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畜——你加入了吗?

第一次听到社畜这个词,百度的解释是指在公司很顺从的工作,被公司当作牲畜一样压榨的员工。是属于员工的一种自嘲。那么传进中国,换了一个说法,叫“打工”人。意思也就是说服从领导的安排,生怕被淘汰,而自嘲自己迫不得已。

 

例如有一个员工,老板承诺他完成项目会有奖金,但是项目完成几个月了,没兑现但他又不敢问老板。不同心理学的流派对于这个事件有不同的方案。


行为认知疗法会认为:不敢要在害怕什么?在害怕的时候在想什么?如果你真的想去要的话,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


精神分析学派会分析这个人的人格特点,找出这个行为的潜意识的需要,或者会给出一个社交回避的结论。


人本主义会认为,不敢面对也是这个人的一部分,怂也是可以的,重点是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就会有怎样的行动。

 

那么自嘲自己是“打工”人的青年们,通过这个方式可以达到什么目的呢?

 

第一点是可以逃避自己的责任。老板安排下来的工作,就按老板的要求来完成,如果做错了,也不是我的责任,是老板这样要求的。你说什么,我做什么就行。这样就可以置身事外了。


所以很多企业都对于员工的积极性很头疼,踢一踢,动一动,不踢就不动。对于员工来说,一方面又想在自己的工作上有所成就,又担心自己犯错就会被老板diss掉,没了工作,生活压力还更大。那么就处于内心想有所成就,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行动上继续按照老板说的来做,实现“不做不错”的名言,内心充满矛盾和纠结。

 

第二点是找到社会的归属感。特别是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有一种莫名的孤独感,那么“打工”人的口号打动着他们,就是觉得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其实并不孤单,在传递这个社畜的生活态度的过程中,每个人的感情和行动都具有传染性。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归属感属于社交需求,此需要体现我是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我有很好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第三点是把无能为力合理化。我们在社会上都会遇到各种的不公,在我看来,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擅长的东西不一样,所以遇到事情的处理方式也会不一样。


而社畜这里的含义是默默承受压榨,或者对于不平等的对待而忍气吞声。对于自己的不作为或无能为力的感觉,采取压制的方式,并自己嘲笑自己“打工”人就是这样。还合理化的冠以口号:“打工就是人上人!”


当然我不是鼓励不打工,我觉得每个人在每个岗位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如果长期在这个不作为的群体里,很容易接受暗示,就会进入催眠的状态,让自己随波逐流地接受大众的思想,完全失去原有的判断力和意志。

 

那么我们怎样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拥有积极的态度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和要求,而不是为老板或上级的命令而唯命是从呢?


1、正强化自我效能感,就是对于自己做到的事情,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已经做到的事情。


2、对于不合理的方案,先同理对方的出发点,都是为公司好的前提下,我可能有另外一些建议,会改善工作效率,可否听听我的角度。用合作的心态与上级进行良好的沟通。


3、被否定的是这个方案,而不是你个人本身。我们习惯性的,方案被否定后会觉得是自己没有能力,其实并不一定。而是要沟通清楚双方的需求点和满意点分别是什么,平心气和的沟通。一切人身攻击都不利于关系更进一步的发展。

 

我想,出现社畜这个想法的一些群体,需要建立起自我价值感。你要相信自己对公司是有贡献的,对于不公平的对待你是可以用温和的方式争取的。我相信每个人都在走向通往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如果现在暂时看不到,我邀请你停下来,重新了解自己,自己的优势是什么,我做什么对于我来说是很激动的,遇到挫折也会迎难而上。

 

就像写作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我能看到这个过程给予我的价值和影响。透过写下来,总结自己的知识点的同时,也能影响着别人,让世界更美好!

 

无论你是“打工”人,还是社畜,还是老板等不同的身份,都不会阻碍你成为让世界更好的那个人!


原创:胡碧莹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