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体验挫败感的人,大多因为怕失控 | 周梵

文/周梵

本文由:周梵公号(zerofield0)授权发布

一位朋友说他小时候和父母一起去旅行,因为粗心,他把包里面的贵重物品弄丢了。

他被父亲狠狠地责备了一顿,当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也很懊恼,对这个错误反省了无数遍。

从那以后他每一次外出,就会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有一点过度神经质,可能检查行李箱都要检查5遍,确认个门有没有反锁,都要反复确认3遍。

有的时候人都已经下楼了,还会再折回来检查一遍门反锁了没有。

每次出门,他心里总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忘记做了,非常的没有安全感,因此要反复检查各种细节,希望把事情做到万无一失。

这位朋友对于细节的近乎偏执的控制欲,其实就来源于他过去的经历,或者说伤痛。


曾经在丢失东西的时候,父亲批评的声音一直留在他的心底,内化成了他自己的声音。


虽然他已经成年了,但是从来没有原谅过去那个犯错的小孩。


为了避免再次犯错,避免再次经历那种强烈的自责、懊悔的感受,所以他就会想要反复确认各种物件的细节、状态,力求不出错。

在某种程度上控制是对过去伤痛体验的防御措施。

创伤没有被疗愈,就会一直停留在内心深处,在潜意识中影响很多的决和行为。


我们不仅会对周围环境或多或少的进行控制,在关系中也很容易呈现出控制的一面,而关系中的控制通常和两个方面有关:

01.投入程度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新闻:

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位父亲,为了逼八岁的女儿吃蔬菜,规定她不吃完,就不许离开餐桌。

为此,两个人足足僵持了13个小时。这期间孩子冻得浑身发抖,甚至还发起了低烧。

后来,小女孩终于吃掉了大半蔬菜,但是出现了严重的生理反应,开始呕吐,这个时候,父亲才终于允许她去洗澡睡觉。

更可怕的是,当小女孩准备睡觉的时候,父亲竟然还在留着剩下的蔬菜,告诉她,“等你醒了接着吃!”

第二天,女孩母亲一纸诉讼把丈夫告上了法庭,最终这位父亲被判非法监禁、虐待儿童罪,获刑4个月。

和很多人想象中不一样的是,这位父亲并不是一个暴虐成性的人,他是一个大学教授,平常为人非常和善。

但是很有意思,他在他的孩子面前却显得这么的强势。

每个人控制的具体面向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有的人在工作场景很随和,但在面对伴侣,或者孩子的时候,可能就会呈现另外一个样子。

还有的人正相反,可能对孩子非常的接纳、温柔,但是在工作中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无论我们在哪个面向上呈现出很强的控制欲,底层都是因为我们很看重这段关系,我们对关系投入的越深,越看重某段关系,就会越希望在这个关系场域里面得到更多的正向滋养或者反馈。

因为对方的正向反馈和顺从,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某种被爱,被尊重的感觉。

02.认知模式

当我们在关系里面有一些很执着的信念和一些错误的认知模式,比方说有一些人他们在关系里面就会有这样的认知,他会认为我在意的人如果不听我的,就等于他不爱我,不在意我,不理解我或者是不信任我等等。

很多人没有办法理解“对事不对人”,会认为对方挑战我制定的规则,挑战我的要求,就是在挑战我。

因而他们没有办法包容不同的意见,也需要在方方面面都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

每个人控制的场景不一样,但是底层都是想要通过控制外部的环境,体验到内在的稳定。

当我们内心不稳定的时候,我们就希望外部世界足够稳定。然后事情只要不符合我的想法,就会觉得心慌,觉得不能接受。

学会去接受人事无常,是我们成长和成熟很重要的标志

我们越没有办法接受失控,就会越多的控制,而我们越多的控制,也会越多的感受到失控和挫败的感觉。 

挫败感本质上就是失控感。我们对事件走向原本有一个预期,当结果超出预期之外,也就是超出我们的掌控,心里就会产生一个落差,然后体验到挫败感,这个挫败感本质上就是失控的感觉。

面对失控的局面,一般我们会有三种反应:

01.责备

责备是我们在面对失控时很常见的一种模式。可能这个责备的能量是自我责备,类似“我怎么这么笨”,“我怎么这么不小心”。

还有可能是对外的责备。比如我们出门忘了带某样东西,当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能就会老老实实折回去拿。而如果有家人或者是其他很亲密的人同行,可能就会怪人家说,“你怎么不提醒我呢”

因为我们不想面对自己内在的挫败和失控的感觉,所以就要找一个对象丢出去,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把责任推给对方。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们身边很亲密的那个人,在关系中的作用,就是做背锅侠,承载我们的挫败感和失控感。

很多父母为什么对孩子缺乏耐心,经常责备孩子,批评孩子,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成年人来讲,孩子是一个绝对安全的发泄对象。

对于有些父母来讲,他在生命中感受到生活不断的失控,他不断的体验到挫败感,然后又不能对老板,对同事迁怒,总是过多的压抑自己的情绪。

但是这些被压抑的情绪并没有消失,总要找一个对象丢出去,孩子就自然而然成了装载情绪的容器。

02.回避

最常见的回避说辞就是:我不管你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

比方说你送孩子去上学,孩子突然说我有个什么东西忘带了。

内心很稳定,很有力量感的父母就会说,“没关系的,我跟老师说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对于孩子有很大的承载力,能够兜住意外状况,很好的安抚孩子的情绪。

而稳定感不够的人就会很慌乱,要么就是责备说:

“怎么又忘记带了?刚出门我提醒你多少次让你检查!”

