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有没有人,接受我们原本的样子?

本文首发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前几日的后台留言,有人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这个世界上有谁可以真的接受另一个人原原本本的样子,有好、有坏、有不好不坏?这是一种婴儿式的幻想吗?


我喜欢这个问题,这可能代表许多人的困惑,可能也是很多人的渴望。


把这个问题拆开,会看到三个部分:


第一,“原本的样子”是什么?它是怎么来的?

第二,为何我们需要被“另一个人”接受?

第三,什么才是“能够接受”的样子?


回答了这三个部分,就回答了这个问题。



我理解的“原本的样子”是:真实的、自由的自己。是最初“自我”的来源。


这一点,我非常认同温尼科特的观点:最初婴儿需要被原始的自恋满足,基本的食物、温暖、安全、身体接触都被满足。


然后婴儿不必再向母亲索求任何东西,母亲也不必操心给孩子提供任何东西。


这时候,婴儿就可以在母亲在场的情况下“独处”了。


婴儿饿了、渴了、被某个声音吓到、被玩具熊逗得咯咯笑、被尖锐的东西刺疼,会产生恐惧、开心、痛苦、悲伤等各种体验,这样的体验真实表达出来,就是真实体验。


这样的经验大量存在之后,婴儿就能形成一种很放松的状态,而正是在这种状态下,婴儿的“感觉与冲动都是那么真实,是最真实的个人体验”。


它的特质是:不必在乎任何人的眼光,忠于内心最纯粹的感受。


之所以用婴儿来举例,是因为成年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被成年世界层层包裹,很少被看到,也很少被自己觉察到。


时间久了,我们就真以为不存在“这个孩子”,但几乎每个人都会有孩子般的渴望,所以有时我们非常孩子气。


比如下面的情况:


躺在病床上渴望被照料

被噩梦惊醒渴望被安慰

被情绪淹没时渴望一个拥抱


有的时候,我们则被各种想象满足:


想象我们有超能力拯救别人

幻想和心爱的人永不分离

幻想获得了大笔巨款后如何支配

想象通过考试后得到心爱的奖赏


还有时候,幻想中断了我们的行为:


假设别人会拒绝就不敢靠近对方

假设会被耻笑和羞辱而不去行动

害怕在众人面前出丑而不敢发言

担心将来穷困潦倒而焦虑不安


这些想象和愿望都很孩子气,因为只有婴儿什么都不行动,通过幻想来满足。


这些渴望与幻想都是在表达矛盾的两点:


第一,真实做自己是可能的。


第二,真实做自己是有风险的。


还有个关键,能否真实做自己不单单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外界对你的反应。这就是所谓的风险。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需要被另一个人接受呢?


婴儿是否满足并不取决于他的感受能否表达,而取决于表达之后的结果。


这个结果就是妈妈的反馈:


妈妈允许我开心、害怕吗?

妈妈知道如何喂我吗?

她会抱住我吗?

她会哄我、安抚我、亲我吗?


总之,她会适应我吗?


一般情况下,都会的,这是母亲生物的本能。


只要会有,婴儿就有了这样的体验:在关系里,我是可以表达真实的。


而且表达之后我更自信了,更有力量了。


事实上,妈妈总也不会这样。


她们有时忙着打电话、忙着做饭、忙着工作、忙着处理自己的情绪,忙着和爸爸冲突,忙着生病。


于是,婴儿的真实表达不可能一直被“完美”对待,这是事实,也是恰好的挫折体验。


婴儿需要这个发展自我功能,需要忍受延迟满足,需要承受妈妈“坏”的回应。


只要妈妈大致能够满足,孩子就没问题,至少慢慢习得一件事:真实的自我妈妈只能满足一部分。


这会增强孩子的自我功能,没有特别坏的影响。


然而程度过了就完全不一样:


频频挨饿妈妈还不喂,哭了很久妈妈还不抱,孩子害怕妈妈很无助,孩子开心妈妈很冷淡,孩子大哭妈妈强行制止,甚至会抱着孩子哭,妈妈会拿孩子撒气,动不动就消失不见之类。


这时,孩子的真实自我会不同程度受损,内心感受是:“我不可以哭”、“我不能害怕”、“我开心是不对的”、“我需要看妈妈脸色”。


孩子真实自我“藏起来了”,发展出来的是“虚假的自我”:他们选择的方式要么是妈妈期待的,要么是取悦妈妈的、要么是刻意不得罪妈妈的。


虚假的自我指的是:建立在迎合他人愿望而不是服从个人真实感受或本能需要基础上的自我。


虚假的自我要嘛让人通过幻想聊以慰籍,要嘛畏首畏尾被恐惧所困,不敢采取进一步行动。


所以,之所以需要被另一个人接受,是在寻找一种确认,这种确认感会让人觉得安全,虚假的自我不至于完全淹没真实自我。



那么,第三个问题:“什么才是能被接受的样子”?


