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疗法|用断舍离的方式疗愈中年危机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中年危机不仅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35岁的我,从事着一份和专业无关但是非常稳定的国企工作,一年来,深深被中年危机所困扰。

我目前的工作多为事务性工作,专业能力提升受到很大的限制,一面想离开体制内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一面又对离开体制后的未知充满了担忧,所以,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充满了“卡在当下”的无力感。

这样的情绪也影响着我的家庭生活,沉浸在情绪里的我无心去整理房间,每次回家打开房门,家里的乱七八糟更是让我心烦气躁。

直到我遇到这本《两周逃出脏乱房间》,看到作者胜间和代通过“断舍离”的方式整理房间,成功帮助自己“挽回了后半生”,完成了一个四十七岁大妈的逆袭。

我陷入了反思,她在改变之前的浑噩状态,不正是我目前的状态吗?而我之所以沉浸在中年危机的焦虑中不能自拔,不正是缺乏她这种断舍离的思维模式和执行力吗?


一.


房间凌乱与内心凌乱相得益彰,逃避只能是暂时的“避风港”,直面才是突破困难和危机,实现自我成长的正确选择。


1. 内心凌乱导致房间凌乱,房间凌乱加剧内心凌乱,生活陷入混乱的恶性循环。


从《疯狂的石头》到“囧系列”,徐峥饰演的角色大多都经历着中年危机。徐峥也笑称自己就是中年危机男。

在2020年的贺岁片《囧妈》中,他演绎了一个和妻子分居的中年男人伊万,在他独居的那个大房子里,乱扔的酒瓶、吃了一半的苹果、一地乱七八糟的垃圾,都让整个房间混乱不堪。

而这恰恰与他内心的混乱相得益彰,与母亲关系的恶劣、与妻子婚姻的岌岌可危,都让他焦灼、暴躁和不安,整个人处于一种对生活失控的状态。

2. 直面代替逃避,觉察逃避行为背后的动机,用直面的方式开启自我成长之路。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作者在书中提到,每隔四五年,当自己的房子出现物品堆积成山,无从下手整理的时候,她都会用逃避的方式-定期搬家来强迫自己断舍离。

但是,往往无论新家有多么充足的收纳空间,过不了多长时间都难逃脱房间脏乱的命运。

作者意识到逃避既无法真正改变房间的混乱,也无法疗愈自己内心的失控和自卑,所以这一次她勇敢的选择直面,在不搬家的情况下挑战断舍离完成内心的成长。

而这种直面代替逃避的方法正是“直面心理疗法”的精髓。


“直面心理疗法”是著名心理咨询学家王学富博士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他提出人们逃避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共同的东西,恐惧以及由恐惧延伸出来的担忧与焦虑,人们往往使用“恐惧——逃避”的方式来追求安全和生存,而治疗的本质正是直面和成长。


直面就是让个体觉察到成长的渴望,发现和创造成长的条件,从而获得成长。逃避的本质是逃避成长,看起来很容易,却把人带入成长停滞的状态,让个体陷入不能成为自己的痛苦;直面虽然艰难,却让人不断的成长,最终长成自己。

二.


避免思维陷阱,选择断舍离的科学整理法则,从觉察到改变,执行力是成长的核心力量。


1. 打破“思维定势”,跨越思维误区,实现思维上的彻底改变。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

《两周逃出脏乱房间》胜间和代讲述了人一旦有失败的整理经历,就会陷入想放弃的思维局限,认为反正就是收拾干净了也只能保持一个瞬间,久而久之陷入心理上的“习得性无助”。然后会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现状,充满无力感。

所以,从思维方式上进行改变十分重要,但是同时也要注意避免“思维陷阱”。

  • 以高效为名的“懒惰”陷阱

在现如今信息互联网时代,无论是直播带货还是网络购物平台都大大的提高了人们的购买频次,特别是广告中吹嘘的“方便”、“高效”非常让人心动,情不自禁的就开始了买买买,但是往往买回来之后束之高阁,加速了房间的物品堆积。

  • “批量处理”的陷阱

“批量处理”是指集中处理,掉进这个陷阱的原因是进入了集中处理会更高效的思维误区,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完全实现了多线程的实时处理。

例如:看书、工作的时候可以同时使用洗碗机、洗衣机清洗碗碟和洗衣服等,这种实时处理的方式不但把做家务变得十分高效,也有效减少减房间里脏乱物品的堆积以及突然间面对“收纳破产“的压力。

  • “沉没成本”的陷阱

舍不得丢弃东西的背后有两个重要心理原因,一个是被“沉没成本“所绑架,一个是“禀赋效应”在作怪。

“沉没成本”:现有价值为零,由于过去投入了大笔费用而产生的成本;

“禀赋效应”:人会对自己一度拥有的东西产生感情,从而高估失去时的痛苦。

往往人对于购买时付出了高昂成本的东西很难下决心扔掉,即使它已经没有任何作用,这正是混淆了物品真正价值的含义。

而事实上是,只要现在对你来说没有效用,以后也很难有效用的物品就已经失去了它的价值,可以果断进行断舍离。

当明确在断舍离上存在的思维偏差之后,避开这些思维陷阱,用实际行动真正的去践行断舍离,突破房间和心灵的桎梏,才能帮助自己实现自我的成长。

2. 遵守四个基本规则,持之以恒的践行断舍离,实现从混乱到有序的转变。


断舍离:指的是一种通过整理物品认识自我,理清内心的混沌,从而让人更加舒适畅快的行为技术。断行代表着决断,更主要的是来自于意识层面的觉察,舍行则需要注意讲究科学的方法和法则,离行则代表实践后的内心的一种升华,对自我的一种完善。

自己虽然是不完美的,但是可以决定改变自己,与其生活在混乱的环境中,沉浸在丧失自信的沼泽中,不如反问自己,“在现有的情况下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混乱的现状?

