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抛开身份而言,在自我认同之外,我是什么?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如果抛开身份而言,我或者说我们究竟活着是为了什么?
就比如学生的身份就是学习,但如果抛开学生的身份而言呢,学习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父母的身份呢,子女的身份呢,或者说大一点,信某种宗教的信徒的身份呢,某个国家的一份子的身份呢,他们所做的事抛开身份而言对他们来说的意义是什么呢?
抛开在野蛮的求生之路上学会的求生手段的副产物自我认同(自己的身份,地位,爱好乃至于理想)之后,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駱駝:如果我们没有做好为自由而战的准备,那我们可能会失去自由。

ta的主页

“我是谁”这个问题,大概是被探索的最久远的问题之一了。自我是心理学的古老课题,19世纪末美国学者詹姆士曾对此而做过广泛而深刻的研究。

在书本中,是这样定义自我的:“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詹姆士认为自我包含两个部分:主我与客我。
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被观察者,是被认识的对象,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知识、信念等。

也有一种说法是,“主我”与“客我”的概念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米德曾在哈佛大学跟随詹姆士学习实用哲学,曾是詹姆士的学生。

还有一个概念是“镜中我”,它是由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

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人们总是在想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之中形成了自我的观念。

米德也认为,我们所隶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观察自己的一面镜子,个体的自我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认为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

自我概念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生理自我,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状态,始于婴幼儿时期,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

二是社会自我,这个阶段人们能了解到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期待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大致是人从幼儿到青少年的时期;

三是心理自我,这个阶段大约是从青春期到成年,需要十年左右的发展时间。这个阶段,个体能够觉知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及其特征和状态,并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发展的要求调控自己的心理与行为。

在心理学中,关于“自我”,最广为人知的要属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的观点了。

弗洛伊德将人格的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是人格的基本结构,代表着追求生物本能和欲望的人格结构部分,它所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超我代表着良心或道德力量的人格结构部分,是人格中监督和控制的力量,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自我则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协调者,当本我与超我之间存在冲突,本我的需求受阻,会出现烦忧和焦虑。自我感知外界刺激、了解周围环境,存储从外界获得的经验,从而具备了调节功能,它所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自我及自我概念”的理论也非常重要。在《卡尔·罗杰斯文选》中曾这样论述:“一个人看待他自己的方式是预测将发生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伴随现实的自我概念,还有一种对外界现实和该个体认为他所处情况的真实感知。”

罗杰斯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自我知觉的体系与认识自己的方式,它比真实自我对个体的行为及人格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你的提问中有说到“身份”或“角色”的问题,当我们说到某人身份的时候,实际上指其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

“身份”的学术定义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而处境地位是易变的。

我对一个人的角色和身份的理解是:这是社会赋予人的一种外部的“自我”。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如果说一个人把他的自我等同于他的角色、身份,那么如果没有了社会,“我”又是谁呢?

按照詹姆士(或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来说,主我是认识的主体,是主动的自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客我是被观察者,是被认识的对象,包括一个人所持有的关于他自己的所有知识、信念等。那么一个人的身份、角色只能算得上一个人的“客我”,而不是真的那个“我”。

按照自我的定义“自我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来说,又是谁在对其存在状态认知呢?看起来更接近于詹姆士(或米德)所说的那个“主我”,是进行中的意识流,是一个人的体验的总和。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在研究他的哲学时,始终秉持着怀疑每一件事物的态度,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的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

于是有了那句很著名的话:“我思,故我在。”

这是一个理性主义者的观点。可是当我也保持着怀疑的态度时,我忽然发现,一个人的认知、思想和他的思考方式难道不也是来自于外部世界吗?即使一个人的知识再渊博,如果仅仅是思考,那也是在一个有限的范围内进行的。那个超越思想之外的世界又是什么呢?如果没有了这些有限的思想和认知,“我”又是谁呢?

