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问题与身心健康

肠易激综合征(irri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肠道疾病。是胃肠道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牵连的器官包括食管、胃、胆道、大小肠和直肠、肛门。但其主要靶器官为肠道。

IBS是一种全球性疾病,总的来说,IBS在世界各国人群中患病率为5%-25%(Gaynes,Russo,Drossman,1998)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虽然IBS短期不危及生命,但却给广大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不便及精神压力,生活质量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IBS患者误工时间为正常人的三倍(Leroi,Bernier ,Watier,et al.,1995)他们往往缺乏相关知识,频繁就医,反复检查,过度占用本已不足的医疗资源。美国每年用于IBS的医疗花费约为80亿美元。正因如此也越来越受到卫生部门的重视。

01

应该引起重视的信号

大家注意了,这是一种疾病。不要以为,肚子疼,忍一下就能过去。临床上以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或大便性状改变为特征。

什么是排便习惯改变?


比如张三,以前习惯在上午9点上厕所排便,最近到时间上厕所了,完全没有便意,到了下午,还是没有上厕所的意思,甚至两天才上一次大号。这属于排便习惯改变。大家千万要注意这种信号,这已经是身体在报警了。

 

什么是大便性状改变?


比如,张三,以前大便很正常,由于一次吃错东西拉肚子后,大便不成形。经常感觉自己大便拉不干净,有时候还觉得肚子胀气。这就属于大便性状改变。这也是身体在报警。如果肠道会说话,它一定告诉你,它很不舒服,要看医生了。

 

症状持续或间歇发作,但缺乏可以解释的形态学或生化检查异常。也许有些人有点担心自己的肠道有问题,就挂号看医生,可是,检查结果又没有任何问题哦?


生理形态上,也就是做个肠镜,没看到息肉,也没有看到发炎。生化检查,也就是检验大便,也没发现异常。


到底要不要治疗呢?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需要服用药物,但是需要调理改善肠道环境。如果还不改善,那么下一步很有可能是恶化,导致肠炎、肠息肉,然后就是肠癌了。

02

什么导致IBS呢?

本病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但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感觉异常、精神心理因素、炎症、感染、神经——内分泌、遗传、饮食等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有关。


IBS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正常人有差异,精神心理因素在IBS发病有一定的作用。精神心理因素和IBS可能是双向作用。一方面,IBS引起心理紧张焦虑、抑郁,另一方面,心理紧张也会导致IBS。


国内外近年来主要在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胃肠动为学障碍、内脏感觉异常、肠道感染和抗生素的滥用、胃肠激素和神经肽、脑-肠轴的改变、饮食不当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压力等方面。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IBS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受中枢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的制约。

03

诊断标准

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IBS诊断多依赖于临床症状,“报警症状”不归咎于IBS,但可伴随发生,如果无报警症状,不须过多检查,即可做出诊断。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性大,根据IBS患者的主要症状特点以及病理生理基础将IBS分为4个亚型,对临床治疗将有一定帮助。在IBS的诊断中还需注意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lunetional dyspepsia,FD)等胃肠功能性疾病的重叠。

04

IBS的分型

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


大多数的患者会有胃灼热、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也可出现头疼、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症状,部分的患者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方面的异常,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IBS患者面对较长的病程和反复发作的病情,往往治疗信心不足,因此常伴有不健康的心理活动。IBS患者最常见的精神症状为焦虑、抑郁和躯体化障碍,在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IBS患者中,约40%-60%存在至少一项上述精神症状(Lea,Whorwell,2003)。

05

IBS和心理健康

患者普遍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饮食结构的改变,IBS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


作为身心疾病,虽然不能肯定的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导致IBS发生的直接原因,但它一直影响着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和患者的症状感觉,决定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求医行为在IB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有研究发现,就诊的IBS患者中大部分存在着广泛性焦虑和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社交恐惧等。80%的患者病情的发作和加重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IBS患者人群的人格、情绪状态是决定其是否就诊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显示,IBS患者存在一些自己都很难说清楚的躯体症状,如自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经常性焦虑、恐惧和心神不安等(甄素芳,2012)。对IBS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评估,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疾病与心理因素的关系,为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有研究显示,心理因素对内脏功能的影响是通过情绪活动而触发的,积极的情绪可促进人体活动,消极的情绪则可能会导致神经活动的功能障碍,进而引发了某些疾病。胃肠道的运动、感觉和分泌功能是很容易受情绪的影响的。


目前,精神因素在IBS的发病机制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IBS是机体对各种应激的超常反应,另一种认为精神因素不是直接原因,但是可诱发和加重病情。


人们对IBS患者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调查显示IBS患者合并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分别为52.8%和42.9%,与多数文献报道相符。


临床上还发现消化道症状积分高的,其焦虑和抑郁积分也明显高于消化道症状积分较低的,尤其是在应激状态下,这些患者更加频繁的就医及报告自己不舒适的严重性,并且否认有情绪心理影响,强调自己疾病的严重性。


研究发现与正常人或者有类似的症状但未就医的患者相比,频繁就医的IBS患者具有更高的焦虑特质和神经质的积分。

06

预防和改善

在IBS初期,或者还没有发展成为IBS前,应该从饮食、心理调适方面,对肠胃进行改善。


比如实用适合自己肠胃的蔬菜、水果,选择合适自己饮用的饮品,适当摄入益生菌、益生元等。

参考文献:
1.甄素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个性和心理因素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7(5):12
2.GaynesB,Russo M,Drossman DA .How do gastroenterologists address the psychosocial componentof irri bowel syndrome?In Proceedings of the 151 st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nnual Meeting .Toronto, 1998.
3.Lea R.Whorwell PJ.New insightsinto the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irri bowel syndrome [J].Curr Gastroenterol Rep,2003,5(4):343—350.
4.LeroiAM,Bernier C,Watier A,et al. Prevalence of sexual abuse functional disorders of the lower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t J Colorectal Disamong patients with.1995, 10:200-206.


文:吴翔  (心理咨询师;中山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艺术化创新实验室核心成员;壹心理特邀讲师;TEDx演讲嘉宾;广东省心理健康协会危机干预委员会心理援助热线项目发起人之一;广州交警青年“路战队”学院策划者之一;微信公众号:搜索wuxiangxinlimen或者(心理门)。)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