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记忆,为什么有的记忆感觉并不真实?|心理词条

案例呈现&观点引入


1.【案例1】


《情感依附——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一书中,研究人员对30个研究对象从出生到30岁,做了一个长达30年的,早期家庭关系和个人成就之间影响因素的观察和研究。


30岁的查克的记忆里,5岁那年,有一次母亲逮到他爬到公寓的阳台栏杆上伸手够气球,他为了说明母亲对他照顾得非常好,回忆到事件发生时,母亲紧张极了,把他抱在怀里,安抚他的同时责备他以身犯险。


然而,在回看这个家庭的录像时发现,查克的记忆并不准确,经过了明显的美化。


真实情况中,事情发生在查克3岁时,儿子自我涉险的举动使得母亲非常心烦,她失去了控制,不停地打儿子,直到父亲听到尖叫声跑来阻止她。

 

2.【案例2】


一位女士A,多年以来坚持运动,毕业15年体重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在衣柜的最里层,她珍藏着两条棉布裙子。这两条裙子都跟一段恋情相关。


大学时,遇见前男友,她穿的是那条稍短一些的棉布裙。去他学校,他把她介绍给他的同学的时候,穿的是那条稍长的,他带她坐绿皮火车翻山越岭回他的西部家乡,见到他的父母,也是这条裙子。


她记忆里,当时的她特别苗条,好看,不知道是年轻的她赋予了那两条裙子以灵魂,还是两条棉布裙装点了青春的她。

可是当某些深夜,她尝试着再次穿上那两条裙子时,镜子里的这个自己,她总觉得,手臂和腰腹不对,“那时候非但不紧绷,腰身处甚至还有余地,那天我扎着马尾。夏日午后的阳光洒在我身上,他的视线被我牢牢吸引。”


可是明明体重差不多。她不禁怀疑,那么完美的时刻真的存在过吗?这些记忆是百分百真实的吗?


紧接着,她会问自己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关于这两条裙子的记忆特别美好?美得跟所有青春片的镜头一样不真实?阳光、大树、少年、少女、校园……

 

3.【记忆的本质】


记忆,是人类思维中信息内容的储备与使用过程。


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或再认,它是进行思维、想象等高级心理活动的基础。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他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记忆联结着人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技能。把抽象无序转变成形象有序的过程就是记忆的关键。


本文开头列举的2个例子,为什么在30岁的查克的记忆里,自己不小心涉险时,母亲是尽责和温柔的?


为什么A女士的记忆里,那两条裙子像是给她量身定制似的,记忆里的自己完美无缺,青春无敌?


“那些时光太美好,美得不真实”,这是很多人在回忆某段往事时的感慨。


那么,为什么人类这么热衷于美化记忆呢?——当然,人类同样有丑化记忆的爱好,就像学术界有一句类似的话:“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实记忆也差不多。


记忆的研究属于脑部科学和心理学的范畴。从脑部科学的范畴来说,它是客观存在;但在心理学领域,这种客观存在只存在于理论上和实验室里。


科普:记忆的建构性本质


根据哲学上记忆的标准观点,命题记忆的运作就如一台复印机一样,这个记忆的复印模型可追溯到古代。在《泰阿泰德篇》中,柏拉图把(现象)记忆比作一块蜡,这块蜡以“像我们可能用封环刻印标记”同样的方式来刻印知觉。


亚里士多德在《论记忆》中使用了蜡板的比喻。


奥古斯丁称记忆为“心灵的胃部”,并把它比作“一个巨大且无界限的内厅”、一个“储藏室”和一个储放着“被知觉事物的图像”,且“需要它们时就拿出来”的“大洞穴”。


同样,休谟主张,记忆是关于重新经历、复制原始经验的心灵图像。他甚至宣称“记忆保留原始的形式,其中它的对象会被呈现,而且我们在回忆任何东西时不论从哪里有所偏离,它都是来自该官能中的一些缺陷或不完美”。


心理学家恩格尔解释道:


人们可以在需要时立即创建记忆,而不单单是提取一个未经触动的项目、图像或故事。这表示,每当我们说或想象过去的事物时,我们都是将那些直到现在还可能是分开储存的大大小小的事物放在一起。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从记忆的事件中更改、添加和删除事物是一个常态,而并非例外。


可见,很早之前,哲学家就在思考记忆建构的命题;心理学家则非常明确地指出,人们提取记忆时,会根据需要进行更改、添加和删除,这不是例外,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


专业解释:

为什么会美化记忆


美化记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查克的例子在家庭跟踪研究中并不罕见。研究者发现,被试成年后关于早期生活的诸多记忆与影像资料或家庭报告相比,勾勒了不一样的画面。与静态的家庭相册不同,记忆是有机的,处在无时不刻的生产过程中。人们可以修改其对人生任何时间事件的回忆。


