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的好奇心程度有多深?| 心理词条

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丰富、多彩且复杂多变的,难以猜测,但是我们都有普遍心理那就是好奇心!

谁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惊讶的感觉,谁就无异于行尸走肉,其眼睛是迷糊不清的。—-爱因斯坦

哲学家和教育学家John Dewey在《我们是如何思考的(How We Think)》中说的,好奇心的最终极阶段是变成一股能强化个人与世界联系的力量 ,这种力量能持续为我们的个人经历增加趣味性、挑战性和兴奋感。

这两句话很值得我们去思考,让我们带着好奇心来去看看【好奇心心理学】

01

阐述定义

好奇心是什么?你的好奇程度有多深?


一、好奇心是动物处于对某事物全部或部分属性空白时,本能的想添加此事物的属性的内在心理。


表现为:


  • 对一些事物表示特别注意的情绪。比如一个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就会一直盯着某个东西看

  • 喜欢探究不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

  •  对于怪诞的嗜好或热情。

举个容易解读的例子:比如一个孩子对某样新东西感兴趣就会一直盯着某个东西看,然后这个孩子会不断强化自己想去了解的心理,会尝试用手,舌头等他已经能感知到的肢体和触觉去探索,如果这个事物能满足他的某项需求,他便会一段时间或长时间对此事物的执着来不断满足自己认知欲望,知道的多就越想知道的更多,觉得这件事情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事情。

二、心理学把好奇心定义为: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人才的重要特征。


  • 好奇心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之一


动机是涉及到人类的行为的基本源泉、动力和原因,反映人类行为的主动性特征,如果动机是自发性,那么就是内在动机,如果动机是由目的性,就是内在动机。好奇心就是个体自发性不依赖于外在报偿的主动心理,即是个体内在动机之一。


  • 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


学习就是个体寻求知识的过程,而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交融,学习过程离不开教学活动,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兴趣,对知识的好奇心理才是成为寻求知识的基本动力,也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 创造人才的重要特征

好奇心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已经是不用争议的事实。

美国学者希科森特米哈伊在研究创造性人才因素中也明确提出:通往创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兴趣的培养。

法国作家法朗士: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心理学上关于好奇定义就好比就是一条线索,你的好奇心有多深,学习动力就有多强,成为有成就人的机会就有多大。

02

好奇心理背景来源


好奇心心理学是怎么来的?


一、对于好奇心的定义发展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好奇心就被看成一种天性,同时也被看成学习发生的动机。

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人们对于科学的热衷是由于天性使然,并不存在任何功利主义的色彩


随着行为主义的发展,心理学界对于好奇心定义逐渐出现了分歧。例如,巴普洛夫发现当狗听到或看到任何异样的东西时,它就会立即转向这个东西,因此,他认为,好奇心,是动物面对外在刺激时的一种探索式的条件反射行为。


目前,心理学界广泛认同的,对好奇的定义来自George Loewenstein。他认为好奇是人的一种对于知识/信息的渴望。这种渴望可能来源于人的本性,也可能源于外在的刺激。


二、对好奇心的历史研究经历了两波激烈的活动


第一次是在20世纪60年代,主要关注好奇心的心理基础。


在第一阶段提出的关于好奇心的理论解释在两个方面是不足的:他们没有提供一个充分的解释,为什么人们自愿寻找好奇心,他们没有描述好奇的情境决定因素。

另外,这些描述并没有引起注意,因此也没有解释好奇心的某些显著特征:它的强度、短暂性、与冲动的关联以及在满足时令人失望的倾向。

第二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


人们提出了一种新的好奇心,新理论将好奇心解释为一种认知诱导剥夺,源于对知识或理解缺口的感知。


神经科学家利用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这件武器,能够对怀有好奇心的大脑实时成像,它能使研究者检查大脑在特定心智活动中,究竟是哪一块区域被激活了。fMRI为好奇心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维度,提升了我们对“好奇”的神经生理学机理的理解。

03

案例分享


为什么那些拥有狂热好奇心人的有很大成就?

一、达尔文的奇闻趣事完美体现了好奇心的巨大吸引力。

1828年,达尔文去了剑桥大学读书,有一天,他扯下了一棵枯树的外皮,发现了两只步甲,然后一手捉了一只。

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了一只稀有的十字架步甲,作为爱好收集甲虫的他充满了好奇当然一只都不想放过,为了腾出手去捉那只稀有甲虫,他竟然把手里一只步甲塞进嘴里,尽管那只甲虫后来释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达尔文的嘴蛰的又痛又麻迫使达尔文吐出了甲虫,然而达尔文并不在意疼痛,像收获至宝一样走回了剑桥大学,后来人们把那只十字架甲虫称为‘达尔文’

