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后,我发现我变了很多”——婚姻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文:北师大婚姻家庭研究小组
来源: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新婚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时期,我们好像也经常会听到新婚夫妻这样的抱怨:

“结婚之后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

不过我们也时常会听到婚后浪子回头的故事。

婚姻的开始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些变化又是怎么发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新婚对我们的影响。

-新婚大不同-


还记得曾经脾气火爆、一身痞气的山鸡哥陈小春化身超级奶爸的故事吗?谈起陈小春应采儿的婚姻,人们不由地感叹:婚姻真的是能让人脱胎换骨。

2008年,刘涛嫁给了王珂,结婚的同时宣布息影。从此放弃事业,专注于家庭。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发现:婚姻似乎开启了人生的另一个阶段,曾经的个性、工作都有可能随着婚姻的到来发生转变。

但是也有些人如同《脱口秀大会》中庞博讲的段子一般:吃火锅的时候顺便提起了结婚,次日去民政局领了个证,然后双方各自回公司上班。婚姻仿佛只是体现在了那张结婚证上。

当然,以上的故事只是个例。婚姻到底只是一张9.9的结婚证,户口上多了个人名;还是一个人彻头彻尾的改变呢?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婚姻究竟会给人带来怎样的改变呢?让我们一起看看研究者们怎么说:

 

步入婚姻的殿堂,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或许有的人从此以后开启了同居生活,或许有的人由此相互见了父母,或许有的人因此上交了银行卡……结婚领证,总是给生活带来了一些可以感知到的或多或少的变化。比如吃什么再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了,家庭支出也变成了两个人的事情。但是,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不容易注意到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着。

-新环境的碰撞“改观”-

你是什么样的人?关于这个问题,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可能是活泼可爱的,可能是尽职尽责的……当然,这些对自己的看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们的确立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

 “身份控制理论”(ICT)认为人们有从环境中寻求对自己身份认知(自己是怎样的人)的证实的需求(Burke, P. J. ,1996)。也就是说人们需要通过一系列环境的反馈来证实自己的身份认同(如职业、个性等)。

正是由于这个需求,人们总是试图维持他人对自己的反馈信息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的一致性,避免二者的冲突(Burke, Peter J. ,1991)。

如:一个人认为自己是可靠的,如果在婚姻生活中配偶总是愿意信任他,那么这个人的自我身份认同与环境的反馈就是匹配的,他对自己是个可靠的丈夫/妻子的身份认同便得到了巩固;相反,若配偶从来都不愿意相信对方可以做好一件事情,在婚姻生活中总是不愿意相信他说的话,那么这个人的自我认知与环境给的反馈就是不一致的,他的对于自己是个可靠的丈夫/妻子的身份认同便于他感受到了他人的反馈产生了相冲突。)

所以当你结了婚,你的生活中便多了一个朝夕相处的重要他人。这个重要他人对你的态度、言语时时刻刻给你提供反馈信息,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内在身份感知。毕竟,你是个怎样的丈夫/妻子不是你一个人说的算的,还要看对方是不是也买这个账呀!而鉴于配偶只是你的爱人,而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所以对方所给的反馈信息难免会与你对自己的感知存在偏差。

-时间的力量“趋同”-


研究者对207对夫妻进行了一项追踪实验,分别在他们刚结婚、结婚一年后、结婚两年后,让丈夫和妻子分别评价自己和对方智力,外表,可爱,友好和理解方面的得分。结果发现,总体而言,配偶的观点明显比个人的自我观点更积极。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自我看法和配偶看法之间的差异普遍减少(Cast,&Cantwell,2007)。也就是说,新婚的时候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和配偶对他看法不不完全一致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的评价便慢慢地趋同了。


这俩不只评价趋同,长得也是越来越相似了


研究者发现:这一结果主要归功于新婚夫妻们面对着不一致时采取的两种解决方法。


| 消除误解法 |

这种方法便是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对方对自己的看法,使得对方对自己的反应与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是匹配的。比如,王先生一直觉得自己是个风趣的人,但是妻子却很少因为被他的言语逗笑,那么他就会通过更频繁地讲笑话、开玩笑来逗笑妻子,来告诉妻子自己其实是个风趣的人。使得妻子的符合王先生对自己的身份认知。

| 变自我认识法 |

这一方法便是通过改变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来匹配配偶的反应。如上文的王先生,当他发现自己并不能逗笑妻子的时候,可能会改变对自己原有的看法,认为自己原来并没有那么好笑。

而研究的确表明:尽管新婚时人们对自己的认知和他们在环境中的实际表现存在一定的偏差,但他们往往会同时使用以上两种策略,一方面使自己的行为更符合自己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因为环境的反馈而改变自己的身份认知,从而使得自己的身份认知与实际感知相一致。也就是说,婚姻会让人们对自己的角色认知更加符合实际,也会让自己的行为更贴合自己对自己的认知。

-改变的迁移“扩散”-

此外,这种婚姻环境对婚姻中角色的自我认同的影响同样会迁移到婚姻之外的其他角色之中。比如:如果一个人在婚姻中承担的是较为女性化的角色(如打扫房子、洗衣服、购物而不是装灯泡、钉篱笆),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自己的性别认同也会变得更加的女性化(如较为温和、被动,较少攻击性)(Burke, P. J. ,2006)。而这一改变正是由于自我内部不同角色的身份认同的冲突导致的。如果一个人的婚姻环境让他认为自己是男子气十足的人,那么他在婚姻以外的其他身份中也会显得比以前更加的man的。

比如说曾经放荡不羁、攻击性极强的陈小春在婚姻中成功转型为全能奶爸之后,他个人性格中的自我认同也就因此变得更加柔和了许多。相反,如果一个本来温温柔柔的小女生结婚后却天天干一些修理家电、通马桶等活,而她的丈夫却包揽了洗衣做饭的家务的话,那么她在生活中渐渐进化成一个独立的“女汉子”也不足为奇了。

-最后说两句-

无论如何,结婚是两个人新的一阶段人生的开始。婚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需要两个人共同参与、磨合。而在这过程中,除了学会如何和对方和谐相处以外,我们对自己的身份、角色的认知也在对方的反应和评价、两个人的相处模式中渐渐地发生变化。当然,这些变化最终让我们的对自己的感知与环境反馈给我们的将会变得越来越相同。

-END-

参考文献:
Burke,P.J.(1996).Social Identities and Psychosocial Stress. Psychosocial Stress: Perspectives on Structure, Theory, Life Course, and Methods, 141–174. 
Burke, Peter J.1991.“Identity Processes and Social Str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836–49.
Cast, A. D., & Cantwell, A. M. (2007). Identity change in newly married couples: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feedback.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70(2), 172–185. 
Burke, P. J. (2006). Identity change.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 69(1), 81–96. 

作者简介:北师大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苏茹昕,北京师范大学在读大三本科生  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小组成员  来自福建 兴趣广泛,特长不多 佛系随缘
排版:小鲸鱼 soon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