“到这儿才想起来,你怎么总是这么三心二意的!”

要么就是隔离回避,说:

“活该,你自己跟老师说,我不管!”

通过隔离把失控的感觉推出去,他底层的逻辑是:我不去触碰它,我不去连接它,我就能保护自己内心的稳定感。

03.讨好

当局面失控的时候,有的人会试图通过讨好来做一些挽回的动作。

比方说你的孩子忘记带东西了,跟老师打电话道歉,可能就会非常客气,说“老师你辛苦了”等等,通过讨好某些关键人物,来获得谅解。

但是,当你在讨好的时候,你其实会进一步加深牺牲感和付出感。

然后会对你以为你在保护、在关心的对象,产生更多的愤怒,你会觉得:

看看我为你说了多少好话!

你就知道给我添麻烦!

长时间体会失控,我们可能会变得非常的敏感,变得越来越强迫症,任由很多细枝末节的事情来消耗我们的能量。

那种控制性很强的人,也很容易紧绷,可能还会伴随着一些睡眠问题。体现在身体层面上,他的肩膀、后颈,包括整个背部的肉都会比较厚实,坚硬,紧绷。

这样的人无论他在意识层面有怎样的认知,他觉得自己没有很累,没有很紧张,但他实际上承担了很多本不该他承担的东西。

他要控制太多的东西,事事都想要亲力亲为,不放心让别人去做,大脑长时间处在一个高速率的亢奋运转的状态,长此以往,很容易神经衰弱或者是记忆力下降。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把注意力不断的消耗在控制上面,我们就没有办法去为事业,为关系,为创造投注更多的精力。

某种程度上说,注意力就是生命力,就是我们的创造力。

比方说你在一个企业里面,这个企业它有特别多的管理条文,流程冗杂,你想买一个东西,需要三个部门的领导签字,等好多天才能批下来,这在企业里面就是一个控制力很强的动作。

因为企业老板的承载力不够,他怕失控,所以他就要设置很多控制性的流程。 

那么在这样的企业中,你就会发现你自己的节奏也会被迫的慢下来,效率变得特别的低,创造力可能也会随之下降。

如果一个人原本有比较强的内驱力,对于创造有着很大的热情,当他在一个处处受限的环境中,被泼冷水的次数多了,慢慢地就会变得心灰意冷。

过度控制会对我们的注意力、创造力和内在的驱动力产生严重的消耗。

学会降低控制欲是有前提的,你内在一定要有足够的信任,首先要学会信任自己。

信任自己需要你底层有足够的稳定感和力量感。

当我们内在很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应对外部环境的动荡,然后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释放出来,去服务于更高的目标,而不是老是把我们的注意力用来把控一些事情,让这些事情不要出错,不要失控。

很多人的生命动能都是以不出错为目标,而不是以如何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就为目标。

怕出错当然也是跟过去的创伤有关,因为过去犯错,然后被极大的否认,这个底层的创伤一直没有被疗愈,所以就会形成后面的小心翼翼的行为模式。

控制除了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和内驱力,还会消耗我们的关系。会让关系变得非常的脆弱,让关系失去情感和空间的连接,变得很僵硬。

一些很传统的教条或者观念,比如“孝顺”其实就是某种程度的控制,以“孝顺”,而不是“爱”为内驱力对待长辈,最终会把人和人之间那些真实流动的情感给消耗掉。

“我觉得我应该孝顺,所以跟爸妈打个电话”,和“我想跟爸妈聊聊天,所以打个电话”,两者虽然表现形式一样,内在的动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你在控制的时候,你觉得你们必须要通过某种规则、规条才能够有正常的互动,底层对自己是不够信任的,你不相信自己可以靠人格魅力,靠爱就能够让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很多的老一辈的人喜欢对孩子说“你怎么不孝顺,都不记得给爸妈打电话”等等,这些其实就是没有信心,他不相信他值得被爱。

只有当我们内在足够的稳定,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我们才会更加的真实,少一些控制,多一些真正的情感流动。

作者/周梵,资深沟通关系教练,幸福心理学家,两个孩子的母亲,自媒体平台优质原创作者,课程影响了数千万家庭。著有畅销书籍《当你开始爱自己,全世界都会来爱你》当当网在售新书《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微信公众号:周梵(ID:zerofield0)



排版:小鲸鱼 沉默的杜飞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