开始;教师从认真备好一节课开始;而我们这些已经走出校园的可能仅仅是要从早睡早起开始,从此刻放下手机开始!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都无法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可以以此为目标,不断突破、完善、超越自己,

因为这个拼搏、追逐自我实现的过程本身就很美,或许这也正是生命的意义吧!

参考文献:
[1]许燕.人本主义学派.人格心理学.
[2]叶浩生.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史.
[3]粉笔教育.教育基础知识.教育知识与能力.


文:赶路人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