我认为一个人并不等同于他的思想,而是那个“本然”,是一个人超越了思想、感受、身体、身份、成就、地位、角色的那个更广阔的存在。这也像是佛家文化中所说的那个“空”,那个“大我”、“无我”或者“开悟”等等。

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作品《当下的力量》中,是这样描绘他的这种感受的:

“如果我不能忍受我自己,那么肯定有两个我,‘我’和‘自己’,或许,我想,其中只有一个是真实的。我被这个想法惊呆了,我的大脑完全停止了运转,我完全有意识,但思维不存在了……

我知道,痛苦的极端压力,迫使我的意识从不幸和恐惧本身的认同中解脱出来,而这种不幸和恐惧最终都是大脑制造出来的。

这次解脱肯定是一次彻底的决裂,那个虚假、受苦的小我就像被放了气的填充玩具一样,顿时分崩瓦解。这时留下的就是我的真正本质:那个始终临在的‘我是’,不与任何形式认同的纯意识状态。”

我们活着又是为了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也曾思考过很久,后来我发现,我们活着的确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一颗参天大树,一株小花,水边的一块石子……自然界的存在并没有它所谓的“意义”,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它的意义。

对我来说,活着就仅仅是为了“活着”而已,在心理学中总会听到这样的说法:“活出自己,自我实现,成为你自己”等等。而活出自己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生命本身,就是活着的意义。

正如余华在他的小说《活着》里说的那样:“写作的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我是”,这个力量就像是自然界中不同的植物从一颗种子成长为一个独特个体的力量。

除去了我们表面的那层“外壳”,在底层,在那个生命的本源,一切都是相通的。我们所看到的“你”或者“我”,仅仅是一个形式而已。而创造者一切的是在我们的背后,在超越了你我之外的那个更大的力量。

在道家文化中,这个力量被称之为“道”。老子的《道德经》中这样写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事实上,你、我都是一样的那个存在。“我”可以说是存在的,也可以说是不存在的。

所以即使我写了这么多,也可以说什么也没写。

不必纠结于我说了什么,一切本来就是不可名状的。

summer糖糖 :曾国藩曰:“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ta的主页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summer糖糖,很高兴与你一起来探讨交流这个人类终极哲学话题,这个问题其实在千百年来,无数先哲圣人都在思考讨论这个话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我是谁?”的问题是很多人在步入青少年后开始喜欢思考的问题,我与一些朋友也有过很多的交流探讨,下面我将自己的一些感悟与想法与你一起分享。

 

【你想要的“意义”是什么?】

 

要思考“活着的意义”,其实很难找到方向,于是,我想可以从“意义是什么”来入手。

 

首先,作为人类,我们能够思考“意义是什么”这样的话题,就意味着我们意识思维的不同之处。

 

要知道,人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而其他动植物是没有的,他们甚至都不可能产生“我”“你”“他”这样的心理概念,对于除了人类以外的动植物而言,他们只是环境的一部分。

 

因此,我们想要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吗?如果只有人类能够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但是其他动植物不能思考,那他们是否就没有存在的意义呢?

 

如果我们认为其他动植物有意义,那这种意义终究只是我们人类主观赋予的,对于他们而言的真实意义又是什么呢?

 

因此,要思考“活着的意义”,首先要明白“意义”到底是不是因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如果我们在脑海中经过反复的思考,终究得出的“意义”只是我们想象的意义,一旦我不去思考,意义就不复存在,那我们的思考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既然无数先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那“意义”就不应该是依赖于我们的思考而存在,而是作为我们的思考之外,一个独立稳定的存在。

 

从这个角度来讲,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并且我们无法用语言或者思考进行描述的存在。

 

【我们本身即是存在的意义】

 

在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底层逻辑中,其实都有一个普遍的概念就是“所有负面的感受情绪都起源于我们的‘二元’认知观”。

 

所谓“二元”认知观就是将事物划分两级,区别“好与坏”“对与错”“美与丑”等等,在这种认知观中,我们就会产生价值观冲突,产生主观的评价,导致了我们内心出现的各种冲突矛盾与负面情绪。

 

同样的,当我们在思考自己的 “存在意义”时,其实也是在和我们本身作为一个割裂,作为一种“二元”对立的价值观来看待。

 

当我们站在对立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时,其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因为任何的解释与思考,其实都是片面和苍白的。

 

按照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的表述:“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一’到‘二’,然后再追寻‘归一’的过程。

 

这种“归一”的理念其实不仅是心理学提倡的人的内心成长过程,同时也是很多宗教、禅修中提到的理念,“非二、非一”就是对我们存在意义的最好描述。

 

