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说,怀旧可能是因为你不快乐

文:刘融
来源: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

但怀旧营销可能不算。

怀旧是一种复杂的情感。


它跟乡愁近似,但范畴似乎又比乡愁要宽一些(在英语里,它们可以用同一个单词“nostalgia”表示)。


好奇心研究所之前也曾经介绍过这种“对特定地点、文化乃至生活细节的情感依恋从何而来。


随着年龄的增长,怀旧会越来越像一种习惯。有科学研究甚至说,它是人类的 27 种主要情绪之一。

这个观点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在读博士 David Newman


他和他的团队发现,之前关于怀旧的研究,大多通过“让参加者回忆一段过去”来唤起怀旧情绪,这种方式能得到的回忆一般比较正面,并不能完全解释怀旧之情的成因。


所以,他所在的研究小组选取了另一个角度,对两百多名在校学生进行为期 14 天的连续跟踪,记录他们每天的人际交往、学习情况以及其他任何可能引发怀旧的事件。


  • 研究的结果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怀旧”,不论是诱发因素还是情绪本身,都比之前的调查要消极


人们在遇到负面经历的时候,更容易产生怀旧之情,而它又反过来让人更加沮丧和孤独。换言之,现状不如意会让人怀旧,但怀旧之后你也许会更加不快乐。


这个结论跟 2016 年的一项医学实验有点相似:有悲伤倾向的人,怀旧的感觉会更强烈。


当然了,怀旧并不是没有一点正面作用。


南加州大学的调查同时说,除了“不顺利的现状”之外,人们在“帮助他人、回忆起老朋友/老歌、使用社交媒体”的时候,也会比较容易感受到它。


2018 年的德国科隆大学的学者们还发现,怀旧其实还带有一点“防御”性质,它能帮助人们“屏蔽”掉一部分内疚或羞耻之情。


总体而言,它的形成机制和效用都不是单一的,尽管它在生活中大多以比较美好的“情怀”一面出现。



除此之外,怀旧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也得到过科学研究的证实:


2014 年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的一篇论文就说,人们在联想到跟怀旧有关的回忆时,相对来说会不那么在乎钱,当然也包括在购物中花钱。所以说,你在广告或商场中隔三岔五看到的“back to old days”式的宣传,其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


“借助人类的情绪(大多是负面情绪),让大家更愿意从口袋里掏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之前我们也介绍过一些类似的卖货套路,比如:


  •  Facebook、eBay 和 Spotify 都玩过的“情绪营销”


  • 电子游戏和玩具厂家的“复刻游戏”和复古玩具


  • 连广告业的标杆活动超级碗在今年的流行主题都是“怀旧”


商家们都意识到了它在广告中的价值,并争相借助这种“愉快而舒适的回忆形式”,试图在情感上跟消费者建立更深的联系。


除此之外,对怀旧情绪的应用其实还有不少文章可做。


神经科学界的研究说,怀旧并非年长者的专利,其实人类从 7 岁开始,就已经懂得“回忆”开心的往事了。


这大概可以解释,为啥现在的年轻人对怀旧营销都挺买账。


Business Insider 也宣称,Z 时代(95 后)和千禧一代很吃八九十年代“怀旧风”那一套(虽然他们在八九十年代可能还没出生)。


Mark DiMassimo(广告公司 DiMassimo Goldstein 的 CEO)的观点不谋而合:“怀旧总是在 20 年后出现,创作作品的人回忆了曾影响他们文化形成的(素材)。


这对想做年轻人生意的卖家们来讲,绝对是个好消息。


至于消费者们对此的想法呢?


当然谈不上非常抵触,但态度倒也很微妙:这点只要在社交媒体上看看那么多关于“情怀消费”和“情怀税”的争议就能知道。


把怀旧当成销售手段确实讨巧,但如果表现过了头也很容易出岔子


说到底,广告虽然都挺戳人,但一想到它背后的目的依然是“惦记我的钱”,总归是有点让人不放心的。毕竟,怀旧之所以看上去很美,正是因为它是一件“完全私人”的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ZfkRJnpqcqThYXu3AuYTg

作者简介:刘融。公众号:好奇心研究所(ID:QLab42),来自「好奇心日报」的一个常年发布突破性研究且颇具气质的公众号。

责任编辑:Spencer   一只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