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36岁女,敢为自己发声但方式有点冲动怎么办?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我是一个从小自卑,不敢表达自己意见的人,从不敢为自己争取任何东西的人。最近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敢发声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方式方法总是会有点冲动或过于激动。

一件事,上个月,有个同事诬陷我偷他东西,背地里给领导打小报告,被我知道后直接过去打了对方一巴掌,虽然惩戒了对方,但也为自己带来了不好的影响….


润和心理:润心细无声。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从你描述的问题可以看出,你从小自卑,不敢表达自己意见的人,你是这样给自己定义的。

从你描述敢为自己发声的几件事情可以看出,你内心是特别自信坚强的,小时候压抑的一些冲动在你现在这个年龄通过具体的事情发泄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们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可以为自己争取权益,不是不敢表达自己意见的人。  

根据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来看,你只是把从小压抑的本我在此刻爆发了出来,现在我们意识到这样的表达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但有点冲动,因此我们把通过自我和超我两部分来协调,这说明你在努力的让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达到平衡。

在之后发生类似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思考可以有何种方式合理解决问题的同时,又不会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你就可以很好的控制冲动的情绪。

尝试着为自己发声的同时,感受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相信你可以一次比一次更好的照顾好自己,加油! 


浅喜深爱心理:除非你把潜意识意识化,否则它一直会指引者你的生活,然后你说,它是命运。

ta的主页

楼主好,你的问题让我联想起近些年大热的关于女性迟来叛逆与重新定义自由的影视作品。30+,对于女性来说,真是一个美妙的年龄呀。一个从小自卑,不敢表达的人,走上了勇敢发声并维护自身的道路。她终于打破了经年累月的枷锁,而现在,她只是有点掌握不好分寸与界限而已。

情绪一旦产生,就一定需要出口那些过去压抑的、未得到表达的情绪是不会凭空消失的。你观察到自己表现得“激动与冲动“,有可能是过去累积的情绪终于借着现在发生的事件在表达。


每个过激的反应,都是一个提醒,是不是自己曾经压抑的伤痛被唤醒了对你来说,也许也曾被诬陷、被打小报告,但是那时也许时不敢正面对质,被劝说不要计较等等,升起的委屈就这么被忽视了,而现在,它借着如今发生的场景开始为自己发声。

同样的,在和老师的沟通中,委屈倾巢而出。如你所言,不知道是不是“别的原因”,但是情绪就像决堤似的,从这件事撕开的裂缝中奔涌出来。

我相信,这种委屈,不甘心的感觉,对你来说一定很熟悉,一定不止一次出现过吧。找一个咨询师,或者只是真诚地叩问自身那些“别的原因”是我建议你去尝试的第一个点。

情绪出现了,它需要流动起来。你做到了流动,这很棒。问题是应该怎样做到使之有序地流动呢?接下来,你可能首先需要熟悉一些概念。人的情绪表达方式可以分为四大类

躯体表达方式:身体对情绪做出反应,比如紧张的时候手脚冰凉

为表达方式:诉诸行动,在关系中或战斗或逃跑;           


言表达方式:用语言符号准确定义情绪,比如交谈,写日记;  

抽象表达方式:用超越语言的符号表达情绪,比如音乐,绘画 ;  


弗洛伊德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形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倾向称为”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一般认为,1与2(躯体表达与行为表达)是比较初级的防御机制,而3与4(语言表达和抽象表达)是高级的防御机制。按照顺序从1到4,代表了个人防御机制升级的过程——即个人成长的过程。你可以采取咨询写情绪日记的方式对自己的日常情绪进行关照,而你在网络上的提问,也可以视作一种防御升级的表现。

也许你会说,当事情发生,自己被巨大的情绪裹挟无法自持,那么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安全的环境,安全的表达“。这一点其实也是心理治疗的本质,找一个安全的空间梳理混乱的情绪,因为不管不顾地情绪表达极有可能给生活招来更多的混乱和埋下隐患,我想这也是你意识到的。

找个安全的地方,练习驯服情绪这头野兽。比较方便采用的是完形治疗中的”空椅“疗法。在觉察到情绪之后,在情绪决堤之前,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面对一个抱枕或者一把空椅,把其想象成你想要对其发泄的对象,让情绪充分地流动起来吧。

最后,祝福你,你充沛的情绪,原始的生命能量,会为你揭开自己生命的真相……

若水心灵小屋 :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为普通人所用,传递温暖和善意,我们可以共同切磋。

ta的主页

题主您好,从您举例看思路很清晰,例子也很具体,所以非常方便我们的沟通,很感谢!

