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谈故乡: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的脚步就越坚定

01


前些日居家闲适时,看到白岩松作为嘉宾出席《朗读者》的视频片段,在节目中他讲述了自己对故乡深厚的感情。


节目伊始,他向观众们展示了一张故乡现在的照片。


他说,「这里之前有一排排房子,现在早经成为了一片废墟」。


就在那个地方,他的爷爷去世了,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姑姑出嫁了。离开故乡的,还有他的哥哥,和他。


他说,17岁之前他的整个世界,就是从那里陆续看到和了解到的。


说到离开故乡的那天,白岩松给大家描述了这样一个画面:「那天,我走的时候是欢蹦乱跳的,因为当时年轻的自己眼中只有前方,或者说未来。眼中充满了好奇,恨不得连句拜拜都懒得说。」


可,后来岁数大了一点,忽然某天有句话从他脑海中跳出来,那就是「故乡到底是什么」?


这时,他仿佛才刚刚参透了故乡的一丝意义。


他说,故乡,就是年少的时候,你天天想离开,岁数大了,天天想回去的地方。


02


看完那段视频,听着他念完自己创作的题目为《长大回家》的诗,竟忍不住泪如雨下,不禁问自己「故乡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同白岩松一样,18岁之前的我,几乎没有离开过故乡。那片土地,那个热闹的街区,那间院落,那一条条胡同,那些同我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这些年来,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境里。


高考那年,填报了一所省外的综合性大学。直到开学临行前,我才意识到——这一次,我要离开故乡,独立面对生活了。


还记得开学那天,父母兄长驱车千里,载着几个硕大的行李箱,送我去大学所在的城市。那几天,父亲睡在一张床上,我和母亲挤在另一张床上。有好几个夜晚,我醒来时,竟发现母亲带着枕头挪去地面上睡了。


见状我说,「妈,你去地上睡干嘛,那么硬多不舒服」,母亲却故作镇定地对我说,「咱娘俩挤在一张床你肯定睡不好,你赶紧睡你的,不用管我」。


那几天,我经常在凌晨听见母亲抽泣的声音,我知道她舍不得我的离开。


那一刻,我的鼻子也一阵酸,强忍住眼泪,不想被母亲发现。


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此时的故乡,可能更多意味着的是你与他人说话的不同口音、饮食习惯、高考录取分数段,还有之前你没有见过的一些小吃和文化风俗。

再大些,处在青春的尾巴那年,我勇敢地做了一个决定——出国念书。


人在国外,故乡的范围便更大了,此时的故乡在心中就是我们的祖国。


在国外求学的那段时间,我同其他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们一样,在面对其他国家的同学和老师时,我们会自豪而友好地介绍说,「I am Chinese, I  Love my country」。


临近回国时,就愈加想念故乡了。想念祖国的美食,想念人情味浓郁的生活,想念那种属于内心真正的踏实感和归属感。


记得刚回国那天,抵家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下行李箱,步行穿越几个街道,去了那家经营了多年的水煎包老店。在我小时候,那家店就在那里,现在我都30岁有余了,他们还在那里。这么多年过去,味道依旧没变。


点了几个包子,很迅速地吃完,抹嘴儿的功夫,我在想,原来眷恋故乡,就是想念自家门口那口水煎包的味道。


如今,已是回国后的第六个年头,一个人独自在车水马龙的城市奋斗。


此时,故乡的意义,又从国家,缩回到了城市和城市之间。


离家这么多年,除在国外求学那一年没能回国,这么多年来总能保证两个月之内就回家探望家人。


每次母亲总说「你不用老回来看望我,我好着呢,你以工作为重」,可是我却深深地记得她在某天,一个温暖阳光照射的午后,母亲忽然对我说的那句话。


她说,「孩子啊,从去年国庆节到今天,你一共在家待了整整30天」。


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也是那一刻,我也才明白,原来母亲嘴里说的那些不用挂念,都变成了发黄陈旧的月份牌上被她折起的那一页页。


03


花样年华,仍未嫁人。母亲虽曾数次催促,我却依旧撒娇地说,「妈妈,我只想当您的女儿,还不想给别人当媳妇儿」。这时,母亲拍着我的头,一边骂我傻,一边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终于还是要有自己的家的」。


想到节目中,主持人董卿问白岩松,「你在什么时刻感到自己是要真正告别故乡了」?


白岩松回答说,在我们的一生中,有很多次离开故乡的经历,在这所有的离别中,真正的意义的告别要算得上是——当我们大学毕业后要决定留在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了。因为在你选择奋斗的那个城市里,你即将会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小家。


一直以来,你就像一支被放逐的风筝,在天空恣意摇摆绽放,可总有一条线牵着你,可以把你拉回来,这条线就在母亲手中。可就在你成家那天起,那条线就被剪断了。


所以,有时候我们说,和故乡的告别里面,有一部分记忆,是和母亲告别。


04


这些年在外,每每有人询问我的家乡时,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是山东人」。


想到刚毕业那时年轻的自己,不知道天高地厚,为能留在首都工作而感到无限荣光,并也想以此为借口来回答那些同样的问题,说「我是北京人」。现在想来,只因虚荣心罢了。


看清了生活真实的模样,人也变得接地气许多,踏实许多,更实事求是许多。走得太远,别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我想,一个人即使走得再远,起码也别忘了当初在哪儿出生。


而故乡,就是我们出生的地方。


结束语


虽不经常做梦,但梦里面出现最多的还是故乡,场景多数也不是现在和父母居住了十余年的楼宇,而是儿时那个我曾奔跑度过快乐童年的院落和那几条小胡同。


在那里,奶奶照顾我长大;在那里,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年。


作家七堇年在《平生欢》里写下这样的文字:


「这么多年,有些事像一只插销,死死地别在心门上。锈了之后,里面的打不开,外面的进不去。 停顿的间隙,岁月好像咳嗽了一声,提醒我们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被想起,什么不该被想起。」


我想这种感受也正如故乡带给我们的冲击,它有时的确是一种不可逆转的力量。


回头的地方越清晰,向前走的脚步也就越坚定,这可能就是故乡的意义。


一路往前走,一路思故乡。




文:Emily DONG  (盖洛普全球认证优势教练,新精英认证生涯规划师&版权课讲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法国里尔商学院MBA,简书创作者,国内多家职业发展平台签约导师,助力个体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公众号ID:生涯规划与心智成长(EmilyDONG_2016);简书ID:夏虫不可语_D;知乎ID:Emily DONG)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