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馆 | 不论睡多久,只要开会就犯困,为什么?

by 壹心理优秀答主们

工作以来,对于那种不是在解决问题,或者是流水账的会议,就一定会犯困,坚持不过30分钟。
新单位想转正,试用期开会三次打盹三次,但实在是太无聊。
每次开会就会特别困(இдஇ; ),无语눈_눈,困死了(๑ó﹏ò๑)


新单位,试用期,三次开会三次打盹,肯定的你并没有真正的溶入这个单位,而且你先入为主的认为这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会议,它是无聊的,无意义的,所以这种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自然就无法吸引你的兴趣,就好像听天书一般,自然容易打盹。但如果你这么调整思路,看看会不会有帮助:

1)带着好奇的心去参加每一次会议,看看这次又能收获什么。而不是一开始就觉得它是无用的。如果你把自己主观的以为带入你的职场,则注定你的职场不会顺利,也不会开心。

2)格局更大一点。看到这些无聊的事和谁有关,和哪个部门有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或利害关系,而这些会不会在以后的某一天也和自己有关呢?

他们的处事风格,公司的态度,公司的文化,去思考,哪一部分是自己可以学习的,哪一部分自己还不太能接受,但都试着先记下来,哪一部分是自己完全不认同的,这部分要记下来,去确认真相是不是自己理解的这样,而不是一听就立刻下判断,这样会阻碍你在职场的发展,在这个眼见都不一定为实的社会,我们更需要沉下心来,多看,多听,多做,多总结,多举一反三。

3)在这个职场,你有没有想过,自己要如何发展?如果你有想,你身边的所有人和事,都可能是你的助力,静下心来,你才有机会发现这些资源。

一句话,新人在职场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你有看不惯则导致你无法适应这个职场,当然,如果不适应你也可以选择跳槽,但坦率的说,新人最好能够在起初的一到三年让自己学习沉下心来,这很重要,甚至比你学到什么都更重要。

所以试试看在开会的时候,记录每个人说了什么,哪怕你真的觉得他们讲的都是废话,你也一定可以从中收获到一点什么,比方说,这个人还不错,但是很啰嗦,我不喜欢啰嗦,所以,假如这个会由我来开,我会怎么样,借此来调整自己以后的做事方法。

如果这个人的表现非常好,这就是你可以直接学习的榜样,你觉得呢?如果别人都表现的非常好,对于新入职场的你,会不会是特别大的压力,反而,有人好,有人不好,这才是常态,可以给职场的你的内心一个缓冲。

综上,只要你不拒绝,你就一定会有收获,所以问问自己,为什么会先入为主的把自己的心门关上了,你平时也会因为不喜欢而这样吗?思考思考思考!

summer糖糖:曾国藩曰:“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ta的主页


您好,我是心理咨询师summer糖糖,认真看完了你的提问,对于你在提问中所描述的问题,我其实也有深刻的体会,后来自己通过努力逐渐找到了这其中的原因,那么接下来我将自己的感悟与您分享。

 

【注意力涣散导致大脑进入自动休眠状态】

 

很能理解你的这种状态,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这其实源自于我们的大脑保护机制

 

从生理心理学上来讲,大脑的这个工作原理其实和我们的电脑屏幕保护原理很像。当电脑在一段时间未进行输入操作时,就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以降低电脑运行,节约电量。

 

大脑也是一样的工作原理,当你在开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方向,开会就是一个无意义的讲话,那大脑就会自动进入能量低耗模式,以节约体内能量的消耗。

 

这就是开会打瞌睡的生理心理机制

 

【找到激活点,激发大脑持续运转的信号】

 

找到原因以后,其实我们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在开会时给自己一个激活点,让自己的大脑处于持续运转状态。

 

有以下几点建议:

 

1. 从不同视角来看待开会

 

开会内容无聊,但是领导讲话的风格、说话的艺术、讲话的姿态与身体语言的运用等,都是值得我们在开会中观察和学习研究的,因为一旦在细致观察和分析思考时,你的大脑就会处于高速运转状态。此外,研究这些内容,也有助于未来自己的长远发展,让自己在领导力上有提升。

 

2. 找到其余的事情来消磨开会

 

当然,如果你对研究领导的讲话没有兴趣,也可以在开会时做些有趣的事情,比如我就会自己在笔记本上练字,抄写一些唐诗宋词等,或者将一些很不错的讲话句子等写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让自己在写东西的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

 

当然,你也可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利用开会的时间了解掌握一些信息和知识,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总之,就是找事情让自己的注意力不涣散,大脑就自然不会进入休眠模式啦。

 

希望以上回复对你有所帮助。

丽丽:1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看到你描述的问题,发现你的可爱,既能看到你的真性情,又能感受到你的无奈。这种现象多数新入职的员工都遇到过。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爸爸妈妈说教你的时候,你会很烦,其实很不想听,但是又不得不听的时候,你可能最初会听到点,到后来基本上就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了。上课时,老师讲的课你不感兴趣,或者根本就听不懂,最开始还努力的听,到后来就觉得头晕脑胀,犯困想睡觉了。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防御机制,也就是说人为了避免外界的一些人或者事物引起自己的痛苦和伤害,就会生成一种保护自己,让自己安全免于感受到痛苦和伤害的一种生理心理机制。防御有很多,如隔离、否定、理智化、解离等等。面对自己不喜欢,让自己讨厌不舒服的无聊会议,尽管你强迫自己听下去,但你的潜意识会保护你,自动启动防御机制。

如果你问,那么别的人为什么不困,或者怎么样让自己不困?我们来分析一下:

1、这种会议的风格可能是有些人喜欢的;

2、如果有的人不喜欢但也没困,可能他使用了其它的防御手段。

怎么样能让自己不困呢?

