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自杀、家暴、离婚、人贩子… 11月,你怎么了?

文:芒来小姐
来源: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如果2019年中,有哪一个月,令你最不堪回首?

很多人会说11月。

的确,在这个11月里发生了太多太多事情:

35岁的高以翔因节目组重大失误,不幸猝死……

身患重病的网易前员工,被HR伪造绩效,赶出公司……

29岁具荷拉没有“替雪莉活下去”,接着泫雅又承认自己有抑郁症……

李小璐离婚、张亮离婚、郝蕾离婚……

知名网红宇芽被家暴,蒋劲夫外籍女友被家暴……

人贩子梅姨照片刷屏朋友圈,被拐孩子仍下落不明……

13岁男孩杀人事件还没凉,7岁女孩眼睛里又被塞纸片……

香港七旬清洁工罗伯被暴徒用砖块砸死,57岁的李伯被暴徒纵火烧身……

美国企图插手中国香港问题,妄想干预中国内政……

这些发生在婚姻中、职场上、生活里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深深刺痛我们的内心。

仿佛都是别人的事情,又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会害怕婚姻毫无征兆地破裂,会担心孩子的教育和安全,会焦虑生病之后被公司当作垃圾踢出去,会牵挂我们的香港……

雪崩那一天,雪花会不会也砸在我们身上?

-01-

被负面消息包围的人们 

 为什么会深感焦虑?

2012年宁蒗地震,跟着救援物资和队伍上山的,还有一群心理咨询师。

很荣幸,我也是其中之一。

当时我很不理解地问老师:为什么心理咨询师要在第一时间参与震后救灾?

老师告诉我:

“因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你根本猜不到,震后的强烈负面情绪,会在什么时候进入人的潜意识里。

有时,这些情绪会推动他们做出负面的言行;

有时,它们会变成巨大的心理创伤遗害终生。

所以,心理救援越早越好。”

负面事件会触发群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让人焦虑不安,这并不只是在于当时,更在于它对人们今后生活的影响。

生活中也常有这样的事:原本家长带孩子上学,一路上唱唱歌、聊聊天,其乐无穷。

可最近老是看到孩子上学路上被拐卖的新闻,第二天上学路上,家长总忍不住疑神疑鬼,光是警惕坏人就够呛,哪还有闲心和孩子唱歌聊天?

于是,一件原本愉快轻松的事情,变得心累,家长和孩子都开始惶恐不安。

负面新闻看太多,会让人感到压力有些大,本来生活就不容易,想想自己活在一个怎样糟糕的环境里,心情更不会好了。

因为负面新闻,会激起我们潜意识中对他人的敌意,我们把这种敌意投射成环境对我们的威胁,从而对环境充满了攻击性,导致环境更加负面——这是一个死循环。

截图来自新浪微博

就像《乌合之众》中说的: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个人的负面情绪,会受到群体的约束管控,但群体的负面情绪,却容易酿造极端事件。

比如地震后的幸存人员,被群体性恐慌情绪包裹,产生自杀冲动,但他们可以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逐渐好转。

但生活在安稳环境中的我们,身处负面环境这片泥沼,如同饮下慢性毒药。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心态一天不如一天,又该去哪里寻找慰藉?


-02-

什么造成了群体性负面心理?

摆脱某个现象的困扰,首先要理解它的由来。

群体性的负面心理的产生,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酵:

① 某个话题引发集体关注

崔雪莉自杀身亡后,一夜之间,所有媒体平台都在报道她的生平死因。我在《自杀会传染吗?》里写过,我的一位来访者,读了崔雪莉自杀死亡的报道之后,也产生了自杀冲动,

环境创造出话题,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当某个话题引发集体关注,它就可以创造环境。

因为当人们孜孜不倦的谈论某个话题,它会进入人的潜意识,如果你曾有过阴暗的想法,自杀新闻就会格外牵动你的心。


当一个话题引发集体的关注,它就成了集体的代言人。

一群被负面新闻牵动心思的人,聚集到一起形成论坛,你们的言论就会影响更多人,甚至创造出极具传染性的负面环境。

② 集体强烈暗示,个人产生同化

恐怖大师斯蒂芬金的著作《闪灵》中,中年作家丈夫带着妻儿到偏僻的山庄打工,本想着轻轻松松度个假,没料到山庄曾发生过一系列恐怖灵异事件,被看不见的可怕黑影缠绕。

丈夫在山庄中不断被黑影暗示,产生一系列可怕的想法,他努力想把这些想法从脑海中甩出,可黑影的影响逐渐白热化,各种血腥暴力的暗示,强烈刺激着这个老实男人内心狂暴的一面。

最终,他拿起斧头砍向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妻儿逃走后,他冻死在山庄外的花园里。

暗示的力量是可怕的。

44岁家暴男人,反复暗示自己是个好男人,即使又穷又丑,也能洗脑三个女孩和他结婚。

集体暗示的力量更加可怕,如果你从小在家暴家庭中长大,强烈的暗示刺激下,就算你无比厌恶家暴,成年后也更有可能变成家暴的施暴者。

③ 情感传染达到巅峰,导致集体越轨行为

当人们长期关注一个话题,反复受到某种负面情绪的暗示,情感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开来。

当人群达到狂热状态,最终,集体情绪爆发,就会发生过激行为甚至犯罪行为。

还记得火爆一时的“整村犯罪”吗?2016年内蒙古一起“故意杀人伪造矿难骗取赔款”系列案中,涉案嫌犯几十人,几乎都来自同一个村。

这其中不乏老实本分的农民,同村的邻居经常在他耳边叨叨,时间长了,歪念头生了根,于是犯下罪行。

从一堆金子里发现泥巴很容易,难的是从一堆泥巴里发现金子。

身处泥坑久了,即使你想洗洗沾上的污垢,身边都是泥巴。

没有一处干净的水流,能上哪儿去“洗白”呢?

