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的家庭做一个健康扫描

前几天看到一则让人震惊又难过的新闻:成功考入美国常青藤名校的广州男孩张某某在美自杀,男孩一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他们去了美国,张父辞去了高管职务,做全职爸爸,专心培养儿子,家庭收入来源是靠张父种菜、捡破烂和粉丝的打赏。

事情到这里也还算正常,但是看到这位父亲的育儿细节和照片,感觉就不那么对劲了,张父对儿子的教育和付出异常夸张,看看这些细节:

给儿子做菜10年内菜式不重复;

用胡萝卜、姜、蒜等蔬菜刻成的字母25万个;

给儿子拍下20万张照片,拍坏了5部相机……

张某某三岁之内必须和父亲全英文交流,不许说中文;三岁之后要喝个可乐,还要画出来,否则就不被理睬;曾被要求给张父的四五十个粉丝做饭;去同学家玩的时候,还要把同学家的废品带回来。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个新闻是什么感受,有没有觉得这位父亲的爱太让人窒息了,孩子不只要活出自己,还要把父亲停滞的生命活出来。


信息有限,我们不去评判张家的每个人在自杀事件中的做了什么导致悲剧的发生,只是想通过这件事来探讨一下健康的家庭关系是什么样子。



家庭关系基石:

夫妻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其次才是亲子关系,如果不摆正两者的位置,将亲子关系置于夫妻关系之前,很容易产生两个问题:

一是制造妈宝男女,二是产生恋子女恋父母情结。

在中国的很多家庭中,有些女人在有了孩子后,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全部,无限付出,甚至没有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失去自我;忽略老公,导致家庭中的父亲没有地位,父爱无法归位,甚至婚姻出现危机。

从孩子的角度来讲,当父母一方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时,孩子会觉得负担很重,既要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又会不自觉地承担一部分配偶的责任,造成错位的家庭关系,而且通常这种倾注的爱要求的回报是孩子对自己的言听计从,可是谁又能背负着两个人的生命前行呢?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亲子关系


“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在一起,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为了分离”

其实很多父母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方式方法没有用对,有时父母受到他们所在年代和地区的限制,给孩子传递的理念和方法并不能适用于孩子当时当下遇到的困难,所以父母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的一切,要有一定的灵活度,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喜好,去选择自己的方式处理他面临的问题。


引导而不是管制,讲理而不是命令,活出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去指点孩子的人生

父母需要做的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培养他的安全依恋,多陪伴孩子、感知孩子的情绪,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让他知道自己是足够好的、是有价值的、是被无条件爱着的

这样不管他今后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什么问题,他都有这样一种底气去面对世界。


家庭关系中的杀手:

付出感


—— 你看看,我为她/他做了那么多事,她/他怎么不知道感激呢?

—— 嗨,你别管她/他不就得了

—— 我不管他谁管她/他,我是她/他爸//老婆呢?

这一定是很多人听到过的抱怨吧?简直没法交流,症结在哪儿呢?在于他付出的不是你想要的,你的需求没被看见、没被满足。

就好像你已经很渴了,特别想喝水,结果他端来一碗干饭让你吃,还期待着你的感谢,你不吃骂你没良心,你吃了可能会噎死。

他以这种付出作为要求你、控制你的资本,这哪里有爱,这是是一种“情感勒索”,勒索者利用恐惧感、责任感和罪恶感,控制他们身边的人,他们现在的付出,都会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要求对方同等或者更多的付出。

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充满的是爱的自然流动,我看到你在这里,我看到你的悲伤、你的快乐、你的焦虑、你的无助……

我陪着你经历这一切,我出于爱为你做的一切,不要求你的回报,我在付出中就已经得到了我的快乐,你不需要背负着我的期望,你做你自己就好。


 

所以,健康的家庭关系中:


夫妻关系作为家庭关系的定海神针不能动摇;


亲子关系中既要给孩子以安全感,又要放手让孩子去拥抱这个世界;


家庭成员的相处时,看到对方的真实需求,减少自己的控制欲,控制不是爱,以自己的付出为资本的自我感动也不是爱。


愿我们都能拥有健康的家庭关系,美好的家庭,愿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上都不孤独。

原创:萌啊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