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苦无法避免,但苦难可以选择

文:SusanKuang
来源:SusanKuang(ID:susankuang)

前段时间,好友萨莉邀请我去家里做客。聊天的时候,她跟我谈到了最近情绪上的一个困扰,她说,自己下周要去做个检查,检查的过程会非常痛苦,而她又是一个对痛特别敏感的人,所以,她最近就因为要做检查这件事情而一直处于焦虑和害怕之中。

她问我该怎么办。我问:“这个检查是不是一定要做的呢?” 她说:“是的,一定要做。” 我说:“那很好办呀,既然这个痛苦是必须要经历的,那就接受它,告诉自己我愿意承受这个痛苦。接受它之后,你就不会再感到焦虑和害怕了。”

萨莉的困扰,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说过的一句话:“痛苦无法避免,但苦难可以选择。(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把这句话套用在这件事情上再合适不过了。

我特别喜欢村上春树这句话,是因为它特别好地区分了生活中的两种痛苦:

  • 第一种痛苦,叫做pain,它是我们可以真实体验到的痛苦,这种痛苦包括身体上的痛苦,也包括心理上的痛苦,比如遭遇损时的痛苦,被他人拒绝时的痛苦,失败时的痛苦等等,这些痛苦都是源自本能的情绪反应,是我们避免不了的;但除此之外;

  • 还有另一种痛苦,叫做suffering,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心灵上的折磨,它是真实痛苦产生之后,我们因为抗拒所发生的事情而产生的痛苦情绪,它源于我们对痛苦的抗拒,这种痛苦并不是必须的,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真实的痛苦持续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因为任何一种本能情绪产生之后,只要我们别抓着它不放,它自己就会消失,持久的痛苦往往都是属于第二种痛苦,是因为我们对现实的抵抗而产生。举个例子,当他人对我们不友好时,我们会很自然地感到心里不舒服,这是一种本能反应。

如果我们接受这个事实,并告诉自己没有人有义务必须对我好,那么这种不舒服的情绪很快就会消失,但是如果我们不接受现实,非得在心里不停地想:“她为什么对我不友好?她凭什么对我不友好!是不是我不够好呢?”那么这种不舒服的情绪就很有可能会演变成对对方的愤怒,或者是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只要我们头脑中的这些念头不消散,这些情绪就不会消失,就会持续地影响着我们。

对萨莉来说,她的这种情绪困扰就是第二种痛苦,这种痛苦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能够放弃对检查将会带来的痛苦的抵抗,她的焦虑和担心就会消失。

如果懂得区分这两种痛苦,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大部分痛苦都是可以避免的,它们本质上都是由于我们头脑中的执念所引起的,是当现实和理想不一致时,我们不接纳现实,反而执着于头脑中“不该如此”或者“应该怎样”所导致的,就像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所说的那样:“我们人会受苦的最大原因,就是抗拒事实。”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再去审视一下生活中的情绪,我们就能从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待痛苦,比如说,对他人的持久愤怒实际上都是因为不接纳他人的行为所导致的,背后一定有一个“他不应该这样”的执念,持久的自责和内疚则是因为我们不接纳自己的错误,背后也一定有一个“我不应该这样”的执念。可问题是,应不应该都已经发生了,对于“不应该”的执着并不能改变过去,只会导致无止境的自我折磨。

同样道理,我们内心所有的自卑情绪,本质上都是因为不接纳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而引起的,而所有的焦虑和担心则是因为不愿意面对可能出现的不利结果,比如可能的损失、失败和负面评价等等。其实,只要能够放下这些执念,学会接纳,痛苦就会随着内心冲突的消失而消失。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很久以前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个故事。那个时候,我大学毕业不久,刚刚开始和当时的美国男朋友交往。他出生在曼哈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是美国一家慈善基金会的亚太区负责人,顶头上司是当时还在位的布什总统的家人,而我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毫无疑问,这样悬殊的背景差异不可避免地会让我产生自卑感,特别是他带我去见他朋友的时候,因为我担心自己会插不上话,更害怕说错话让人家瞧不起。

有一天下班之后,他约我和他朋友吃饭。他说,这次一起吃饭的是一对情侣,男生是他的好哥们,女生也是个中国女孩。我一听是中国女孩,特别开心,心想着总算有人可以一起聊天了。然而,真实的场景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整顿饭她一直在和两个男生聊天,三个人几乎没有理我,而我只能尴尬地坐在那,一个人默默地吃饭。虽然我表面上看着风平浪静,但内心却充满了对那个女孩的怨恨,因为在我看来,我们第一次见面,她就应该多和我聊聊天,她不这样做一定是故意的,是因为她不喜欢我。

晚饭后回家的路上,我忍不住对男朋友大发脾气,我告诉他:“我特别讨厌你的朋友,尤其是那个女孩,因为她对我很不友好,我再也不要见到她了!” 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也没有为他朋友辩解,因为他知道那样会让我更生气,而只是不停地安慰我。

