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身边有这样一个朋友(女):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

30多岁的她,自己也想找个合适的人嫁掉,但每次有人给她介绍男友时,她总是拒绝,基本上是见过一次面就回绝,当然有些也是对方没看中她,但更多时候是,她“主动”拒绝。

我疑惑地问过她,见过一次面就能知道真的不合适吗?

她后来才“坦白”,其实是她恐婚,害怕结婚后不幸福,更担心自己不值得被爱,于是先拒绝,免得承受痛苦。

她的恐婚和童年缺爱有关。


生下来几个月大,因父母要上班,没时间照顾她,就把她送到乡下的姥姥姥爷家生活,同时,爸爸重男轻女,且脾气暴躁,很少关心她,妈妈的关心也很有限,每个周末会去乡下看看她,直到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身边,那时的她总觉得自己不是家里人,生活不自在。

加上,父母那时候总吵架,家庭氛围压抑,她对家的体验,多数是负面的,这也是她害怕结婚的原因。

其实,像我朋友这样的人有很多,他们明明内心是渴望爱与被爱的,但因为成长的经历让他们害怕走进一段亲密关系,所以会有拒绝爱的情况。

那么,这样的人真的注定无法得到爱吗?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缺爱的人该如何拥有爱。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01

缺爱的人,

内心有一个黑洞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曾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说明了童年对一个人的深远影响,因为一个人童年的关系模式,很可能是成人后与当下关系模式的翻版。

就像我这个朋友,她小时候和父母的关系是有距离的,内心感受的就是“自己不值得被爱”,所以成人后,当她再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时,很容易重复童年时的关系模式,害怕自己不值得爱,所以会本能地逃避爱。

缺爱的人,心里有一个黑洞,这个洞里有敏感、恐惧、担忧,还有冲突、纠结。


比如,他们对谁都有很强的防备意识,习惯和人保持距离,因为小时候的信任感是比较弱的,“父母都不爱自己,别人怎么会爱自己呢?”;他们内心还会害怕对方对自己的爱,怀疑其是否真诚、长久;他们一方面渴望他人的关注和认同,另一方面又质疑对方给不了自己,同时也认为自己不太值得爱,等等。

可见,这些负面情绪就像黑洞一样,一直在耗费他们的时间和精力。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02

回避性依恋,

是拒绝爱的原因


童年缺爱的人,虽然渴望得到爱,但会本能地拒绝爱,那是回避性依恋模式导致的。


依恋模式,是英国精神分析学家约翰·鲍比通过研究1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互动实验提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妈妈离开的反应,小孩一般有三种反应模式:

第一种是安全型。妈妈虽然离开,孩子会不高兴和抗拒,但只要妈妈回来,他就会觉得安全,不再哭闹;

第二种是回避型。妈妈离开和回来,孩子都没什么反应,虽然他内心也会焦虑,但很少体现出来;

第三种是焦虑型。妈妈离开时会哭闹,不肯让妈妈走,但妈妈回来后,会特别愤怒,甚至会打妈妈,直到妈妈一直哄着,才会慢慢平静。

上述三种反应模式,由妈妈和孩子的关系模式决定的。

如果妈妈一直悉心照顾孩子,能够及时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睡玩,孩子就会表现出安全型的;如果妈妈经常不在孩子身边,孩子的依恋模式很可能是回避型的,就像我朋友,她的爱情依恋模式就是由自己的回避型依恋模式导致的,不敢轻易与他人建立深度关系;如果妈妈总是间歇性离开孩子,一会儿在孩子身边,一会儿又消失,孩子就会形成焦虑型依恋模式。

那些拒绝爱的人,其实就是回避他人对自己的依恋,他们很容易发现对方的消极一面,然后把对方看作缺乏独立性的人,而这种想法占据了他们对爱情的理解,也忽略了自己对恋情的需求。

说到底,那是他们形成的一种逃避亲密关系的固化思维。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03

改变,从自省开始


“缺爱”的黑洞,需要填补和修复,而这样的改变,从自省开始。

首先,意识到自己思维的固化,并决心去改变。


只有“想”改变,才能真正改变。正所谓我们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想”醒来。

缺爱的人,想要改变,就是要审视自己的童年、生活经历,看到问题的同时,并有意识地去改变。比如,试着用信任的感觉和他人相处,在进入一段亲密关系时,不要急于拒绝,先给彼此一些了解的时间,然后再做决定。

有时,时间,会让我们看清真相。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其次,正视自己的感受。


当我们真正了解自己时,会明白自己感受背后的缘由,进而能够尊重自己的感受。

就像我朋友,在和人相亲时,如果想到的是拒绝,就可以先问问自己的真实感受,是对方哪里让自己不接受,还是自己内心深处的“不敢信任”,这样的“正视”之后,其实就是在真正改变。

也就是说,尊重自己当下的感受,就让自己固化的思维松动了一下,松动之后,其他的可能性才能出现。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再次,寻找支持和帮助。


缺爱的人,除了自己的努力外,还需要他人的帮助,包括亲朋好友,以及心理咨询师等等。

找一个自己相对信任的人,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就会从自我依靠转向相互支持,这样的鼓励是有治愈性的,因为那意味着被人理解和被人爱。

总之,缺爱的人,要填补那个黑洞,需要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即想要改变的强烈欲望。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写在最后

其实,缺爱的人,除了是回避型的人外,还可能是无法独处的人、自卑的人,以及对他人有过高期待的人,等等,但归根结底,都是需要学会爱自己的人。


因为只有学会爱自己,照顾好自己,才能爱他人,和他人建立深度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缺爱”的黑洞,唯有自己才能修复。


好在,爱是一种能力,可以习得。


学会爱自己,我们可以参考《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的内容:

步骤一:将自己放在首位,比如,学会说不,优先自己的享乐等;


步骤二:调节饮食;


步骤三:锻炼身体;


步骤四:休息和放松。


“明明渴望爱,却总是拒绝爱”:缺爱的人,需要的是一份勇气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