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内在小孩,才能疗愈过去的创伤

文:胡慎之关系心理
来源:胡慎之(ID:hushenzhixl)

如果有人跟我们说:“你这件事情好像做得不对。”


一听见“不对”这两个字时,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解释,或者为自己辩解。


就像有人说:“你今天迟到了。”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路上塞车,或者今天起晚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似乎是不能够被别人质疑的,或者说当对方提出疑问的那一刻,我们马上会有一种被责怪的感觉。如果我们不做一些解释的话,内心就会感到特别恐慌、焦虑或者紧张。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在我上周的文章你的痛苦,源于无法面对内心的冲突中提到过, 我们现在应对外界的方式跟内在的父母有很大关联,而曾经与父母的关系模式,往往也影响了我们成年后的人际关系。


那这种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所产生的冲突和焦虑,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来觉察呢?


1、要有意识地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


当我们被误会或者被质疑时,我们会马上跟对方做出解释和道歉,以免体验到更多被责怪的不好感受。


这种应对外界的方式,可能源于我们幼年时有一对比较严厉和苛刻的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我们没有做错,也会选择跟父母道歉,因为我们更加恐惧父母会因此不喜欢我们。


于是,当我们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和对方发生争吵,尤其对方在一些小事上责备我们做得不够好,或者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时,我们会觉得很难受,甚至对这段关系充满焦虑。


从这一点来看,如果一个情境让你一直有强烈的被指责感,那往往是内在严厉的父母和内在无助的小孩的配对正在发生作用。

2、觉察无意识重复的状态


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强迫性重复”,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处理人际关系的模式,到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像是在一个怪圈里无限循环。


之前我遇到一个女性来访者,她在恋爱中不断地遇到渣男。在刚恋爱时,这些男性对她言听计从,各种“献殷勤”。但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就会跟我的来访者说自己的生活或者工作出现了困难,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帮助。


然后这位来访者就会有一种“拯救者”的错觉,马上运用自己的人脉或者金钱,不余遗力地去帮助对方。


几段恋情之后,这位女士发现这些男性要么是已经有另外一段亲密关系,要么是有婚姻的。跟她在一起,是为了欺骗她的感情和攫取她的利益,甚至到最后还会把所有的错误推到她身上。


所以,当她发现了这个问题在不断重复时,她开始去觉察自己,在跟我的深度讨论之后,她发现遇到的男人都有点像她内心一直同情的那个懦弱的父亲的角色。


她的母亲特别强势,经常当着她的面,抱怨和辱骂父亲。只有母亲不在的时候,她才有机会跟父亲有一个很好的互动。有时候父亲还会偷偷跟她说:“你不要告诉你妈妈,我就会帮你买一个棒棒糖或者其它小礼物。”

因此,她开始取悦和讨好自己的父亲,而她的父亲恰恰是那种没有太多力量,经常要隐瞒自己妻子跟女儿互动的这样一个人。


所以很多时候,他们之间的这种配对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位女士的亲密关系,使得她无意识地重复了同样的经历。


3、清晰关系中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在关系里,一旦我们发现对方有一些难受、悲伤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情感,比如自责、自我批判。


这有点像一些男性见不得自己身边的女孩子哭,当对方哭的时候,他马上就开始用各种各样取悦、讨好的方式,一直哄到对方情绪好转为止。


这样以后还是没有用的话,他就会开始责怪对方:“我已经做出这么多的努力,你为什么还要这个样子?”甚至可能会恼羞成怒摔门而走,冷静之后又会责怪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


如果在一段关系里,经常会出现这种行为,我们需要去觉察一下,可能是很小的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悲伤的、情绪低落的或者比较抑郁和焦虑的妈妈。


只有在自己跟妈妈做出一些承诺,才能快速让一个焦虑的、抑郁的妈妈马上开心起来,如果不这样做,当妈妈悲伤时,他就会自责,认为妈妈是因为自己才会这样。


特别是有些妈妈会说:“要不是你的话,我跟你爸爸就分开了,或者要不是你的话,我就不会这么难过。


妈妈变成了一个痛苦的人,而这个孩子作为妈妈痛苦的疗愈者一直这样存在着。这种配对一旦发生了以后,在其它关系里也会存在。


只要对方一难过,Ta马上要去扮演疗愈者的角色,就像是回到了Ta跟一个痛苦的妈妈这样的关系里。

如果我们一直处在这种配对的关系,那它肯定会影响到我们之后的生活,或者说,会成为我们的一种生存策略。


比如,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去解释;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害怕被责怪。只要看到对方难受的时候,我们就马上要做出一些回应,用各式各样的方式去讨好。


因此,从这几点来看,我们会发现在某个行为上或者一段关系上,我们一直停留在一个孩子的状态。


当我们停留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就会用那时候跟父母的互动模式,去跟其他人建立一段不大舒服的关系


如果现在的关系让你觉得不舒服了,可以自我觉察一下,是否也发生了以上类似的情况。

作者简介:胡慎之,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爸爸发起人。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顾问,蔡康永情商课首席知识合伙人,中国最有影响力心理学家五十人,喜马拉雅千万级课程作者。微信公众号:胡慎之(ID:hushenzhixl)

排版:小鲸鱼  Esther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