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父母喜欢干预孩子,强调自己的付出怎么办?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我从小性格内向自卑,易生病,基本与父母相处,没有自己的社交圈,父母喜欢干预,总是抬高他们自己,强调付出,埋怨我,我不敢自己做决定,总是下意识认同父母,但内心很叛逆,很压抑,外表顺从,人生轨迹基本如父母意愿,类似别人家的孩子,做事过于考虑结果和别人的感受,容易内疚。

EL Tapado :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别人家的孩子,你好!

父母是我们生命最初的起源地,具有天生的身份权威,他们决定要当怎样的父母,作为子女完全无法决定。决定不了还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对于他们,我们丝毫无法改变。

最近些年,在分析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原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原生家庭,它指的是一个人出生之后成家之前和父母组成的家庭。这个理论引发较多误用,很多人把自己的性格和心理问题、甚至失败原因都归咎于自己的父母,但事实如何?

新京报书评周刊曾发表过一篇相关文章,指出:原生家庭对人的性格形成确有巨大影响,负面影响甚至可能代际传承,父母作为受害者有可能转化成孩子的加害者,但实际上,这种影响可能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绝对和那么可怕。


从发展生态系统理论来看,对一个人来说,原生家庭只是对我们人生有影响的几个子系统之一,但并非唯一,对我们有更大影响的系统是学校和社会,毕竟,我们真正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在学校和社会上的时间少得多得多

而且,原生家庭造成的问题也并非不可弥补,很多原生家庭有问题的孩子也能成长得很好,这是人的自我治疗和自我成长本能。

父母喜欢对孩子指手画脚,愿意当孩子的人生指南手册,本身无可厚非,因为他们对孩子有较高的期待,希望利用自己的经验让自己的孩子少走弯路和错路,他们强调的付出,也只是引起孩子重视的一种弱弱的方式。

同理,孩子对父母也有较高的期待,期待父母无条件的爱,期待理想化的父母:包容、和蔼、亲切、可信赖、给钱花、不干涉我们交朋友等等,可是,理想的父母并不存在,即使从客观上分析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完全正确,也可能使孩子感觉很糟糕。

作为孩子,我们可能会说“我现在这样(不好)都是我爸妈造成的”,但拔高一个层面来看,父母的教育方式也许并非他们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系统的问题。

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养育是文化、社会、家族等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变态的父母”、“奇葩的父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他们社会背景之下的受害者作为新生代,用现下的眼光去衡量上一代,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都归因于父母,让他们个人来承担社会集体责任,也会有失公平。

不必费心尝试去改变父母,基本没什么胜算,把注意力放在他们会不会改变这件事上,就等于把自己的未来完完全全托付给了别人,就等于在为自己找过得不快乐的替罪羊。当我们长大到有非常强的自己的观点和意愿的时候,其实自己的意识形态就在告诉自己,脱离父母依靠自己的时候到了。

无论在我们看来父母做得好还是不好,合格还是不合格,我们都可以开始学着有意识地、逐渐地去摒弃那些我们不想要不需要的影响,试着明确出自己的和他们的界限,让他们知道为你赋权的时候到了,更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更多交自己愿意交的朋友,更多和自己喜欢的人待在一起。

叛逆是因为内在和外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平衡,当你学会开始为自己着想、懂得自己意愿的可贵、敢于“我口说我心”的时候,那些多虑、自卑、内疚会自然而然的消散,父母的埋怨也会变得毫无打击力

你是别人家的孩子,祝愿你拥有自己喜欢的人生!

阿_利: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从题主列出的题目来看,好像题主想要让大家支招,让父母改变。

如果这真的是题主想要达到的目的的话,那基本上来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父母是否要改变,是他们的事情,不是题主可以决定的

题主描述了自己的状态,非常典型的在控制性很强的父母的干预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形象。

不知道题主现在是什么年纪了?以题主对于自己的认识和觉察来说,想要改变目前的状态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当然,这里的改变,不是指父母的改变,而是题主自己的改变。

父母的教育和养育方式,很多时候来自代际见的传承。也就是说,题主虽然现在意识到了自己父母的教育和养育方式似乎存在一定的问题,可如果自己不做出一定改变的话,这种方式很有可能以后会继续延续到题主的孩子身上,因为这种方式是题主唯一了解并习得的方式。

所以,即使是为了题主以后的孩子考虑,题主也应该主动去打破这种代际之间的传承

 

具体怎么做呢,也不用着急一步到位,慢慢的从一些微小的改变开始,将自己内心的叛逆一点点地抒发出来,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确立一个界限。这样,在属于自己的这一侧,也就不必过于去考虑别人的感受了。