直面之道的治疗方式正是落实在行动上,在执行的过程中经历着改变和成长。


马云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想和做之间,成功的基础是行动。作者也提出相同思想,心动不如行动,择日不如撞日,践行断舍离才是实现改变和成长的必要条件。


但是,毫无章法和原则的断舍离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我家小两口》节目中,严宽就因错误领悟断舍离的精髓,随意扔掉妻子很重要的东西,让妻子伤心落泪。所以在断舍离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科学的整理规则。

规则1:现在不用的东西一律扔掉。


对于现在不用,以后也不会用的东西,大家都能作出扔掉的判断,但是对于现在不用,以后可能会用的物品,就会充满迟疑,这个时候就可以从“心情成本”“重置成本”“空间成本”三个维度进行衡量。


每个人可以根据这三个维度制定适合自己的舍弃标准,例如作者的标准是:

  • 重置成本不超过两千的物品;

  • 即使重置成本超过两千的,但是在过去三年没有使用,并且以后三年也不会用的物品;

  • 占据大量空间,价值远低于相对应房价的物品。

规则2:从简单且效果明显的地方开始。


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从简单且效果明确的地方开始,更容易获得成功。这主要是可以增强整理的自信,使整理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当然,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方式,按区划分,制定一定整理顺序进行整理。

  • 自己会长时间停留的地方,看得见的地方,整理效果更容易被看见;

  • 明确的地方,更容易判断物品的舍弃;

  • 物品较少的狭小的空间,效率显著。

规则3:不要想着一次性全部做完。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所以想着一次性全部完成断舍离也是不切合实际的。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存智慧突击的断舍离不但无法长久,还造成心身疲惫,对整理失去信心,以至于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所以养成定时整理的习惯十分重要。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要尊重家里其他人的生活态度和习惯,如果未经允许就私自处理他人的物品,很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隔阂。

规则4:养成防止反弹的生活习惯。


防止反弹是断舍离的重要环节,在断舍离的道路上,很多人往往在这一环节,功亏一篑,所以为了防止回到之前混乱的状态,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 制订合理的购买计划

在购买物品前,进行思考,制订合理的购买计划,不受一时广告效应、打折优惠等的诱惑,遵照按需购买的方针,有效控制非必须用品的购买量。

  • 为物品设定“IP地址”

对于收纳起来的物品,为其进行“定位”,并养成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例如,钥匙定位在的玄关处,工具定位在储藏间等,这样即避免了急需时找不到物品的尴尬,又显著提高了收纳的效果。

三.


从整理房间到挽回停滞不前的人生,核心要素是提高自我效能感,重拾对生活的主动性和掌控感。


著名演员陈数是断舍离的践行者,在一段她和《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的谈话节目中,山下英子对断舍离对人生的改变进行了很好的诠释。

断舍离就是通过反复进行选择,逐渐喜欢上自己,然后创造出更加优秀的自己,可以把这个看成是自己的重获新生。

陈数也谈起自己尝试着断掉、舍得、离开,其实对应的就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从忙碌的加法生活转向慢下来的减法生活当开始筛选和清空,找到内心的平衡。


《两周逃出脏乱环境》的作者胜间和代也是一样,当她选择勇敢直面,在断舍离的过程中主动进行选择、整理,对物品进行优先顺序排列,在现实和将来中寻找平衡点,不知不觉中,内心逃避的不自信和对失败的恐惧逐渐离她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变得从容而自信。

从容和自信又让她重新获得对自己的生活和人际关系掌控感,勇敢的打开房门,敞开心门,邀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接受新的情感和生活。

正像她说的,四十七岁的她用断舍离的方式成功的逃离混乱,不仅收获了工作业绩,还找到了之前不敢想象的爱人,成功的“挽回了后半生”。

四.

写在最后


梁漱溟先生在《这个世界会好吗?》中说:人类面临有三大问题,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问题,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自己内心之间的问题。


当看完《两周逃出脏乱房间》,我对家里进行了彻底的分区整理,先卧室,后客厅,最后到厨房,两年来没有再穿过的衣服,没有再用过的小家电以及冰箱里过期的罐头和食品,这一次我统统的进行了断舍离,收纳、整理、打包。

当我处理完自己和这些物之间的问题,我渐渐明白“舍得”给予我的真正意义,我的中年危机源于我内心在舍与得之间的矛盾、纠结和挣扎无法在得到和舍去之间达成平衡,即无法对自己的欲望做减法,到头来只能陷进焦虑无法前行。


完成了对房间的整理和对物品的断舍离,我也完成了这次危机中对自我的寻找之路,我的心中已经有了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递了辞呈,我决定离开体制内,沿着专业发展的方向,为自己的未来翻开新的篇章。

文:伴我心理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