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宇在《沉默的真相》找钱包时的内心活动

01

《沉默的真相》剧照

一个是初出茅庐的青年才俊,一个是资深的法医,一个业界享有神探刑侦因为一个案件聚在一起,谱写了一段江湖豪情的故事,他们因共同信念结下的深厚友情令人动容。

 

电视剧从一开始就埋下了灰暗的基调,每当到谜底呼之欲出,事情总会来了一个大转折,重新变得扑朔迷离,黑暗中总有一只看不见的邪恶之手一次又一次地掐断走向正义的道路,不法之徒继续逍遥法外。

 

这是《沉默的真相》中的情节,在这部有着性贿赂,地铁抛尸案,匿名爆炸案,报社头条威胁等犯罪元素的悬疑剧里,白宇饰演了一个忠心正义的人民检察官,从初出茅庐的踌躇满志到中年时期的落魄孱弱,观众能直接感受到那份兢兢业业的热切,也能感受到烟火人间的斗转星移以及喜怒哀乐的可爱动人。


 《沉默的真相》剧照

记得在以前,国内电视剧里充满正义的公职人员似乎都是清一色只有铁胆很少柔情的勇夫,所以在《沉默的真相》中看到的失魂落魄之中男性脆弱和拥抱落泪的真情,看到火锅酒桌旁的肆意玩笑,观众们的共情不禁被激起,那些小小的共鸣随之融入观众的情感中,随人物悲喜而感慨万千。


02


电视里有很多三两聚餐的情节,有时是安静的餐厅,有时是路边的排挡,但最多的是火锅店,有一次在火锅店里,“酒肉朋友”调侃起江阳的老婆,拿着照片说比江阳大四岁的老婆是老姑娘,另外一个则笑谈说对方不懂说话,这是姐弟恋。几人笑语间从能引发观众的会心一笑。


从这些画面中,除了可以看到剧情逻辑上的严密,也能深切感受到每个被塑造者的血肉丰满。

 

到了大家津津乐道的找钱包情节里,那时江阳刚刚出狱,经历了大悲大落的人生际遇后,几个大男人互相安慰落泪,江阳忽然发现钱包不见了,左顾右盼,无助感涌上心头,低头的一刹那,感慨着生命即将逝去的凄楚,妻离子散的无奈以及生无所依的无助,在那一刻,终于找到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大胆哭一场。


  《沉默的真相》剧照

观众对这一段看做是“压死成年人最后一根稻草。”从另外一个角度上看,这种超越个人生命利益来守护正义不仅仅是一个脆弱平常人的初心,同时也包含着壮志未酬的悲苦,想必江阳独自面对自己时也不禁会问:这么难,这样的牺牲到底值不值得?

 

显而易见的是,用生命守护正义到至死不渝的坚守简单理解成一场生活危机是苍白的。

 

如果需求层次真像马斯洛需求理论的需求层次所说的那样,需求层次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当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机体被解放出来去寻求爱,独立,尊重,自尊等。那么,在江阳生命受到疾患摧残,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的时候为什么都没有放弃,难道不是先保证生存本能再去追求理想抱负吗?


03


在这部电视里,白宇饰演的江阳的自我实现到最后似乎变成了悬空的追求,缺乏了生理需求(温饱问题),安全需求(病重威胁)后,自我实现需求却依然被摆到了第一位。


当疾病的威胁变成无法绕开的生命之重,但抉择确实过于沉重,真正的人性会有这样的选择吗?


 《沉默的真相》剧照

实际上高级需求也许不是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出现,而是在强迫,有意剥夺,放弃或压抑低级需要及其满足后出现(如禁欲主义,理想化,排斥,约束,迫害,孤立等的强化作用)。


此外,人类本能中还有着认知和审美的本能需要,只是这两种本能需要并不像已罗列的需求层次那样遵循发展规律,所以没有排在其中。

 

比如剧中主角江阳分手和离婚,甘于忍受孤独,这些都不是感情破裂导致的,是受到恶势力威胁后权衡客观利弊,基于保护的责任而做出的主动也是无奈的选择,这种选择便可以看做是需求被有意剥夺的一种高级意志的选择。

 

因此不难解释,当人们将实现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高度统一后,将信念价值看成是大于个人生命价值,那些看似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情在他们身上就会变得自然而然。

 

拿白宇饰演的江阳来说,当初可能处于一种简单的乐于助人,或者完成一件事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但是看到受害者的家人因为被冤枉导致了母亲精神失常,其他的清醒的亲友也将永远地生活在他人的风言风语中受着煎熬,这些悲天悯人的共情力鼓励他继续坚持,此外当随着自己的顺藤摸瓜,真相逐渐浮出水面,那种为人声张正义的深层渴望会超越个人的利益,重新建立社会秩序和保护法治变成强烈的内驱力。

 《沉默的真相》剧照


04


在人的一生中,不管是青春年少,还是而立之年,人性中自然吸纳的认知成长如同一股无法忽略的力量渐渐渗入一个人的价值观。


如果说认知追求是人的一个类本能追求,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自发地不断成长,在剧中则可以理解为是对社会邪恶和正义较量的真相认知不断促进正义感的成长和延续。

 

在另外一个死去的支教老师身上也同样看到这一点,当他看到自己的学生最后一次无助地看向自己,心里的愧疚感就会油然而生,数次被威胁后仍旧不舍不弃地追求事情的真相。

 

本质上,这是一部正义与邪恶作斗争的电视剧,然而,从查案过程中,看到男性对女性的体察和尊重,男老师勇敢保护女学生,检察官也没有因为所谓的破案大局而建议受到性侵害的女孩出庭作证。


恰恰是这些难得的勇气和人性的光亮,让和案件有关联的人不再袖手旁观,生出抱团,鼓励,友善的同盟意识。

 

若将知情者曾经的退缩和妥协看做是人格弱点,而之后看到他人在独立坚定的正确道路上前进时,他们也会加入其中,逐渐发展成一个被社会认同的健全人格。

 

很久以前,曾经看到很火的帖子,据说是一个华人母亲写的,她的儿子是宾西佛尼亚大学的学生,帖子反映或许在那些品格健全的人那里,他们的自我实现和个人利益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关系,帖子题目是《心碎的妈妈》。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在《动机和人格》中也写着:自发,流畅,不做作的人格均建立在健康的内在之上,但自我接纳和自发性对于那些自我怀疑,自我改进中的成年人是困难的,所以一段长久的友谊,一份同盟式的志同道合情谊,能够帮助我们脱离应对性的表演。

 

在最后当其他人亲眼看到在黑暗势力的威胁下受到伤害的女孩,父母,和其他善良的人以后,他们选择帮江阳实现最后以死为代价的愿望,谱出悲壮的生命挽歌。

原创:文玟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