不知道题主的父母对于题主生活的操控达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但可以看得出来,题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父母的这种操控有了依赖心理(不管这种依赖心理最初的起源是什么),所以,题主首先要能够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心理,找到它跟父母之间的那个链接点,然后努力去切断它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题主需要纠正自己的一个观念,“如果不能满足父母的要求就会生出对父母的愧疚感”。当然,这种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感觉,题主平常可能很少能意识到。然而它却在一直影响着题主的行动。

我们每一个人,从脐带被剪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遗憾的是,大部分的父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很多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很难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是被强势的父母掐灭了,有些则是从对父母的依赖中获取了足够的好处,从而自行拒绝切断这种联系。

所以,想要摆脱父母的操控,就得先让自己独立起来。这种独立,更多的是源于意识上的独立。有句话说,当你从精神上站起来后,你就不会再觉得自己弱小

所以,题主试试先从一些小事上拒绝父母的操控,逐渐逐渐让自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把这种意识深植于自己的内心,然后你就会发现,即使父母再怎么想操控你的生活,你也都会有应对之道。

 以上,希望能对题主有所帮助。


木兰木兰 :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在农村,很多人都不喜欢把树种在田边,因为树会慢慢的长大遮住阳光,让田里的庄稼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这样田里的庄稼就长得不好,收获也很少。

人也是一样的,我们每个人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生命需要的东西是一样的,但是供应的物质是有限的,这就不得不让人去争取更多,那些自己需求的资源。

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而且时间不能回头,如果你觉得一件事很后悔,但是只能后悔,而不能改变。因为你不可能再回到那个时间点,然后照着后来的想法把它改变。

我们每个人也都有后悔的事,也许会后悔小时候没有努力上学,没有听父母的某些忠告,或者没有去反抗父母,或者觉得自己当时的决定是错误的,应该往另一个方向去努力。

孩子的诞生就好像给了父母另一条命,就像游戏里死掉然后满血复活一样,从头再来,这是一个相当大的诱惑,很多的父母干涉子女的人生,其实就是因为自己的人生是不满意的,不好的

所以他们觉得,孩子是我生的,所以我有权利去决定他往哪个方向走。而所去的方向一定是父母希望去的那个方向,背后也一定承载着他们对自己的失望。

很后悔当年没有另外一个选择,所以现在可以把控一个人的生命朝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前进,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孩子因为寄人篱下也只能听之任之,任人摆布,但这是不公平的。孩子虽然很小,但是他也有自己自由生长的权利,他可以做错很多事,因为那是他自己的人生。

而如果父母害怕孩子做错,而去帮助孩子避免那些失败,其实这就相当于父母,在享受孩子的生命过程

你的父母在享受着你的生命过程,你把自己压抑到内心,所以你内心是叛逆的,仇恨的,怨恨的。越积越多,但是你又觉得不能反抗,所以你才会如此的矛盾和痛苦。

那个已经装满了气,再也撑不下的气球。有一天会再也撑不下去,忍受不下去的时候,就会爆发。

也许,这个状态会很漫长,有的人在青春期的时候就爆发了,觉得父母管的那么多,不想听父母的话,跟父母对着干。有的人爆发在工作后,觉得父母给自己的方向自己很不喜欢,不想听父母的话。有的人爆发在婚姻前,觉得自己没必要去找一个父母认同的伴侣去生活。

有的人会爆发在结婚后,自己的人生全部都是在为别人而活,每天背负着父母,家人,孩子的期望,把自己压抑在内心那个不起眼的小小角落里。

这个状态就像是小草被压在石头下面,那石头上面的光是如此的吸引人,如此耀眼。

但是我们已经被这个社会束缚,害怕做不好时别人的指责,也害怕自己真的错的不能回头,所以没有勇气,走出自己内心真正向往的人生。 


有梦想的唐糖 :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通过你的描述,我注意到你对父母和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基本认识,比如认识到自己自卑、易内疚,认识到父母喜欢干预、抬高自己。这是件好事,说明你已经有了觉知,而不再是被父母“PUA”而不自知的状态。

接下来,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在你这里发生了什么。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是“喜欢干预、喜欢抬高自己、喜欢强调自己的付出”的人,那么孩子出现“内向、压抑、显性或隐性的逆反、自卑”等心理状态,是大概率的。而你,也属于这一类。

我说这段话的意思,是想告诉你,你并不是“一个人”,而是有很多类似的同伴,这么说倒并不是否认这些东西给个体自身带来的伤害,而是说如果你退后一步,会发现在当今社会,这其实还是一个蛮普遍的现象,不成熟的父母居多,而人格成熟的父母其实凤毛麟角。这样说,不知道你会不会感觉舒服一点。

##任何特质,都是双面的。

当我们提到压抑、逆反等词汇时,大多数会认为它们是“坏”的,是对自我的破坏和创伤。比如压抑,对于本我来说,压抑是“不好”的,它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甚至还会带给我们很多身心疾病。

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压抑是社会化的必然产物,不管是来自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只要有规则,涉及到他人,就会有压抑,而对自我的压抑,常常让我们更具合群性,更能获得来自他人的欣赏。

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绝对的“不压抑”其实是不存在的,而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从自己的特质中既获得了“坏处”,也获得了“好处”

或许,你可以尝试问问自己,自己的压抑、自卑、逆反,除了带来那些你不认同,甚至讨厌的坏处之外,有没有给你带来过好处呢?比如自卑,有可能会让你更勤奋,更努力,更内向,更专注?比如逆反,会不会有可能带给你力量、主见和“做自己”的动力?——就像你现在来这里求助一样。

##你有选择权:决定标签是禁锢还是图腾?