1、了解这种会议,它为什么召开,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目的,达到什么效果?如果你仔细研究它,找到它积极的地方,可能你就会感兴趣,也就不困了,知之深,爱之切。

2、学习其它的防御手段,比如记笔记,转移注意力等或者可以让思绪飞一会,开个小差。

钰姝:希望能温柔世界,也给自己肆意生长的时间。

ta的主页


题主你好,见字如面。

【不论睡多久一开会就犯困】

犯困固然有生理因素的存在,比如生病休养期间,或者前天晚上熬夜睡眠不足。

但单调的工作也是造成疲惫感的因素,生理其实没有任何劳累,但内容乏味、语调缺乏起伏、令人不喜,比如流水账会议真的是工作效率的一大杀器。

题主试用期开了三次会,然而三次都打盹,已经威胁到了自己想要转正的愿望。所以陷入困扰,试图努力去改变问题。

其实不论是会议本身太过平淡没有建设性,还是个人内心是存在对会议的抵触情绪,最终都会落到一个点上: 我们认为它没有意义,不够吸引人。

想要改变这点,可以从改变事件本身和个人对它的态度入手。

【修正个人对会议的态度并且改变单调会议行为】

其实开无聊的会,有时就和学生时代上那些我们不感兴趣的课程一样。无论老师讲得多深入浅出,我们不感兴趣的还是犯困。

那么就试着给它增加一些你感兴趣的砝码比如去了解流水账会议开设的目的,在某段规定时间内完成对部分内容了解的挑战。

或者增加危机感:打盹会影响你试用期是否能转正,这能够看出你对一份工作是否重视的态度。毕竟很多工作,并没有那么新奇和充满挑战,更多的是重复单调。

在会议中我们想睡觉,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手里没啥要做的事情,只是呆滞地坐在椅子上听汇报。如果内容自己压根不感兴趣,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帮助集中注意力了,犯困才是必然。

所以在会议中尝试增加一些行为,帮助自己不陷入犯困中: 比如记会议笔记,拿一支笔在手中时不时记一下你听到的内容。或者能够自己主动去了解会议流程,甚至主动参与一些内容的整理。

如果做一个简单的旁观者会让你犯困,那么就需要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参与”会议。

当然,如果你能有建设性的意见去改善会议的生动性,也可以试着和领导沟通。

祝好~

我是钰姝,一个希望能温柔世界,也给自己肆意生长时间的小蘑菇。 

燕归来:4星优质答主

ta的主页

楼主你好!

看了你的问题是:不论睡多久,只要开会就犯困,为什么?

不论睡多久,你只要开会就犯困,已经是排除了睡眠不足的生理因素,那么,从心理上来分析,可能你的潜意识选择了对开会的抵触和逃避。

按理来说,你还在实习期,你也想转正,在工作中,就一定就打起12分的精神来应对。

但是,在开会时,你往往坚持不了30分钟,就一定会犯困,且开了三次会,就打了三次盹。

这就有些违背常理了。

为什么你的潜意识会选择抵触和逃避呢?

主要是开会的内容不吸引你,你认为无关紧要。

没有重点,流水账式的讲话内容,可能让你产生了厌烦和倦怠情绪。

在这种情绪支配下,如果可以选择,估计你会逃离会场。

但是,你知道,离开会场是不可以的。

于是,你的潜意识告诉你,咱们可以选择不听这些无聊的内容。

开会的内容首先是用耳朵听的,不听,就只能关闭耳根,关闭耳根,就容易进入睡眠状态。

这就是你为什么明明已经睡好了觉,在开无聊的会议时还是会犯困的原因。

如果你想解决这个问题,以后在开会时,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1、可以拿笔记记会议的内容,每次开会总有个主题,纯聊天似的开会应该是没有的。

2、积极主动地参与会议,在会议过程中,你有些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适时地提出来,自己的工作有些什么要汇报的,也可以提出来。

只有主动参与,才能让意识占主导,防止陷入别人的潜意识催眠中。


3、告诉自己,尊重领导,尊重会议中讲话的每一个人,他们可能只是不会提炼重点,把会开成了流水账。


学着把自己代入他们的角色,如果你是他们,要说他们的事情,你会怎样说,这样,无形中把无聊的会议变成了提炼自己的机会,你就会觉得很有趣,很有成就感,自然就不会瞌睡了。

以上回答希望能帮助到你。

我是心理咨询师燕归来,祝你转正成功!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