因此,思考“生存的意义”本身就是将我们局限在“二元”对立的认知观中,而真正的存在意义就在于我们本身,这就是我们的本性,不需要通过思考来进行证明,因为思考就已经降低了我们“存在意义”的维度层次

 

【我们的存在只是基因的延续的工具】

 

以上两点是基于哲学观的角度来思考这个话题,那么我还想提供一个有趣的视角来阐释这个话题。

 

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指出,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存在,其实都只是基因延续的工具

 

试想一下,人类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是作为人类基因,却是一直存在的,并且在发展中不断进化,不断更新完善。

 

从这个角度来看,每个人更像是基因的一个延续工具,一个存在的载体,只有基因是持续的存在。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所做的任何事情,其实都是在更好的延续基因而服务,当然我们的思想与行为很大程度也是在受着基因的影响(通过大脑功能以及内分泌进行调整)。

 

这是一个有趣的角度,但是无论如何解释,关于“我是谁”的话题其实仍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找到这个答案,但是我们永远都在寻找的路上,我想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找到了这个答案,说不定对于人类而言,反而是个灾难,因为我们已经解决了终极哲学问题,就失去了探索一切的欲望。

 

因此,我们不必强求于结果的获得,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探索的初心”,始终保持一颗初学者的心,去理解与探求,在现实中,去构建属于我们自己的存在意义,哪怕是不完美的意义,但是却是让我们感到满足与幸福的意义。

EL Tapado :完美一直在路上。

ta的主页

这是个如宇宙般宏大深远、如哲学般神秘游离的问题。

首先明确一下个人对这个问题的观点:人如果抛开身份,从活着的形式上来说,跟长在路边的杂草没什么两样,有条件就变绿,没条件就变黄,如果不是有神仙出现来授意,就谈不上什么“生存意义”。能活着就是因为土壤、水分和空气能支撑它们活着,既不为给牛羊提供食物而活着,也不为能开出几朵野花儿活着,它们什么目的也没有,什么都不为。

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办法抛开身份去谈活着的目的和生存的意义,因为这些目的和意义离不开社会结构这个大主体,我们都是社会结构中的渺小一份子,每一个渺小的份子都是一个特定的身份,先天的或者后天的。身份之于我们,就像双腿之于行走,没有双腿何谈行走。

而人呢,从作为一个即将分裂的细胞开始,只要条件允许我们继续分裂,我们的身份就已经被注定了,家庭的一名成员、国家的一份子。所以,在这个问题之前,恐怕要问问,谁有能力、要怎么做才能抛开这些命定的身份?宇宙回答不了,哲学也回答不了,心理学更回答不了,唯一能回答的只有大自然,但大自然不说话,只是不停的四季轮换。

如果我们一直在学习,那我们的身份就一直是学生,学习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以为着学习趣味,可能意味着优异的成绩,也可能意味着不得不去经历的阶段;如果我们有子女,那我们的身份就必然是父亲或者母亲,口头可以断绝,但血缘没有同意;而我们能存在,必然有生养我们的父母,抛不开也逃不离。

有些后天选择的身份载体,比如宗教信徒、学校老师、法院法官等,更多的是将一个个个体输送到他们愿意到达的目的地,脱离了这些载体,也没有什么意义。信徒不再是信徒,老师不再是老师,法官不再是法官,但他们同时又会建立起其他身份,信徒成了无神论者,老师下岗成了小贩,法官改行成了商人。

有人大力提倡自我意识的重要性,鼓舞人要撕掉那些该死的身份标签,劝诫人应该把身份给我们造成的约束拿掉,这样才能活出自我活得精彩活得无限广阔。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没有身份,我们连自己是谁都无从得知,连我们在哪里要去哪里要做什么都没有方向,又谈何精彩谈何广阔。

尼采说过一句众人耳熟能详的话:“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而要如何起舞,他没有告诉我们,身体要起舞大概需要手脚,心灵的起舞大概需要热情,手脚和热情总得有一具有名有姓的躯体的能依附,才能翩然起舞。

