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玩能睡,只是不会笑了|当人生快感丧失,试试这3件事

文:周旋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原文标题:“32岁,能吃能喝能睡,只是不会笑了”| 人生快感丧失时,试试这3件事

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快感缺失”。

电影《百元之恋》里,有一个这样的女孩:

 

32岁,整日不修边幅,无所事事,没工作也没爱情。

 

家里开了一个外卖店,外面忙到天昏地暗,可和父母同住的她,看不见似的。

 

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了就开始打游戏混日子。

 

只有在夜深人静时,她才会出门去百元店买点零食。

 

家人让她稍微打扮下自己,她说:“我放弃做女人了。”

 

她的人生,没有活力,也没有任何情绪。

 

她用一个灰色的壳子把自己罩起来,外面的人和事,勾不起她的一点点兴趣。

 

“死又舍不得,活又不知道活什么。”

 

确实。

 

麻木冷淡行尸走肉一般,没有欢笑也没有哭泣。

 

这种状态,从心理学上叫做快感缺失

 

快感缺失的人一般很难体验到愉悦的感觉,活得很压抑:

 

爱喝的奶茶忽然不香了;

撸串火锅忽然就没有吸引力了;

每个周末的追剧保留节目,看不看都无所谓了;

就算发了工资,也没有那种想要豪爽一把的感觉了

……

 

不是单纯的

 

这种虚无的感受延绵不绝好像把自己和外面一切都隔绝开

 

快感缺失,剩下的只有自问自答

有研究认为:快感缺失和大脑前额叶皮质的低级活动有关。

 

这部分皮质控制了多巴胺的分泌。

 

而多巴胺,则是让我们体验到高兴等正面感觉的重要物质。

 

快感缺失有五种情况:

 

a. 完成型快感缺失


社畜是典型代表,完成了某项任务,却不能从中感受到成就感和满足。

 

b. 社交型快感缺失


他们并不是社恐,只是习惯独处,不想交朋友,基本和社交活动绝缘。

 

c. 性快感缺失


无法从性行为中获得满足。

 

d. 动机型快感缺失


对“有趣的事”都失去兴趣,不知道该干嘛,找不到生活的动力和意义。

 

e. 特定音乐快感缺失


他们并不抗拒听音乐,只是听音乐这件事让他们感受不到快乐。

 

米兰今年29岁,每天加班到9、10点,回到家就只想瘫着,吃个外卖,刷个剧。

 

没有聚会、没有节日,日子如一潭死水。

 

她常觉得自己像个没有感情机器,生活中是无尽的麻木。

 

她很清楚自己不是抑郁,因为她能吃能喝能睡,只是笑点

 

甚至已经不记得,上次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了。

 

而且,她发现自己越来越惧怕社交,怕被人问起工作,怕被人问起年龄和婚姻,怕去面对那些需要在人前表现自己的事情,怕自己表现不好

 

同时,她又很鄙视自己,觉得自己不该这样。

 

米兰的生活这样消耗在自问自答里。

 

怕自己不够好,怕自己表现不好,想要往前走,又不敢走。

 

然后责怪自己不够勇敢,更加认定自己不够好。

 

长期被这种拉扯的心理能量消耗,米兰只觉得压力越来越大,郁闷越来越重。

 

关闭感受就会幸福?

 

《百元之恋》里女主说,自己的人生,只值100日元,相当于人民币5-6元。

 

与之呼应的是,男主经常买100日元一把的香蕉,付了钱却忘记拿。

 

为什么会忘记?

 

只有100日元欸,有什么值钱的?

 

是的,如果认为自己只值100元,那就意味着,你是可以随时被忘记和放下的。

 

当你习惯了这个设定,就会被催眠,降低自己的欲望和追求。

 

所谓的快感缺失,就是这种催眠的产物。

在过去的岁月里,因为自己不值钱,不够好,所以不敢去争取。

 

然后催眠自己,那个东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慢慢地放下期待,也催眠了自己的感受。

 

既然没有了感受,好不好,坏不坏,得不得到,也就无所谓了。

 

因为担心可能的失败,所以,很多人习惯回避和内耗。

 

因为担心失败,所以干脆不奋斗;

因为害怕被人不喜欢,所以干脆不社交;

因为害怕终会失恋,所以干脆不谈恋爱;

因为不想面对挫败,所以在完成任务时选择拖延;

……

 

小S曾说过,主持金马奖的时候,曾经特别希望自己会出状况,比如车祸、全城停电,这样,自己就可以逃过这一劫。

 

是的,这些都是人们惯常采用的模式。

 

