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 线 一 百 句(上)

编辑、整理/邹根生


写在前面的话:


2月25日,壹心理上发表了笔者的一篇文章《建立心理界线,也需要专业训练吗?》。在那篇文章的末尾,我曾表达了一个愿望和计划,即整理出“界线一百句”来,以便加强对于界线的学习、理解和运用。我看到有热心读者也对此表示期待……


以下是我整理出的第1-50句,这些都是我所认为的书中的精华。


这里有几点需要说明:


(1)如果你只是读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句子,或许远远没有比阅读原书来得更有效果,或有更深体会。


(2)即便如此,只要你静心去读,用心去想,哪怕只是读这些只言片语,仍然可能会有所收获。


(3)建议读者不要贪多,不要企图一次性全部读完或消化完这50句的意思;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细读几句并有所体悟就好。


让我们一起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做一个有健全心理界线的人。

 

1.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任何有关责任与主权的困惑与混淆都是一种界线问题。

2.不懂得在适当的时间向适当的人设立起适当的界线,一定会产生破坏性或毁灭性的结果。


3.有时候,试着更加努力是没有用的。因为恐惧而友善是没有用的。替别人承担责任是没有用的。以上三者都会导致:你根本不能掌管自己的生活,不曾拥有自己生活的主权。


4.许多临床心理上的症状与病症,比如:抑郁症、焦虑症、饮食失控症、嗑药酗酒、冲动失控症、愧疚问题、自惭问题、惊惶症,或是婚姻与男女关系上的问题等,都根源于界线上的冲突。


5.我们生活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回归界线,回归《圣经》所教导的界线上来。


6.我们心灵世界的界线和现实世界的地界一样真实,只是平常不太容易看出来而已。了解它们经常存在的事实,将可以加添你的爱心与拯救你的生命。现实的生活里,界线将为你的灵魂定位,帮助你保守与维持你的心。“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效果是由心发出。”(《箴言》四章23节)


7.界线可以帮助我们定位,定义什么是我,又什么不是我。界线可以标示我到哪里为止,别人从哪里开始,让我有“所有权感”。


8.我们必须对(to)别人与为(for)自己负责。


9.每个人都有只有他(她)自己才可以担当的责任,这些是属于我们各人特别的“担子”,我们每天都必须自己负责与设法解决的。比如你的健康、你的灵魂、你的心态等。


10.神期待我们可以处理自己的感情、态度、行为,以及他所交托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他期待每个人都可以背负自己的背包,即使有时并不容易。


11.当人们把“重担”误认为只是“每日的担子”而拒绝别人的协助,或是把“每日的担子”当做重担而以为自己可以不必挑负的时候,问题就发生了。为了不使自己陷于痛苦或不负责任,及早决定“我”是什么,我责任的界线在哪里,别人的界线在哪里,是非常重要的。


12.界限就像你家门口围起来的篱笆,它可以让我们把“好”东西留在里面,把“坏东西”挡在外面。但有时候,我们却把坏的留在篱内,把好的挡在篱外。这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打开篱笆上的门,赶快把好的延请入内,把坏的送出篱外。


13.任何能区分你和别人的不同,或显示出你从哪里开始,又在哪里结束的,都是界线。比如:皮肤,话语,真理,地理上的距离,时间,情感上的距离,等等。


14.最基本的话语便是:“不!”这句话让别人知道你与他们是分开存在的,由你控制自己。不,这个字眼,对限制别人虐待自己的行为十分重要。没有界线的人却往往不懂得如何对人家说不,不知道如何拒绝别人的控制、压力、要求。


15.《圣经》力劝我们要远离伤害我们的人,为自己建立一个安全之处。人与人的关系一旦存有侵犯或虐待的行为,很多的时候,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距离。


16.在不幸福的婚姻中,那个受到凌虐的人有时必须和戕害自己的人在情感上保持一段距离,直到对方愿意开始正视问题,变成值得信任的人。你不应该一再让自己受伤或失望。假如你现在正处于被凌虐的关系中,你必须等到真的很安全了,或可以看出对方确实改进了,你才可以回到对方身边。


17.整本《圣经》都一再强调:人享有选择的主权,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设下界线可以使你一定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你自己做的决定,你就必须承担它们的后果。同样,你也可能因为没有做出本应该做的决定,而错失本应该拥有的幸福美满的生活。


18.《圣经》一再劝导我们要远离那些具有毁灭性行为的人(《马太福音》十八章1517节,《哥林多前书》五章913节)。我们这样做并不是没有爱心,是在保护爱,是在采取行动,以免爱受到无情的摧残。


