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你有没有想过你脖子上的脑袋并不属于你?

引言

人=代码+RMB


看到这个标题,我想你多半认为这又是一篇标题党博眼球的文章。

但我想负责任地告诉你,这非但不是一篇博眼球的文章,相反,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它与我们每个人命运休戚相关。


大数据时代,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即将和正在给企业以及未来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放在以前,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而现在,数据会向着多维度发展、对于商家而言,探寻需求和决策都会更加精准,从而催生和创造出我们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

而组成大数据的个人信息,在商家眼中,有可能只是行走的数字代码+RMB。


举个栗子:

A、贷款公司可以根据一个人的手机号码花费多少、号码使用年限、住宅小区是否是高档小区、经常出入场所、消费信息、甚至你的签字笔记等等综合数据背后的隐藏信息判断给你提供贷款额度。

B、保险公司以后可以根据一个人开车的日常行驶路线来判断是否只是个上班族,甚至能判断你的驾驶习惯、驾驶技术是否良好,然后可以定向地提供一种费率更低一点的保险产品。

而当我们每个人深处大数据时代的洪流中时,是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的。

上述对于大数据应用的例子,只是在逐利。


而这只是入门级的应用。

01

信息投喂


真正的幕布才刚刚掀开……


哲学家希拉里·普特南曾提出一个思想实验:如果将一个大脑泡在缸子里,并通过计算机与其交换感官信息,那么这个大脑就会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


你觉得是科幻的实验,已经赤裸裸的入侵我们每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吊诡的地方在于你被投喂的每一秒每一分每一小时都让你在不知不觉、毫不经意中,并且对此欲罢不能、甘之如饴!


每天,我们怡然自得地躲在床上,习惯性地享受各类APP推送的“精神食粮”时,你是否留意,当你打开你自己和他人的同款应用,不论是短视频的APP,新闻的APP还是购物的APP。

自己和他人的同款APP页面竟有着天壤之别!

是的,这正是根据你的阅读习惯推送的。

这些APP会精准的刻画你的客户画像及阅读习惯,然后向你推送符合你胃口的资讯。

投喂背后的真正逻辑是:所见及所爱——所爱及所见,我们丧失了人类独有的及其珍贵的智慧之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之能力!!!


大脑失去了主动搜索信息的能力,不再对外在事物产生好奇和想象,你脑内的亿万个神经触突链接减少,我们只接受我们喜爱的、感兴趣的信息,如同挑食一般大脑只接受投喂的信息,不去筛选辨别信息的真假,日复一日大脑的智商会日渐下降。


网络建立之初,原本是让井底之蛙一开眼界,认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

可是实际情况是成千上万只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互相认同和肯定,并经过长久的交流之后达成共识:世界确实只有井口这么大……”

02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在真实的世界感受你的感受。

古希腊的先哲在数千年前就告诫我们:认识你自己,想拥有自己的思考,首先需要的,就是认识你自己。

当你在网上看到各种活色生香的娱乐八卦,让你义愤填膺的社会民生,各种热闹喧嚣的热搜排名,各色不等的心灵鸡汤时,请连问直接三个“为什么“拓宽你思维链条的前端,接着在问自己三个”然后呢“延展你思维链条的后端。


通过拓展思维链条的前端,思考事物的源点,有利于理解事物的全貌。

通过拓展思维链的后端,思考事物的结果,有助于提出决策及行动方案。

思维链的长度,决定了一个人的思维深度。一个人的思维深度,也决定了他的人格的宽度及广度。

这时候还需要你在思维的这个链条上加上一个自我觉察感知的明灯,感觉你的感觉,照亮你每个思维点上的情绪,是快乐、开心、难过、失望、孤独、还是迷茫。

假如你感受不到这些情绪,那么你有可能缺失了大脑功能正常运行的一环。

但请记住你并不是真正的丢失了,而是大脑在被投喂的过程中丧失了这个功能。在感受自己的感受中还可能丢掉了记忆和想法,于以上的原理相同。

人呀:“醒醒吧,你真正需要的,不是大数据时代下被投食的豢养,而是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思考与看法。


03

推开世界的门

叫不醒装睡的人。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说道:谁向他们提供幻觉,谁就可以轻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谁摧毁他们的幻觉,谁就会成为他们的攻击目标。

在这个独立思考独立判读的能力逐渐稀缺的数据时代里,请打破豢养你大脑的缸吧。


推开真实、独立、开放世界的门不做那个装睡的人,让我们获得以下的能力:

A、不被过往的认知、情绪、行为习惯所束缚,不被负面情绪所吞噬,学会管理和疏导情绪,而非被动地应对情绪,成为情绪的奴隶。

B、在亲密关系中,坦然真诚地提出自己的需求,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密关系。

C、在教育孩子上,不被焦虑所淹没,转变认知,成为一个“足够好的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建立高自尊,为孩子的成长拓宽边界、塑造可能性。

D、了解自己性格的优劣势,避免自我攻击,建立认知的灵活性和多维性,更加包容、开放地悦纳自己和他人。

04

打败你的不是

眼前的苟且和远方的诗

人不能缺的必修课:


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学习,在寻找,在渴望,在努力,在奋斗…….

却遗忘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学习了解探索自己这项必修课——心理学与生活PL系列课程!


这不是一个要不要的问题,而是一个什么时候要的决定,貌似打败你的不是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而是再等等。

文:渡仁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