答案很明显,倘若时光倒退,连妈妈都做不到完全接纳,何况需要让另一个人来满足呢。


所以,这是个婴儿式的幻想,但这个幻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因为幻想太美丽,也因为现实太残酷。


曾经这个幻想差一点就实现了,那就是两个人的热恋期。


对方就像完美妈妈那样接纳我、关注我、爱着我,就像我爱他一样,甚至世界都消失不见,只有我们两个人,在某些时候,我们合而为一了,变成了一个人。


然而此刻,我们放弃了某种自由,变成了融合,关系浓度达到最顶峰,边界感消失,这意味着“我”不见了,变成了“我们”。


幻想变成了现实。


此时,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轩然大波,一次信息不回、一次爽约、一个误会就会让一方陷入抑郁与焦虑。


最终幻想再次被打破,失恋者跌入孤独的深渊。


故此,被人完全接受原本的样子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最好的状态类似婴儿感受到的“恰到好处的挫折”。


能够在一段关系中自然表达所有的情绪,而没有恐慌,仅此一点就够了。


众所周知,当你表达负面情绪时,对方不可能全部承载住,相反很可能让你不满,甚至发生争吵。


这都没关系,对成年人来说,只要这种争吵和指责只是某个互动的片段,不会成为难以承受的创伤,就算是“恰到好处的挫折”。



所以夫妻之间一辈子可能都会有嫌弃、有抱怨、有指责、有误会、有争执、有吵架,但也会有感恩、有欢乐、有欣赏、有照料、有温暖。


它们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感受,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达,在不同事件下有不同反馈。


这才是在关系中“能够接受原本的样子”的真实样子。



说到这里不免有人会感到些许无奈、失望、孤独、怅然若失。


所以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人的不同需要,是可以能通过不同途径满足的。


还是用孩子举例:


妈妈在离孩子十几米远的地方和别人聊天,孩子一边摆弄玩具枪,一边逗旁边的小狗,一边和其他孩子追逐打闹,有时还会停下来踩一脚地上的小石子,当然更多的是回头看看妈妈还在不在。


这个细节现实中很常见,此刻孩子正在被不同客体满足着,玩具枪、小狗、其他孩子、石子、包括妈妈都是满足自己的对象,甚至包括周围的环境。


我们谁也不能断定这个孩子是无奈的孤独的失望的,相反孩子是踏实的、愉悦的、充实的。


成年人也是如此,只不过满足的不同对象此消彼长而已。


其实你一直在用,只是没意识到它们的核心意义。


比如


爱人让你难过,你可能约闺蜜逛街

和伴侣吵架,你可能选择购物或美食

觉得家庭氛围难受,你可能选择加班

被领导批评,你可能回家冲伴侣撒气

孩子惹你生气,你可能会去遛狗或养花

失恋你可能会去远足、独处、学习


在关系中不满,也可以发展另外一段关系


你从来都一直用各种方式来满足你各种需要。


当然,底色就是主要需求至少不那么糟。


就像那个玩耍的孩子,主要需求就是妈妈在场。


当主要需求不被满足甚至倍受打击,往往会选择浓度更高的转移,人会本能采用熟悉的、直接的、便利的途径来满足。


比如一醉方休、蒙头大睡、嚎啕大哭、迁怒孩子、暴饮暴食、性的结合等本能满足。这是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探索的。


相反,升华的满足方式很可能成就一个人:


家庭破碎的人事业上风生水起、失恋的人写出最美丽的诗句、人际关系很差的人有可能成为艺术家。


这样的例子很多,古往今来许多天才都是在缺失某些需求时候,专注于另一种追求,最终功成名就,成为一代大师。


正如张海音老师说的:


“只有承认不存在理想化的亲密关系,才能理解人们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成就与满足”。


作者简介:冰千里,精神动力取向心理咨询师,一个温暖又孤独的老男人,研究亲密关系、书写治疗,接受视频咨询。感兴趣就关注他的公众号吧:冰千里(bingqianli520)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