快感缺失是原因,也是结果,更是一种自我保护。

 

麻痹自己的神经,让自己不用去面对挫败和怆痛。

 

也回避面对矛盾的根源。

 

这种做法,在短期看来是十分有效的。

 

把自己藏起来,就不用去面对那些挑战是非,也避免了去面对痛苦和失败。

 

看似是缓解了我们我们暂时性的焦虑。

 

但是从长远来看,会带来更大的焦虑,因为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变成恶性循环。

 

惯常应对方式,你以为救了你,其实陷入更大的漩涡。

 

快感缺失的自救,

勇敢站在“拳击台”上

在《百元之恋》里,女主遭遇的两次情感背叛,成了她改变的转机。

 

第一次,她被离婚的妹妹嘲笑啃老,两个人大打出手后,女主从父母家里搬了出来,实现了生活的独立;

 

第二次,她爱的拳击男跟卖豆腐的女人走了。她决定去练拳击打比赛,在一次次挥拳反抗中,实现了人格上的独立。

 

面对生活的不如意,女主给出的答案是:站在拳击台上。

 

她多想赢一次,但还是输了,她被对手狂揍。

 

所幸,她最终还是挥出了自己擅长的左拳,哪怕只有一下。

 

虽然输了比赛,她却畅快的哭了出来。

 

她砸向生活的拳头,帮她把人生重新找了回来。

是的,快感缺乏虽然痛苦,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做出调整。

 

a. 发现自己的自动化思维

 

人们总是不自觉地对自己有各种评价,给自己贴各种标签。

 

当我们认为自己快感缺乏,对其他事情没有兴趣之后,我们也会下意识接受这种设定。

 

比如:

 

我不行;

我做不到;

我这人就是无趣的;

我可能注定无法对抗自己的软弱了……

 

这是一种自动化思维,我们惯常逃避借口

 

试着识别这种想法,问问自己:

 

  • 有没有证据证明不是这样呢?

  • 我真的不行吗?

  • 我甘心就这样被生活打败吗?

 

然后告诉自己,我的想法不是事实,我需要去感受生活,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在做了之后再去评价。

 

要知道,以前的经验,不能决定现在的结果。

 

b. 畅想一下自己想要活成的样子

 

如果你不知道人生该怎么过,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现在过的是自己满意的人生,你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一位35岁的母亲,有自己的工作,和爱自己的丈夫和孩子,但就是觉得人生不如意,不快乐,过的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现在的生活哪里不好,她说不上来。

 

于是,我让她做了一个尝试,想象满意的一天,会是什么样子。

 

她告诉我,她会在八点起床,喝一碗白粥,然后去公园里散步半小时。

 

然后,她要去工作三个小时;

 

中午,她会找朋友一起吃饭,下午休息一会,再工作两个小时,然后接孩子放学……

 

我们一直想象到晚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问她细节。

 

比如,工作时,碰到困难怎么办,碰到有人打扰怎么办?


她一一告诉我她的应对方式。

 

我们结束这个想象之后,这位母亲有了答案,原来想要的生活并不难,也不遥远。

 

她终于明白,理想的生活,自己可以创造出来

 

c. 让身体先快乐,由身体的快乐,带动情绪的快乐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

 

生理体验“激活”心理感觉,反之亦然。

 

简言之,就是人在开心的时候会微笑,而微笑,也会让人变得更开心。

 

露出笑容,真的会让人心情变好;


训练自己走路昂首挺胸,可以让大脑产生“我很厉害”的错觉,由此获得自信。

 

所以,要想快乐,不妨多多练习自己的表情和动作。

 

想一想,如果我现在是快乐的,我会有什么表情和表现,然后就去做那个表情和动作;


想一想,一个快乐的人,积极的人,TA会怎样生活,可以模仿他。

 

当我们这样去做,大脑也会收到积极乐观的信息,让我们真的感受到快乐。

 

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如果除了快乐不起失眠或睡眠过多体重持续下降或增加、注意力记忆力减退,甚至觉得活着没意思等等持续超过两周时间,那么建议专业心理医生好好聊一聊

 

生活总有跌宕起伏。

 

开心有时;无聊有时;悲伤有时。

但是,只要你愿意,生活的遥控器,依然可以随时交回到我们手里。

 

快感也可以随时被找回。

 

喝奶茶时可以;看剧看综艺时可以;专心工作时可以;和喜欢的人散步也可以。

 

是的随时都可以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简介:作者周旋,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治疗师、心理作者。愿意尊重你的盔甲,也想要拥抱你的柔软。本文转载自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有心事,看壹心理。2000万年轻人在这里自我觉醒。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