所以我认为,生命的一切意义和价值都是通过身份来承载的,非要抛开身份来谈生存的意义,大概就只能是“不知所以的出生,莫名其妙的死亡”,完全都还来不及谈“自我认同”。

此时此刻,你是题主,我是答主,这是你和我在这个场景下的身份,很高兴与你一起探讨,谢谢你的问题。

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3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而活呢?
抛开身份、各种社会角色,我们就是【人】。

人是一种具有复杂社会性的高级动物。
可是人的本质却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脱离不开社会,也脱离不了社会角色。

如果仅仅作为人,我们为什么而活?
为【活着】而活着吗?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基本需要,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我们为了更好的活着,会努力实现这些基本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努力去实现它们。
其中,归属与爱、尊重和自我实现都必须是在社会中实现,并且以某个或某些社会角色进行的追求。

其实,我很认同加缪的这句话 ☞【 “如果你继续去寻找幸福是由什么组成的,那你永远不会找到幸福。如果你一直在寻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 】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一直在寻找,你在冥思苦想寻找的过程中,你的注意力就不在自己的生活上了。正如头上戴着眼镜去到处找眼镜,我们怎么找得到呢?

“意义”这个词的意思是价值和作用。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每个人的【存在】必然会与外界的人、事、物进行互动,获得很多【联系】。
虽然说“这 人死了,地球也不会停止。”但地球上的的确确有过他存在的痕迹。

我认为的是:我们活着的时候,生活这个整过程就是我们的意义。
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老去,哪一件事没有意义呢?没有一个瞬间是可以被删除的。

就比如学生的身份就是学习,但如果抛开学生的身份而言,学习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是我在实现我的求知需要,是我在获取知识经验、提升自己能力。

作为具有使用工具的能力具有创造能力的高级动物,人类的生存当然意义重大。看呐,地球到处都有人活动的痕迹。
如果抛开身份,人与动物无异。可一只任人宰割的火鸡可以在感恩节里作为人们庆祝的具有仪式感的一种食物,体现它重要的存在意义。

所以,无论我们是什么,我们都有自己存在的意义。至于它是什么,我们没必要去清楚地知道。我们好好的活着,做我们自己,就是根本的意义了。

如果抛开我所有的角色,我只是一个人,努力在这里获得自我实现。

心理圈圈主-阿梅 :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ta的主页

这个问题有一点哲学的味道,想和你分享一点我个人的浅薄的看法。

首先我们作为人会有很多很多的身份,有这些身份也是我们追求群体认同的一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认可,被别人肯定,被别人尊重。

比如我们是学生的话,我们在学生这个集体中就会觉得自己是有一个位置的,会觉得我和其他的学生是平等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我们需要身份上的认同是正常的。

群体认同是指群体成员将群体的目标、规范、行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和行为标准。

认同程度决定了一个群体的凝聚力和士气等特征,进而影响到群体的工作效绩。影响群体认同的因素大致包括:群体目标是否明确、恰当,群体有无“核心”人物,群体成员需要的满足程度以及群体内冲突的解决方式是否合适等。

那在抛开所有的身份以后,我们还是我们自己。我们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人。

其实,比如你说的,当我们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是要就是学习。这句话更准确的表达可能是,当我们是一个学生的时候,我们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去学习。但同时,我们是学生这件事情并不否定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存在。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应该说是我们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只是我们需要把学习看做我们的重要任务。而且我们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学生。

有很多人在拥有了某些身份之后,他会迷失自己,他会觉得自己是这样的身份,就一定要做什么什么事情,仿佛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与他无关。

其实客观来看的话,我们首先是一个人,我们可以拥有正常人所拥有的所有的权利,然后再这样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去做某些事情,去完成所谓的目标。

这个你问到了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就是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个问题是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

也许生存意义就是我们存在着需要去探索的,也许存在意义是马斯洛所说的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也许存在本身是为了去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对于生存意义的不明确,可能会让我们觉得非常的迷茫,但这也刚好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让我们去思考生存的意义是什么,让我们学着去探索,学着去用一生回答这个问题。

我个人觉得生存的意义就是在于体验。我们走过这一程,不论我们能活多少岁,是要去经历很多事情,经历很多不同的感受,活在这样的过程中,我觉得很幸福也很满足,尽管有的时候会遇到一些比较糟糕的事情。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