19.我们也必须能对自己说不,这包括毁灭性的欲望,以及那些虽然好但非适当时机去追求的欲望。健全的内心架构和掌握主权、责任感、自制一样,是设立界线与自我定位很重要的部分。


20.才干是在我们的界线之内,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将神所赐给我们的才干负责到底。只是,要为这些才干负责却也常常使人害怕,也是有风险的。难怪乎奥巴马在《我们为什么要上学》的演讲中说:“发现自己的才能是什么,就是你们要对自己担起的责任。”


21.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爱,并且响应别人的爱,这是神所给予我们的最大的礼物。


22.就像那肉心,我们的爱心也是一种“肌肉”,是信任的肌肉,它需要常常使用与运动,需要有活生生的血流进流出。


23.很多人却不为自己如何抗拒爱负责。有很多的爱环绕着他们,却因为他们缺乏响应,仍然感到寂寞。他们常常会说:“‘别人’的爱不‘进来’。”(或“没有人爱我。”)一句话就否定了他们自己必须积极响应的责任。


24.不尊重别人界线的人,一样也有界线问题。


25.要在如此充满败坏、邪恶的世界里感到安全,小孩需要有能力说出下面这些话:

“不!”

“我反对!”

“我不要!”

“我选择不要那样!”

“停止!”

“你这样会伤到我!”

“那是错的!”

“那样不好!”

“我不喜欢你摸我那里!”

阻挡一个小孩说不的能力,将使那个小孩的一生残缺不全。因为他们沦为了对坏事说“好”的顺从者。


26.另一种界线问题叫做回避:对好事说“不”。这种人不能向别人求救,不能确认自己的需要,不能让别人进入自己的世界。在他们的意识里,认为界线是一道墙。事实上,界线应该可以“呼吸”,像篱笆一样,有个门,可以让好的进来,把坏的挡在外面。


27.第三类界线问题,我们称之为控制者。他们是不尊敬别人的界线的一类人。控制者不大能控制自己的冲动或欲望,他们仍是自己“大胃口”的奴隶,要他们延迟对需求的满足很难。他们为自己生活负责的能力也很有限。比如,如果我们关爱别人的动机是希望别人也能关爱自己,这就是间接地想要控制人了。假如你自己也受过别人那样“热诚的帮助”,你一定可以了解我的意思。


28.对神放在我们生命中的那些人,在某些限度下,我们有责任去关怀与帮忙。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却不去行,就可能产生界线冲突了。神希望我们先照顾自己,使自己不至陷入危机之后,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别人。


29.界线问题总结:一共有四类人,存在界线问题,分别是——

1)一味顺从者,不能对别人恰当地说“不”(如果他们说了“不”,他们会觉得愧疚);

2)回避者,不能对别人的善意或爱心的行为说“好”(他们设立了一道墙,拒绝别人的关怀);

3)有控制欲者,不能听到别人对他们说“不”(他们会侵略性或操作性地侵犯别人的界线);

4)没有回应者,不能在别人需要爱的时候表达爱(他们抗拒爱的责任)。


30.最后一个界线问题是分辨功能性与关系性界线的差异。许多人具有很好的功能性界线,而关系性界线却非常不足。前者是指一个人可以完成一件事情、计划,或工作的能力(这与人的表现、操练、动机、计划有关);后者是我们能否对那些与我们有关系之人实话实说的能力。

31.想要成为神所希望我们成就的人——说实话、负责任、身心自由、爱人,我们从小就必须开始学习什么是界线。界线的发展是一种不断进行的过程,可是,关键时期却是在孩提时期,即我们个性发展成型的那个阶段。正如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不同的工作要完成一样,界线也在你可以想象出来的每个特定的、明显的阶段发展出来。


32.人与人的亲密关系,是我们灵魂存在的基石。除非你和那些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都会爱你的人有着深刻亲密的人际关系,否则不要奢想能够建立界线。


33.小孩要发展健全的界线需要经过三个很重要的阶段:孵化、练习、重归旧好。


34.界线建立在三岁小孩的身上最为明显。这个年纪,他们应该可以很熟练地做好下列几件事:

1)可以和人家感情很亲密,却仍拥有自我感与跟人分开的自由。

2)可以适当地对人家说不,却不怕因此失去对方的爱。

3)可以接受别人适度的拒绝,却不会因此在感情上内遁或畏缩起来。


35.界线的问题来自我们和别人那些难以计数的接触,以及我们自己的本质和性格。但最重要的界线冲突发生在我们的幼儿时期,在“分离与个体”三个阶段:孵化、练习、重归旧好其中之一,或三个阶段都有。一般来说,发生得越早,创伤越深,界线问题也就会越严重。