改变回忆的是他们在记忆中注入的情绪,这种情绪因他们对家庭的情感而着色,情感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精神分析咨询流派发现在探寻来访的早期家庭关系时,不少当事人对于痛苦的往事要么是“不记得了”,要么就是对被虐待的否认,另一部分是像查克一样对某个画面人和事的美化。


每一个灵长类生命个体都希望有一个好妈妈,不仅是对被好好照顾、不被抛弃的渴望,更是出于对自我的确认,一个好妈妈的存在也直接证明了“我”是一个值得被妈妈呵护的好孩子。


很少有人愿意承认是妈妈不好,如果妈妈的表现不好,一定是自己不值得被配备一个“好妈妈”。不值得、不配,太痛苦了,因此记忆里要美化妈妈,妈妈是好的,连带着这个画面里的“自我”也是值得的,配得的。


但是将对养育者的恨压抑进潜意识,篡改记忆,将之美化,为自己创造出了“好妈妈”,这并不会真正消解内心的痛苦——这是精神分析流派致力于帮来访解决的核心问题。


对初恋念念不忘的例子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主人公事实上也无关男女。


年龄的增长,会改变一个人的容貌——大多数普通人的体型和相貌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老,失去吸引力。


与此同时,人生面临的可选择的各种机会似乎也越来越小。


人到中年,百无聊赖的家庭生活,不再有激情的伴侣,和时不时制造麻烦的子女,加上职场危机,会让人精疲力竭。这些都会增加一个人对现实生活的疑问和“完美生活”的向往。


未来不可期,那便寄希望于过去,过去的人和事是那么美好——当现实生活没办法承接一个人对完美的投射时,修改记忆使之成为毫无bug的“曾经的事实”就显得尤为重要。重要到,这足以支撑一个人对抗眼前鸡毛蒜皮的世俗生活。


《廊桥遗梦》就是关于回忆的一部电影,女儿在母亲过世之后,收拾母亲的遗物时,从日记里发现了母亲在某个夏天的一段婚外恋。


这段婚外恋堪称电影史上的经典,美好到电影公映后甚至引发了离婚率的升高而被讨伐。


个人见解:

看到“美化”的内在渴求


为什么经美化之后的记忆虽被个体所坚信,但却总感觉并不真实呢?


终究人是生活在现实中的,生活没有既定的剧本——即便是经过很好的计划,变化依然赶不上计划。


正因为记忆被勾勒和建构得太完美了,完美的没有了生活的影子,时间越久,记忆中真实的部分越少,但记忆的“时长”和内容却不会因此而减少,当事人可以根据每一个当下的情绪来建构。


随着岁月的流逝,记忆就越来越完美,完美到有些部分似乎都跟现实逻辑相悖,完美到令自己怀疑其是否真实存在过,于是不真实感就越强。


所以,当你身边的一个人跟你诉说某段美好的回忆时——如果很不幸,你听到了你的伴侣关于初恋的美好回忆,其实可以将腾空而起的嫉妒、愤怒、悲伤暂时停摆一下。


与其说TA是在回忆,不如说TA在表达TA的遗憾和期待,你也可以理解成TA在以一种极其委婉的方式表达TA的需求


深入的沟通、共情、理解,是对你在乎的人的最大的善意,是最有价值的爱和陪伴。


只要不是为了掩盖创伤,美化记忆对人也无害,未尝不可。


毕竟,什么是真实呢?当下的一切真实吗?蒙上眼睛,你还能感受到前一秒所感受的真实吗?


如果说,“真实”是一种主观感受,那为了让我们生命体验更好一点,美化一下记忆也未尝不可。


总之,最重要的不是追问记忆真实与否,而是拥抱自己,接纳自我,问问自己,此刻感觉怎么样?


如果说有什么更具建设性的建议,那就是:只要生命还在继续,未来依然可期,为自己重新创造记忆里的那种美好,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


认识我们的内心,过去、当下、未来,都有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记忆: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E%B0%E5%BF%86/34494?fr=aladdin
[2](美)亨利·马西 内森·塞恩伯格 著;武怡堃 陈昉 韩丹 译,《情感依附 为何家会影响我的一生》[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9月第一版
[3]斯文·博内克 文;郭仲谦 译,一个记忆虚构的因果理论[J]哲学分析 Philosophical Analysis,2020年6月,第11卷第3期
文: 美美陈  (上海大学文学硕士;壹心理心理作者;阅读和作文课老师;个人公众号:Dear陈)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