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脆弱轻生的孩子们,希望父母能意识到这些

# 壹心人7大作业1 #
作者正在参加壹心人活动,欢迎参加投稿,赢丰厚鲸币!
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79746



大概是几年前,我有接待过这样一对令人印象深刻母子,儿子是当地211院校的研究生,手上还戴着医院的住院手牌,他因为抑郁自杀被送到医院急救,情况好转之后来到我所实习的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

 

儿子与母亲在一起就会吵得不可开交,脸上有明显的怨恨,他们纷争较为集中的一件事是最初儿子在高中时期因帮助同学被母亲责怪,因为自己家庭不富裕还要去帮助同学,当众被母亲羞辱,如此种种的当众责备的事情一直贯穿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

 

后来儿子进去咨询了,母亲在外面继续跟我聊着这些年的辛酸苦楚。因为儿子只有几岁的时候,丈夫便因为意外去世,母子俩相依为命,生活拮据,母亲因为自己的不安全感对儿子的控制欲非常强烈,她很爱儿子,她甚至不明白为何她如此用心去对待儿子的成长,换来的确是儿子以自杀来控诉对她的不满。

 

就在接待这对母子的前几天,刚好也有这样一则新闻:

 

4 17 日晚 10 点左右,在上海卢浦大桥发生了一起跳桥悲剧。跳桥者是一位 17 岁某职校学生,当场死亡。

 

其母当时正驾车载男生行驶至引桥上,据其母称,他因在校与同学发生矛盾,遭母亲批评后跳桥。

 

一辆汽车停在车流中,男生突然冲出汽车后座,纵身跳下大桥。


父母首先要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都是发现孩子有一定的问题,然后花很多钱把孩子送去做心理咨询,其实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可以发现他们自己的情绪也不稳定,甚至看到这样的父母,就会想孩子很难不出问题,很多时候应该是这些父母首先做心理咨询,而不是只是让孩子去接受治疗。

 

那位早年丧夫的母亲,她的心里一定是积压着很多失去丈夫的不安全感与艰辛生活带给她无尽的苦楚,而她其实是最需要得到情绪纾解的人,却苦于条件的限制,她没能寻求到专业的帮助,只能把这种情绪转嫁到她儿子的身上。

 

位把车停在的大桥中央的母亲不顾违章风险随意下车,情绪一上来,什么都不管不顾了,连人身安危也不在乎了。可见她也并不能很好处理自己的情绪,要随时发泄到孩子身上。

 

那些情绪化的父母,往往把自己消化不了的负面情绪丢向孩子一个年幼的孩子长年累月接收这些负面情绪他接受不了的时候就会出现极端情况。

 

稳定的情绪本身就是孩子成长最好的一个容器。孩子是父母的模仿者,父母情绪越稳定,孩子也会逐渐成长为一个拥有稳定情绪的人。父母遇到到问题后的处理方式,孩子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模仿和学习。


 

父母需给予青春期孩子更多的心理支持。

 

那位自杀的研究生儿子过了那么多年,依然清晰记得母亲对他在高中时期的伤害。那位跳桥的17岁学生也正值青春期这个时候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发育的像大人了,但思想和心理还远远不够成熟。

 

他们想获得和成年人一样的尊重和价值,但却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庇护,所以很难获得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因此变得敏感而焦虑。他们还无法独自处理好很多关系,压力很大。

 

但强烈的自尊,又让他们羞于求助。这时候,任何打击和不尊重都会令他们失望。这是这个时期孩子的基本心理特征。

 

而那位母亲还是在公众场合,同学与老师的面前对儿子进行批评,这样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他们的失望加上遭到来自母亲的当众批评,这对他们来说就是绝望。

 

很多父母的问题在于思想懒惰。孩子在成长、在变化,而父母却懒得改变教育方式,好不容易用惯的一套教育手法,总希望一劳永逸地用下去。

 

但是当和朋友有了争执,父母不但不帮助他或教给孩子怎么去处理困扰,反而站在对立面,责怪、责骂他。那孩子一下子变得没有依靠了,他会因为这世界上竟然没有人理解他而绝望。

 

从父母口中说出的无情之话最伤人。不是每个孩子都活在一个美满的家庭,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个心理健全的父母,但至少父母要给自己一个愿意成长和改变的空间。

 

不要让孩子一个人陷入“不被接受、不被理解”的绝望中。不是每件事都能处理完美,但至少避免走极端。比如,心理压力大时,最好不要到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方去,以及密闭环境中处理问题。

 

2002 年对中国的一次调查,在自杀的年轻人当中,有 60% 是在两个小时内做出决定并且执行的,还有 40% 的人,只思考了不到 10 分钟,甚至只用了 1 分钟,就冲动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避免在那些容易引发危险的环境中处理问题。

 

自杀更多的是一时冲动,因此远离水边、高楼、桥、或者手边有刀具等,也不要在汽车之类密闭空间里批评指责和吵架。压力大的时候,要到 ” 正能量 ” 足的地方讨论问题,比如白天、光线充足、有植物,更开阔视野对情绪释放也更有利。

 

希望悲剧不再发生,父母们能意识到自身问题,以更加科学与充满爱的方式对待孩子。



文:Dakota?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