36.好的关系就必须建立在彼此可以自由地拒绝对方,或可以与对方坦然正视冲突。“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箴言》二十七章17节)良好的人际关系与成熟的性格都必须建立在适度的“不”上面。


37.管教是以因果关系来教导孩子学习自我控制的艺术。当不负责的行动造成令人不安的后果,我们就会学习要更负责一点。“凡管教的事,当时不觉得快乐,反觉得愁苦;后来却为那经练过的人结出平安的果子,就是义。”(《希伯来书》十二章1011节)


38.没有人真可以逃避生活的管教,人种什么,就收什么。越晚得到管教,情况会越糟糕,因为那时候所付的代价会更高。


39.神的世界存有律法与原则。灵性的问题其实和地心引力一样的真实。好好学习以下的界线十律,可以帮助你开始用不同的方式去经历你的生命。它们分别是:

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

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活动律、显露律。


40.【因果律】因果关系是生活中最基本的律法。神告诉我们:种什么,就收割什么。神不是要处罚我们,而是教导我们一些事实真理。


41.因果关系有时会受到干扰,这都是那些自己没有界线的人来干扰的。就像一个玻璃杯从桌上掉下来,我们用手接住而干扰地心引力的作用一样,人也会出手干涉因果律,试图要解救不负责的人。拯救一个人免于他自己种下的恶果,不过让他继续做不负责任的行为罢了。


42.【责任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活负责,这就是责任律。责任律包括爱别人。任何时候你不爱人,你就没为自己负全责;你就变成“没心肝”的人。但同时要注意:《圣经》要我们彼此相爱(love one another),不是要我们成为对方(be one another)。


43.【能力律】能力律的主要内涵是:虽然你或许没有能力去克服生活中重复出现的问题,但你确实有能力做一些事,它们在以后会为你带来胜利的果实——

1)你有能力同意你那些问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你有能力坦承问题与认错(在《圣经》里,这叫“认罪”。

2)你有能力在神面前顺服,坦承自己的无能。你有能力在神的面前将自己谦卑下来,把整个生命都交托给他;你或许没办法医治自己,却有能力向医生求救。

3)你有能力弃绝那些在你内心发现的败坏。这叫做“悔改”。

4)你有能力去寻求那些被你伤害的人而设法与他们和解。


44.能力律的另一内涵是:我们要认识到哪些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情,即在我们界线范围以外的事情。比如,你没有能力改变外物:你不能改变天气、过去、经济,更不能改变其他人。


你所做得到的是影响别人,只是,其中另有玄机。你既然不能改变别人,你就必须改变自己,使别人那些有毁灭性的形态不再对你发生作用。改变你对付他们的方式;当他们的旧把戏再也无法影响到你,他们就可能因此而改变。


45.【尊重律】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界线,喜爱别人的界线,才可能要求别人也尊重我们的界线。敬人者,人恒敬之。正如耶稣所说的:“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与先知的道理。”(《马太福音》七章12节)

46.【动机律】动机律说的是:自由第一,服侍第二。以下一些动机都会使我们无法好好去设立界线:

1)害怕失去爱或害怕遭受遗弃;

2)害怕别人的愤怒;

3)害怕寂寞;

4)害怕失去内心那“好的一面”;

5)愧疚感。很多人的给予,都出于愧疚的心理;

6)回馈;

7)寻求赞许;

8)过于认同别人的损伤。


47.《圣经》说真爱使人觉得尝到了神的恩典,让人感到喜乐。真爱应该只会带给人幸福,不可能使人沮丧的。所以,在你和他人的关系中,如果你的爱使你沮丧,那应该不是真爱。


48.【评估律】(有时候)决定设立界线是很艰难的,因为需要下定决心,以及正视问题的核心,在这种情形下,很可能使你爱的人痛苦。我们要认识到:伤(hurt)与害(harm)是不一样的。有些事情会伤到我们,却不会害我们;事实上,反而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有些事让我们觉得好得很,却可能害我们极深。


49.我们需要评估:与别人面对问题彼此质问时,到底会引发对方多少的痛苦。我们需要了解这痛苦如何对别人有所助益,而且了解有时这是为他们或为我们彼此的关系做出的最好决定。


50.【积极律】那些停留在反应期的受害者主要以他们消极的“反对”出名。积极的人却不求权利,因为他们已活出权利了。力量不是你可以强求或你应得的,而是你表现出来的东西。力量的终极表现就是——爱。积极的人已经超越对律法的反抗,能够积极地去爱,而不是消极的反应。

 

 

本书内容来源:
《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P1-P98,【美】亨利·克劳德 & 约翰·汤森德 著,蔡岱安 译,海天出版社,2011
 
文:邹根生  (心理咨询师,婚姻辅导师,微信号szhuaban520)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