每个人的现在都是由无数个过去组成。这些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并没有真正的标签可以定义它,比如创伤,如果父母很强势,孩子很压抑,那么这些压抑——毫无疑问对于弱小的孩子来说,是创伤,但是如果你因为痛苦,而走上了改变自我的道路,同时又因为你自己曾经的痛苦经历,而对此类情绪有深切的认知,能更深刻的共情他人,那么这时候,你的创伤就成了你的“优势”。

没有人能在真空环境下长大,就像只要手指摸了玻璃杯,杯子上就一定会有指纹一样。我们身上的这些指纹,从另一个角度看,也许是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图腾。如果我们选择穿越创伤,那么它们就会绽放,开出生命的花朵

##疗愈和成长

觉察即疗愈。当你对自我有了觉察时,改变就已经开始。我尝试从压抑、自卑、逆反三个角度给你一些小建议。

1.改变压抑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练习真实表达技术

这种人际沟通的方法,一方面能够让我们真实而不压抑的表达自己,另一方面又很少引发人际误会和冲突。比如妈妈强迫你吃某样东西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妈妈,我知道你让我吃XX是因为觉得它有营养,为我的身体健康考虑,但是我确实此刻不太想吃。

也许你会说,我妈一定会骂我不知好歹,继续巴拉巴拉的说一通。那怎么办呢?

确实很简单。你重复刚才那句话就好了。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层是看到了妈妈的善意,另一层是树立了自己的边界。

所以,树立边界的方式有很多种,但是最简单的一种是清晰明确的划定边界:告诉对方,什么是“我”不想做的。

除此之外,增加物理空间、从小事开始实现自主意志等都是改变压抑的方法,你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送你一个九字原则,可以尝试用它来衡量自己使用的方式是否恰当:不屈己、不伤人、利于事

2.自卑的内核是自我价值感

所以你可以尝试找到增加自我价值感的方法。比如改变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尤其是看待自己的态度,当你看到自己身上有5个缺点时,请一定再找出另外5个闪光点。也许这对你来说,一开始很难,但尝试做一下。

每天做一个小小的复盘,用三五句话总结自己这一点的“高光时刻”,这样,你可以发现原来自己是一个“宝藏男(女)孩”呢。

另外,你也可以尝试用真实表达技术和他人沟通,请别人真实客观的评价你。这样也有助于你更客观的认识自己。很多人都说,自己自信了就不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实际上这句话有点笼统,自信的人,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评价改变自我认知,但是作为社会系统中的成员,获得社会他人的认可,是我们每个人的本能追求。除去父母,你还有更广大的社会体系,尝试从别人那里获得中肯而真实的评价,也许也能够增加你的自我认同。

3.逆反,尤其是你这种隐性逆反,其实是一种会带给自己很多伤害的人格,这一点要有深刻的觉知

隐性逆反虽不像显性逆反那样容易被别人觉察,但时间长了,总会“暴露”,在人际关系、职场领域,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伤害。

人的成长有几大关要过,其中之一就是逆反。所以尝试先从觉察开始,经常复盘,觉察自己无意识的逆反,寻找原因,制定对策(下一次怎么样做,能符合不屈己不伤人利于事的原则),长此练习,并深度觉察,慢慢的,这种人格会得以矫正。

最后的最后,祝福你,并希望你在这这么多答主的帮助下,自主掌握人生,开启人生的改变之旅。

赵咪咪 :国家二级咨询师



您好,我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赵咪咪。从你的苦恼当中看到了你想要更加独立自主的生活,减少父母对自己的干预,恭喜你这是长大了,成熟了,想要继续成长呢。

人际沟通的方式有很多种,家庭教育领域的萨提亚女士提出了典型的四个沟通模式,他们分别是讨好、指责、打岔、一致性沟通

根据你的描述,可能你更多的使用的是讨好,而你父母更多的使用的是指责和打岔,你们之间的一致性沟通太少了。

因此,如果想要改变你们之间的关系,那就可以从改变你们之间的沟通方式开始。你可以尝试着不再去讨好,就是不用“外表顺从”,可以直接表达出你的“叛逆思想”来。你的变化会引起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他们去变化。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