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害”了多少咨询师:以精分之名,行认知行为之实

文:照见心理工作室
来源公众号:心理小厨Plus(ID:tianjinpsy)

据说精神分析有个奇怪的特点:在内地非常火热,但在海外却频频受挫。


还不是因为精神分析太“老”了,一门比实证主义还要老的学科,自然带着自己的老派作风,使用思辨、个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等到实证主义浪潮掀起的时候,精神分析稍微有点“跟不上溜”。


可是精神分析的模式却特别符合内地的胃口。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辨证论治”,我们相信你表面的问题背后,一定有更深刻的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贬义词,用来形容一个人只会针对问题表面做功夫。


而精神分析的核心,就是关注你“症状”背后的无意识冲突。这也让业内出现了“精神分析治本,认知行为治标”的谣言。似乎我们一旦自称“精神分析“,就会显得很高大上。


结果发现,我们自己吃了大亏。


精神分析总会给我们一种“我懂得了”的错觉。这很要命,我们很容易带着这种懂得了的感觉,去使用精神分析,结果却让自己深陷无力。


比如,我们很少真的能够意识到,精神分析并不能为一个人的外在世界负责。这种不负责,在当代的咨询伦理中,被称为“不替来访者做决定”



话虽如此,真做起来还是蛮难的。


我们很多人能够做到,在来访者问我们“我该不该离婚”、“我要不要读博”的时候,选择不去给出答案,因为我们懂得,这是对方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干涉。


但是你会发现,我们正确的“行为”背后,却陷入了一组关系,即“独立vs依赖”的关系。在来访者提问的那一刻,我们实际上进入到了这种关系,然后扮演了一个推动来访者独立的角色。


也许来访者在这其中真的能够成长,但我们却忽略了来访者内在的冲突,这个冲突也许是“期待自己独立自主,能够做出决定”,与“担心无能的自己承担责任,让事情变得更糟”。


们并没有中立,而是站在了来访者冲突的一方


这实际上是个有风险的决策,因为我们用“化解焦虑”的方式,掩盖了来访者的“冲突”。


所以,精神分析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愉悦感,它并不一定能帮我们解决什么现实问题,甚至让我们出现肉眼可见的成长。我们更多的时间,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内在的模式而已。



但对于咨询师来说,精神分析却成了一个特别好的屏障:

  • 比如当我们工作不顺利的时候,我们可以说来访者阻抗

  • 当来访者体验到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说“工作正进展到了关键时刻”

  • 当来访者选择脱落的时候,我们说缘分未到(精神分析里并没有缘分这个词,这句话真的很本土)

  • 当来访者对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说这是移情

  • 当来访者需要支持的时候,我们会继续分析

精神分析本身的主观性,在薄弱的经验储备下,反而变成了咨询师自我保护的工具。


一切不做概念化的分析,都是耍流氓!


而更多的时候,我们混淆了无意识和图式之间的分别,这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核心信念是一组关于我们自己、周围人,以及事情未来发展的假设。在使用CBT的箭头向下技术时,它往往能够被当事人感知到:


  • 这意味着什么?

  • 如果你的假设是真的,会发生什么?

  • 它为什么如此糟糕?

  • ……

慢慢地,你会看到自己的核心信念——但是,它是由你自己意识到的,在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你“前意识”的信息,跟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并不一样。


而精神分析的无意识——我们甚至可以说——它单凭你自己,是很难意识到的,在《释梦》的理论中,你的无意识冲突往往是你不能接受的内容,你连“想都不敢想”,只能在梦里看一看;在梦里,你甚至也不敢直接看,而是将其凝缩、移置、象征、润饰之后,再拿出来看一看。



所以有时候,我们的工作并未深入到无意识世界中,仅仅是改变了来访者的图式——甚至有可能只是自动思维——我们就误以为自己修通了无意识冲突。


虽然我们说自己做了分析,但实际上,我们却做了一个认知工作。


——END——

作者简介:照见心理工作室,一家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提供:心理咨询、心理健康科普、心理咨询培训等业务。本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心理小厨Plus(ID:tianjinpsy)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