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是更高级的人生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家,他们真的快乐吗?都说社交能分泌让人快乐的多巴胺,独处能让人沉淀下来,创造更多东西,那到底怎样才能在独处和社交之间游刃有余,掌控好力度呢?”


在豆瓣看到一个讨论独处和社交关系的贴子,竟然获得几十万的点击率,对小众而文艺的豆瓣群众来说,也算个高光的话题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像我一样,喜欢关注与独处有关的人和事。


如前所述,独处的人真得感到快乐吗?独处偏好和社交技能发展会不会有冲突呢?独处和孤僻、社恐有什么联系吗?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与独处有关的话题。

 

01

独处究竟是怎么回事



独处——牛津词典释义:“个体独自一人,没有与他人进行交流的客观状态。”


心理学家Larson强调,“独处是指个体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


客观来讲,独处是指人的一种状态,它既包括独自一个人,也指个体在人群中独自活动或思考问题。


独处是人稳定的人格特征之一,它是怎样形成的呢?


Larson研究,在儿童期独处偏好就已显现,但那些独自玩耍的小孩会引来老师和家长更多担心。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儿童会表现出独处倾向,如发呆、做白日梦、独自阅读、思考等。


到了青春期,独处是少年修复感情、自我反思、学习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他们来讲留适度时间独处且拥有积极体验非常重要。


进入青年时期,独处作为内在的人格特征日显突出。


成年人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婚姻家庭、职业发展等现实问题,独处能力与幸福感便产生很重要的关联。


到了老年,更多的空闲时间处理凸显了独处能力发展的重要性。

综上,独处需要是人的健康发展需求之一,人一生在不同阶段会对独处产生不同体验,从出生到年老,个体会表现出越来越多的独处。


独处产生的积极体验对任何阶段人的发展都很重要,人的独处能力成熟程度也与其心理健康状态成正比。


02

有哪些人正在享受独处


独处如此重要,拥有独处偏好的人是否有足够多的快乐体验呢?


心理学家亚拉伯罕马斯洛研究发现,那些自我实现的人都有高独处偏好。


人们对独处的偏好程度不同,有高独处偏好的人享受其独处时间,也享受与别人共处的时间。他们无需刻意让别人陪伴,他们能在独处中找到乐趣。



作家蒋勋在法留学期间有篇报道曾提醒他与自己相处的重要性,工作七年后,他选择从体制退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画画、抄经、读书,定期到巴黎旅行,去山林庙宇吃斋,禅修。


他说,坦荡得一如清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


人群中的他头发卷卷,一身利落的衣裤,挂一个背包,发现并记录美的瞬间。他做广播节目,办个人展览,发表小说诗集,开办各种美学讲座……

他曾说:“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一代女神林青霞视蒋勋为自己的唯一偶像,说他是自己的“半颗安眠药”,可以给她带来内心安定的力量。


作为湖南卫视的金牌主持人汪涵,在舞台上面的他淡定从容,机智的应对观众问题;舞台下面的他温润儒雅、低调独处。


在汪涵的手机设置里,微信社交不能超过一百人,他笃信,“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对于汪涵来说,排除干扰让其生活变得轻松简单,所有的时间都是自己的,不需要考虑更多事情,也不会被大量垃圾信息消耗。


公众场合人们反映跟汪涵在一起如沐春风。而汪涵的存在,让天天向上成为了年轻人追捧的综艺之一。


03

拥有独处偏好的人心理是否健康



一直以来,人们都很重视良好的社交关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独处能力的锻炼和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心理学家Larson在通过对青少年与独处研究中发现,中等程度的独处对青少年成长和适应最有利,太少和太多的独处都可能带来负面的作用。


他将独处行为分非自愿独处积极独处两类。


非自愿独处,即被迫的独处会给个体带来伤害,且常与强烈的寂寞感和痛苦有关;而积极独处却能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并有益于心理健康和个体主观幸福感。


研究者发现,一个人是否能够自我决定独处或者社交非常重要,那些能自主选择的人群自我悦纳、自我成长及社交技能发展的很好;在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同时,他们也喜欢为自己保留一些时间独处。独处行为成为个体的一种主动选择并且伴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马斯洛认为独处是自我实现者的一个重要特征,他们独处而不感到孤独,他们不管是与他人一起还是个人独处都感觉放松和惬意,因为他们已满足了自己爱与归属的需要。


马斯洛发现,善于独处的人有别于内向者、社交焦虑或孤独的人,他们对独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独处偏好促进了他的成长和发展。


04

独处的不同类型体验



为了查明人们独处的时间,研究者Larson用“经验抽样法”进行一周的测试,结果证明人们有相当多清醒时间是独处的,而且独处体验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多。


为了更好的理解独处的益处,研究者Burger把独处划分为下面三种类型考查更长独处时间对人的影响。


有些人在一天中只需要短暂独处就能调整糟糕的情绪,他们会让频繁的社交中断一下,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心理准备,在这过程中,他们把众人面前的“社交”部分自我剥离,重建自我感觉。有学者把这类独处命名为情绪更新自我恢复。


但有时人们需要更长的独处来考虑个人问题,做出重要决定。


在面临重大问题抉择上,他人意见固然重要,但决策者也需要较长时间自己思考。


对青少年来说,沉思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要学会解决价值观、自我同一性和生活目标等诸多问题。


还有些特殊的人会在长期的离群索居中受益。长期独处——几天、几周或更长时间的独居——能为精神、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机会。


一些著名作家(如梭罗)的作品就是长期隐居和内省激发的灵感的产物;伟大的宗教领袖(如耶稣和释迦牟尼)的许多领悟是在长期隐居时产生的;也有心理学家(如荣格)从长期隐居中受益。


05

独处生活的积极意义



心理学家Burger发现,独处偏好和其他人格变量一样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类型:


一些人回避独处,若被迫独处几小时便会被孤独沮丧吞噬;


而另一些人领悟到独处的好处,他们能合理安排独处时间来整理思绪,反思他们所关心的事情


喜欢独处的人并不是简单地逃避社交焦虑,这些人从独处中找到了某些积极的东西。那么这些积极特征是什么?


问题解决:面临特殊问题或决策时提供了思考的机会。


内心平静:感觉冷静和放松,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压力。


自我发现:获得对基本价值观和目标的启发,认识到自己独特的优缺点。


创造性:激发了表现自己的新想法和新方式的动机。


隐秘性:在此期间以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行动,不用担心社会约束和别人怎样看你。


亲密性:虽然独自一人,却感觉和你关心的某人特别亲近。


灵性:一种超越日常关切,变成比个人更宽广的世界的一部分的感觉。


心理学家Suedfeld认为:独处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独处能为个体提供自我评价、自我康复和情绪更新的机会,那些能够有效利用独处时间的个体,通常能更好地从压力情境中恢复活力。


心理学家Morrison总结了独处的三个好处:健康和康复、面对和克服恐惧以及再创造。他认为独处能使受挫的心灵得到治疗,个体借此观察环境、看清问题、认知自我,进而达到促进自我效能的目的。


毫无疑问,能够自主选择独处、并且拥有高独处偏好的人群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和高自尊水平,可以表现出对陌生人的热情,也能保持稳定而持久的亲密关系,渴望独处的人不会逃避人群,但他们也会花大量时间独处,而且随年龄增长,独处将成为了一种越来越普遍的体验。


参考文献:
1.【美】Jerry  M.Burger 《人格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戴晓阳 陈小莉 余洁琼《积极独处及其心理学意义》(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1.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删。)










文:李亚敏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