然而,这件事情并没有就此过去。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次提到这件事情,我就会经历一次情绪的大爆发。现在看来,当时我之所以会感到如此受伤完全是因为我自己不够自信所造成的,而我却把不自信所带来的痛苦全部归结到那个女生身上。

后来,我男朋友见我如此愤怒和痛苦,就说:“我带你做个练习吧。” 他让我先说出所有有关自己的美好愿望,然后,他带着我一字一句地祷告,把这些我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美好事情都祝福给那个女孩。说到一半的时候,我停了下来,因为我实在说不下去,我根本就不希望这些好事都发生在她身上。我男朋友耐心地告诉我,这样做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那个女孩好,而是为了让我从仇恨中解放出来。他问我:“你想要摆脱痛苦吗?” 我点点头,他说:“那就跟着我继续祷告。” 

祷告结束之后,他嘱咐我,要坚持每天为她祷告。我听了他的话,在之后的这些日子,只要想起了这件事情,我就会为她祷告,尽管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是很艰难的。不久之后,我惊奇地发现,当我再次想到这个女孩时,我内心再也没有愤怒的情绪了。


那一刻我才猛然意识到,当我们原谅他人的时候,真正受益的其实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得到了解脱,而当我们抓着他人所谓的“过错”不放时,受折磨的也是我们自己。

最后,我还想分享一个关于自己如何学会克服对未知的恐惧的故事。

我人生第一次成功地克服了未知所带来的恐惧,是发生在2015年我决定裸辞的时候。很多人问我,那个时候有没有焦虑和担心,说实话,我在思考要不要离职的时候,确实有过担心,因为未来对我来说完全是未知的,我根本不知道自己未来的收入要从何而来。但是,我算了一下,我当时的积蓄起码可以让我接下来的两三年都不用担心收入的问题。我心想,有三年时间,我怎么着也应该找到自己的方向了。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并做好了一段时间没有收入的心里准备之后,我就不再为收入的事情担心了。

不过,没有收入还不是最让我担心的事情,我最害怕的是,万一哪天遇上个花费很高的病,我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医治。离职之后,这个担心就一直萦绕在我心头。

某天和好友聊天时,我无意间谈起了自己的这个担忧,结果她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如果实在没钱治,那就别治了呗。”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种顿悟的感觉,因为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内心的恐惧实际上是来自于对死亡的抗拒。但问题是,这件事情是我掌控不了的,所有生命都将在某个节点结束,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而生命是如此无常,以至于我们根本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所以,与其担心未来,还不如好好地把握现在,虽然我没有办法决定自己生命的长度,但是我可以做到的是,无论什么时候离去都没有遗憾。

从那以后,“让人生没有遗憾”便成为了我最重要的人生哲学,而我发现,当我学会坦然面对死亡之后,我反而活得越来越轻松,不会再为一些不重要的小事而感到纠结。

后来我才发现,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斯多葛主义所推崇的一种情绪训练方法,叫做practice misfortune,训练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摆脱对未来的担忧。训练方法很简单,具体来说就是,如果我们害怕某件事情会发生,那就想象它已经发生了,然后,想想发生了之后,自己要怎么做。

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很好地利用了大脑的一个特点,那就是相比已经确定的损失,不确定的损失会让我们更加焦虑和害怕。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之所以会担心和害怕,是因为不好的事情有可能发生,而我们在心底里抗拒这种可能性,但如果我们放弃这种抗拒,假设它已经发生,并做好了充足的应对准备,我们就不会再感到担心和害怕了。

我现在就经常用这种方式来应对自己的恐惧与焦虑,其中就包括了对失败的恐惧。毋庸置疑,每个人在面对事业和自我发展的问题时,都会有所担忧和焦虑——我们害怕失败和落后,害怕自己过于平凡和普通。我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但是,当我意识到这种担忧和焦虑本质上是源于对失败和平凡的抗拒时,我就问自己:“失败了又如何?平凡又能怎样?”就算平凡,就算失败,那也仅仅是世俗意义上的平凡和失败。只要我能够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努力让自己具备真正的才华与实力,并且能够为社会创造一些价值,那么对我自己来说,这一生就是没有遗憾的。

尼采有一句话说的特别好,他说:“从尊重一事无成的自己开始。” 我们之所以害怕失败,是因为我们内心总有一个无时无刻不在自我评判的声音,只要我们做得不够好,它就会不断折磨我们。而只有当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自己,即便是那个“一事无成”的自己时,这个声音才会消失,我们才能从害怕自己不够好的焦虑中解脱出来。


其实,张德芬的那句“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人生中的很多痛苦实际上都是源于我们内心的自我评判,走出这种痛苦的唯一方式就是接纳自己。只有自我接纳,才能给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做回自己,我们的天性与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释放。

作者简介:SusanKuang,《斜杠青年》作者,留美MBA,一个不断追求自我卓越的积极行动派和精要主义者,希望利用自己积累了七年的知识与实践经验,帮助更多人通过理性思考和高效行动来实现自我突破,追求自我卓越,让人生开始进入正循环。个人公众号:SusanKuang(ID:susankuang2014)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