文从小对事物就充满好奇心,母亲对他好奇心的赞同和欣赏促使以后的他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不断好奇不断发现。也这正是达尔文这种从小到大的狂热的好奇心理才促使他成为著名的昆虫学家并提出了《物种起源》轰动学术界。

二、爱迪生的调皮故事足够体现了好奇心促使的创造力。

爱迪生小的时候,有一次看见花园篱笆上的蜂窝感到奇怪,就用棍子去拨马蜂窝,结果被蛰的满脸都是包,他还是很好奇,还是继续要看清楚里面的构造是什么样才肯停手。

看见铁匠在熊熊烈火中烧红红的铁,就发出好奇心:或是什么东西?为什么是会燃烧?为什么这么热?铁为什么会变红?然而他为了研究火是什么,第一次实验却把家里木棚点着了。

就是这样的一个调皮捣蛋的爱迪生,一个只读过三个的书人被人们称为伟大的发明家,竟然仅在专利局登记过的发明就有1328种,我想他的创造力一切都是来源于他强烈的好奇心

04

相关科普

好奇心本质对于我们有哪些提示?

一、研究者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很有可能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研究发现儿童在不确定性较高的情况下展现出更大的兴趣。

看下面的实验图:

左边为包含混淆信息的玩具,右边为不包含混淆信息的玩具,研究发现,孩子们更有可能选择包含混淆信息的玩具。

简单来说就是儿童会很快分析出不包含混淆信息的事物是他们能确定的,而对于混淆信息的玩具给到他们不确定性,所以会激发他们更大的探索欲。

孩子们对周遭的世界以及世界的运行充满好奇,对于大多数的孩子,当得到一些固定的答案时,他们就会停止对这件事情的好奇心,马上就被其他的事物和情绪所吸引。

所以说好的好奇学习环境引导才是激发孩子的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的前提,教师应该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成长需要精心设计学习环境,同时广泛利用各种资源调动家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环境的的创设,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更能产生好奇心和探索行为。

二、Loewenstein(1994)通过研究提出,人们对于信息/知识的好奇,实际上源于一个“信息差距”这个信息差距,指的是“我想知道的信息”与“我已经知道的信息”之间的差距。

但和大多数人想象中不一样,并不是当这个差距越大时,人会越好奇,而是当这个差距越小时,人们反而越好奇。知道的越多,我们的好奇心就越大。

而这个研究的给我们一个提示则是,比如:你觉得自己对某些学科、工作岗位不感兴趣那可能是因为你对这些都知道的太少了!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事情,都是在你所知皮毛的时候显得很没有意思,我们一定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之后去研究才会变得更加有兴趣这就是 知道的越多,越想知道得更多的道理体现。

05

个人见解


我们的好奇心理会慢慢变弱吗我们要怎样保持好奇心的热度?

一、好奇心逐渐变弱的部分原因

1.好奇心也叫作求知欲,儿童时期可以使我们求知欲最强的时候,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好奇心得到环境的打击,我们似乎渐渐失去对事物的好奇心,有的只是墨守成规的顺从和成绩进步

苏霍姆林斯是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基说过:“每个人内心都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孩子的好奇心是最为强烈的,家长需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要让孩子感受到认知的乐趣,积极的接触事实和现象,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好的发展。”


2.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设备的信息传递,我们似乎把注意力转移到互联网上,就像年轻人不停地刷手机短视频,视频,搜寻有趣的信息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在他们搜索信息的同时也惨杂着我们满足社交需求,大数据只会推荐我们喜欢的,已经了解的信息来满足我们的好奇心,所以好奇心的探索变得不纯粹。

人们渐渐用指尖对着指尖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们不为求知而求知,而是为了这件事情对我有没有用而思考。要知道目前像科学进步,新能源再生创造这些国家性的大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答案是电子设备中无法得到的。

二、我们要永远要保持好奇心

爱因斯坦说:我跟别人没别态度的区别,我是在我长大了以后依然对自然界有好奇心。

达芬奇直到自己临终前的笔记上就写着:”我一定要搞清楚逐木鸟的舌头是什么形状的?“

我们一生中都应该要保持对好奇心的热度,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小任务,找到你想要了解或者好奇的事情,判断这些事情可不可以被完成,并作出一些微小的尝试,朝着你好奇的那个方向去寻找答案。

就像人们对待生活中其他追求一样对待创造,学习,发明,探索以及观察,对于好奇心我们也要有无限制的追求。

风华正茂的我们就应该抖擞精神,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和兴趣,而不是索然无味的活着。

图片来自于网络,侵权可删
参考文献:
[1]  徐春玉著,好奇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0,第1页,第3页
[2]  关于“好奇心”的小故事.央视网.2016-11-16  
[3] 南科大商务分析与智能实验室BAIL的知乎专栏
[4]“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
[5] 知乎网zhuanlan.zhihu.com/p/90650141
原创:小娜心享
责任编辑:一只梨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