 

您提到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之前比较自卑,不敢发生;另一个是最近敢发生,但是有点冲动。从您的描述看,其实您觉得为自己发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很好的,但是需要适度控制情绪,做一个更理性的沟通和表达。

 

相比之前,其实您已经做得还蛮好,现在就是看一下如何调整沟通的方式。

 

首先回到源头,我们需要梳理一下自己自卑的源头,比如成长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创伤性事件,导致自卑,比如遭遇总是抱怨的批评的父母或者老师,公众场合被人提意见、指责或者贬低等等,这个只是举例,您可以对照梳理一下。

 

梳理的目的是为了还原当时的情况,接纳当时自己的情绪,和当时的自己共情。

当这种情绪和感受被接纳之后,同时从认知上您可以不断地反问自己,您不敢说话的原因是不是真的会发生:比如别人不听你的,别人可能会误会你有意见,别人不愿意做出回应等等,其实多半都不会发生,这样我们就敢于卸下防备,勇敢地迈出沟通的步伐。

 

不然的话,我们就还是会习惯性地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敢去表达意见,因为害怕遭遇到种种种种不好的对待。

 

一旦压抑久了,某一天遇到一些事情就会爆发,比如您最近提到的和同事的冲突事件,和老师的哭诉和说理。

 

综上,我感觉还是需要先疏解和找到自卑的源头,缓解自己一些莫名的担心和恐惧,这样不必压抑后,心里就不会积攒太多情绪,从而下次发生一些事情时,自己能够放下情绪,理性地跟对方沟通,在一些自己明显占理的事情上,据理力争,同时要让对方知道对方这样做,您会不舒服

这样对方知道您并无恶意,只是跟他理性的沟通具体事情,他就会理解和配合,甚至会反思自己,结果也就会还不错。

 

可以试试看噢,期待您的好消息!


柔和的光 :给人们带来光明和快乐。

ta的主页


你好,很高兴能在这里相遇,也是因缘使然,希望我能帮助到您,让您尽快调节情绪,每天开心、每天快乐。

首先您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些偏激,特别随喜吧,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而人最容易的是看别人的错。一个能对自己行为有所检点的人说明您素质很高。

有一句话讲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您平时是一个比较能隐忍的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难免会越到一些不如意的事,被人的不理解,被他人言语、行为的伤害,这是您往往都选择忍让,觉的没必要和他们较真。

表面上看您无所谓吃亏就吃点亏,但一些不良的情绪、愤怒、讨厌、都一点点积压在自己心里面很不爽,其实这些负向的能力积攒的多了,你的意识是控制不住的这时候在有些不平的事发生,在这种负向情绪的支配下你的行为就比较偏激。其实也是身体的正常反应,因为你内心化解不了,也只能通过发泄的渠道排出去,这是你自己性格的使然

我想改变这些情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个人感觉还是不够自信,其实就是正向的能量不足,爱的力量不足,我想你也是一个缺少爱的人,不管是你小时候的家庭,现在步入婚姻的家庭都缺少爱的缘故。你或许没有真正体会到那样亲情般的爱,源自于内心的无条件的爱,让自己浑身舒畅向沐浴在阳光中一样的爱。

有机会多去参加点慈善的组织、爱心组织,他们那样的环境会感染并引发你对爱的追寻,心中有爱一切都会美好,相信我。

然后就是在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事情,只要自己不愿意或者有意见就直接提出来,我接受不了,或者说你这样我不愿意,说话方式尽量婉转。这个根据个人经验。不要被道德绑架或委屈自己去做,也不要害怕别人对你的质疑和不理解。这样的话你就不会压抑内心也不会有太多负面的情绪以后在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想没有一些负向的情绪,你就不会太过激,愿意做就做,不愿意做就拒绝,我想这样也没人怪你,反到是什么事都不发声,就自己忍着,觉得受委屈憋不住就爆发,这样大家也会觉的你莫名其妙

在调整心态时最主要转化自己的观念,还是想着多帮助别人,提前时自己有能力且愿意,慢慢的调整就会越来越有自信。相信自己你心中有个太阳,它的光芒沁透你全身,你所有的细胞都安详宁静,每天这样观想,对治疗负面情绪很有作用。


北京明心心理咨询中心: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题主您好,见字如面,我是明心心理的于老师,首先抱抱题主,从小不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争取任何东西的话,一定很压抑吧。

 

听您后面的描述,就像我们看影视的爽剧情节一样,然而您也意识到了,爽剧只是为了让观众情绪发泄,而不太管大自然内在逻辑法则,也就是说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来,是会受到惩罚付出代价的,题主自己也感受到了。

 

题主的行为可能更多的是情绪发泄,被压抑三十多年的委屈与不满的发泄,所以方式才会给自己带来其他利益损害,因为当初做这些行为目的更多的是发泄情绪,而不是解决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所以其实这样的方式不能准确的叫做为自己发声,而是发泄情绪

 

题主忽然这么做可能是前面几十年的压抑到达了临界点,题主很棒,自己找到了问题,问怎么控制我的情绪呢?情绪调控有很多细节,这里一句两句无法说得很清楚,可以给题主提一两个小小的建议

 

1. 平时小事不要忍,当有小事自己被侵犯时就要为自己发声,不要忍到忍无可忍的时候,这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了

2. 题主从小没有过为自己发声的行为,所以做的不熟练不准确过激很正常,可以多观察很擅长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他们是怎么做的,然后学习他们的方式

 

题主加油!世界和我爱着你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