-03-

身处负面环境对人的影响 

身处群体,我们心态的变化总是不知不觉中产生。

负面的群体环境,会引发人的四种特殊心理:

① 我很强大


《乌合之众》古斯塔夫勒庞著

无论多弱小的个体,身处群体都是强大的;无论多强大的个体,身处群体都是弱小的。

校园霸凌者往往是原生家庭中的弱者,被当做父母的情绪发泄口,来到学校,又找比自己弱小的人作为发泄口,他们总是成群结队,从群体中获得“强大”的虚假力量。

一旦离开群体,失去“强大”假象支撑的个体,又会回到弱小无能的状态,这使得尝到甜头的人,即使知道环境很糟,也很难离得开。

② 破窗心态

张艺兴多妈妈在微博上呼吁,明星也是人,不要把明星当成负面情绪的宣泄口,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支持。

可这世上没有真傻瓜,只有假装傻。

当人人都在辱骂明星,无论这事对不对,人们都会产生“破窗心态”:

一扇窗户破了,就会引发人们砸坏更多的窗户。一个明星被骂了,越来越多的人会来骂他,把情绪发泄出去的同时,也因为“法不责众”撇清了关系。

就像把垃圾丢在垃圾堆里,我们抱怨环境很臭,浑然不觉自己已经成了垃圾制造者。

图片来自微博

③ 恶意报复

去年7月,河南一位20年后报复殴打老师的男子,被判刑一年半,这事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我认为,报复性事件的背后,是群体的负面能量,如果报复不会受到重判,报复性事件就会越来越多,这几乎是负面环境最糟糕的结果。

因为当我们报复了一个人,我们也在教其他人如何报复他人。

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其严重程度,足以扭曲一颗善良的心。

④ 隔岸观火

最近在看《雷锋》系列纪录片,看到《雷锋》舞台剧的剧组坐火车北上,熬夜把全车厢的人的皮鞋擦得干干净净,我感动不已。

朋友笑我落伍,但他承认,“雷锋舍己为人的精神”,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稀罕物。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扶老人怕被讹,人们的心态开始隔岸观火:

“既然正直的行为讨不到好处,我又何必插手别人的事呢?”

可是当每个人都是旁观者,社会便会冷漠麻木。我们身处一个缺乏情感联结的社会,自然会缺乏安全感,变得浮躁且不安。

年轻人总爱抱怨“这个社会正在变得冷漠”,不如说,是我们变得越来越冷漠,这个社会只是如我们所愿罢了。

-04-

身处负面环境中 

 如何坚守初心?

知乎上有个问题:如何不受负面环境影响?

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身处群体,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负面环境的影响,但我们可以想方设法把影响降到最低。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理解自己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当环境不够正面,不要急于抱怨或者逃避,让子弹飞一会儿,试着看透环境。

比如:公司小人多,工作总是不顺,敌意的环境让我们不安。但通过观察,我们会发现除了环境本身的问题,我们自己不懂得拒绝、没有主见,也是招来小人的重要因素之一。

冒然辞职,你只能离开这个糟糕的公司;看透环境,却可以让你拥有一个更好的环境。

通过读书,阅读不同渠道的信息,培养更客观的视角,也是降低负面影响的有效方法。

阅读不但让我们的视野更加广阔,还能提高我们的心理调适力,当糟糕的情况发生,我们不会立刻被刺激,而是一点一点慢慢吸收这个信息。

读书能让人的思考过程变得更长,这意味着当暗示发生,我们有足够的余力剔除不太好的影响,留下好的影响,建立一个具有净化功能的脑库。

除此之外,关心家人和朋友、不要过多关注远方的负面新闻,也是减少负面环境影响的好方法,因为这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份踏实的安全感。

没有比打造自己正能量的小宇宙,更能对抗负面环境影响的了。

当你有关心、爱护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身边发生的都是有趣有爱的好事情,环境再糟糕,又与你何干呢?

或许这是不受负面环境影响的最佳办法:拥有一片自得其乐的净土。

环境再糟糕,糟心事再多,只要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都陪在你身边,今年就是个幸运年。

因为正能量一直都在你身边,幸福不会散场。

无论是这个月、下个月还是明年,“爱”都将成为点燃生活的温暖火苗。

无论环境多糟糕,正能量都会聚焦,为你垒起高墙,伴你远航。

-END-


作者简介:芒来小姐,资深男女观察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新书《姑娘,活得大气才够精彩》全网火热销售中,51个活得大气的故事和心得,告诉你长得漂亮不如心态漂亮。文章首发于公众号三点一弯钩(ID:sandianyiwangou)。
排版:小鲸鱼 soon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