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出来你还有两副面孔:岁月静好与上蹿下跳

文:六小月
来源: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
原文标题:看不出来你还有两副面孔:岁月静好的朋友圈与上蹿下跳的微博

当代沙雕网友现状


朋友圈:

微博:


很多时候,微博都是我们情绪抒发的树洞。尤其是当好友里没有认识的线下朋友、同学、老师、长辈、上级时,我们无所顾忌地谈论自己的心情,毫不掩饰自己的喜好与厌恶。


而在微信朋友圈里,常常是一派岁月静好的光景。有些人一天也许会发几十条微博,但在朋友圈始终保持沉默(比如我本人)


太沙雕不符合我高贵的身份 | 社会角色的影响


为什么微信和微博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呢?


当我们使用微博时,往往感觉更自由、更畅所欲言,而在微信则感受到重重限制。


这其中一个的原因可能是我们在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在微信朋友圈,我们可能需要扮演好一个学生、一个晚辈或一个下属的角色,而在微博我们则没有扮演这些社会角色的顾虑。


根据角色理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是“角色期望”。如果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偏离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围人的异议或反对,所以我们往往按照他人的期望调节自己的行为和塑造自己


正因为我们感受到微信中添加的老师、长辈、上级对我们的角色期望,当处于一个好学生、好晚辈的身份限制下,我们往往会克制自己的情感抒发,转而投奔微博这个缺少这些角色期望的乌托邦。



只有对陌生人和最亲的人,我才想说真心话 | 自我表露


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希望给别人留下一个好的、恰当的印象。这种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的策略之一就是恰当的自我表露,即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现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


除了受到在他人面前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影响,在不同的对象面前,印象管理也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 比如,在不太熟悉的朋友面前,我们常常有所保留,较地进行自我表露,展现出的更多是一种“公开自我”而非真实自我;


  • 而在非常熟悉的朋友面前,我们的自我表露往往更多

    比如在微信中,我们添加了许多不太熟悉的人,因此我们在朋友圈往往表现得更理性、更积极、更朝气蓬勃,期望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

    而平时能够看到我们微博的往往是亲密好友、志同道合的兴趣伙伴或者是完全陌生的他人,在这种情境下,我们想要留给他人的印象与微信朋友圈自然不同。

反正没人知道我是谁 | 匿名感与去个体化


网络环境具有匿名性,我们在网络中的社会身份是不可鉴别的,也就是说我们无法准确得知社交网站中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信息。


网络的匿名性会导致去个体化即个体在群体中自我意识丧失、自我调控能力下降,并以各种非典型的、反规则的方式行动的现象。


线索过滤理论认为,社会临场感缺失更少地感受到情境中他人的存在)社会线索减少更少地得到与他人交流中的视觉、听觉等线索)与去个体化是问题行为出现的原因。


在如微博这类的社交网站中,个体匿名与他人进行互动,这会导致临场感的缺失,降低个体的自我意识导致去个体化,因此我们会比较少地关注自我表现或评价,降低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力,增加情绪反应和冲动行为


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匿名性会导致我们对网络环境有更多认同,进而引起更多形式和更大程度的自我表露。

在双方的亲密程度很低时,匿名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自我表露



在微博里活跃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自己的生活,而在微信朋友圈只展现公开自我,这种现象一定是不好的吗?


其实不然。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必备的前提条件,能够增进个体的自我认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还有益于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只要我们在不同社交情境下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只要不被父母老师发现,)在微博进行更多的自我表露又有什么不好呢?

 公众号介绍:京师心理大学堂(ID:bnupsychology),北师大心理学部出品,奉行“打造中国最专业的心理学科普平台”的项目定位,努力将北师大心理学百年积淀奉献于社会,凝聚师生力量传播科学知识,让心理学走进千家万户。

责任编辑:Spencer   一只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