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如何破坏孩子的内驱力的?

01

认识内驱力

内驱力,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

每个人都有类似的体验,当我们想做某事或者达成某个目标的时候,如果这个目标或这件事是我们自己特别想做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遗余力地寻找各种办法和可能,接近这个结果。

但是如果这个结果并不是我们内心真正需要的,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就很容易放弃。

所以,衡量一个人内心力量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排除干扰实现目标”的能力有多强。

从以上解释和说明中,我们看到,内驱力的本质是一种无意识力量——这就是为什么一定要把内驱力和一个人的心理品质相联系的原因。因为无意识属于心理范畴,而无意识的产生,和一个人的“经验”密不可分。


关于内驱力,我们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解,一是动机,二是需要内在动机和满足人的内在需要,这两方面都与内驱力紧密相关。

02

破坏内驱力的

几种“不恰当的抚养方式”

在刚才内驱力的定义中,我们看到,内驱力是个体在环境与自我交流中产生的——这是内驱力的来源。影响一个孩子人格发展的外部环境,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环境等等。其中,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最为深远,也是影响力最大的

家庭环境的核心,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抚养方式。这种抚养方式是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这些抚养的方式,一点一滴的对孩子的人格塑形,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在孩子内驱力的话题中,我们首先需要认清家长有哪些“不恰当的抚养方式”,以及它们是怎样对内驱力起破坏作用的?

在这一部分,我将用比较长的篇幅进行介绍,因为对“错误”了解得越充分,对“正确”也就自然知道得越清晰。

① 边界不清,过度干涉。

“边界”这个问题天天谈,但就是做不到。虽然父母从道理上明白自己和孩子是两个不同的、各自独立的人,但是在实践中却很少有人做到。

究其根本,是因为父母自身的人格成长不够,当自己的人格不够独立和完整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

比如孩子写作业拖拖拉拉,会激发起父母自己内心的焦虑和糟糕至极的恐怖感;比如孩子成绩不好,会激发父母自身的羞耻感等等。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投射了自己内部过多的信息,将孩子的行为和自己的潜意识关联起来,与其说是孩子“表现”不好,不如说是父母自己内心的“创伤”太多。


曾奇峰说,关于亲子关系(其实也包括任何人际关系),一种最好的状态就是“清爽”,每个人拥有独立的空间,保持各自人格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但是,想做到清爽的状态却不容易。父母有必要经常提醒自己:哪些是孩子的事情,需要孩子自己负责,哪些是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负责?


比如,孩子早晨起来上学,这是孩子的事情,父母因为孩子磨蹭,感觉孩子要迟到而心生愤怒的情绪,这是父母自己的事情——谁有情绪谁负责。和孩子提前商定好,在起床时间叫孩子起床一次,是父母的责任,而孩子如果起不来会迟到,这是孩子的事情。

当父母有了反省和觉察,就能把亲子关系逐渐从“粘腻”走向“清爽”。只有两个人都感觉到有独立的空间,各自能顺畅的呼吸时,亲子关系的质量才能提高——父母不再充当“警察”和“怨妇”的角色,孩子也不再充当“犯人”和“不用负责的小孩”的角色。


为什么说父母过度的干涉孩子的生活,入侵孩子的心理(包括生理)边界,会影响孩子的内驱力呢?答案有两点。

第一,过度的干涉和入侵,会极大的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

每个人都有保持独立心理空间的本能需要,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不例外,当自己的心理边界被侵犯时,孩子就必然会调动很多心理能量去对抗外界的干扰。就像一个国家被入侵,就必须动用军队去打仗一样。

而当孩子发现自己无论怎么样,都无法对抗铁板一块的父母——父母的力量太强,入侵的频率太高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就会进入到一种“疲惫”、“疲沓”的习得性无助状态。而这种心理特质,会在各方面(包括家长最关心的学习)产生影响。

第二,与“过度的干涉”相对应的,必然还有过度的包办所以,必然会形成一个现象:孩子和父母共生,既不能分离,也不能很好的相处。

从内驱力的视角来看,父母的过度包办,对孩子的意义相当于剪断孩子内驱力的翅膀。父母的过度包办,必然会导致孩子的依赖和挑剔。所以很多父母抱怨孩子是白眼狼,但是这个白眼狼恰恰是父母一手造就的。

当孩子产生了依赖心之后,基本上内驱力就很难再发展了,因为内驱力要求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动力,而依赖则恰恰相反,是将自己寄托于外界。

“你剪断了我的翅膀,却还怪我不会飞翔”是很多当代家庭教育的矛盾。

我看了很多BBC的动物世界的纪录片,在大自然,很多动物的母亲都做的比人类的母亲要出色,她们能够克制自己的母性本能而对孩子放手,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而放手并允许孩子独立,恰恰是对一个母亲最大的考验

② 对孩子情绪的干扰。

这是一个比较复杂和庞大的话题,事实上,刚才讲述的第一点,也可以划分到这个范围。因为父母的越界,实际上也是对孩子的情绪进行了干扰。

在这个话题中,我以一个最常见的方面——“父母的高期待”作为切入点进行讨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对孩子的情绪干扰绝不仅仅是“过高期待”这一种,而其更广阔的外延,则需要家长的自省

在我们很多人的印象里,都能回忆起小时候对父母的“怕”,最常见的怕,是对惩罚的恐惧,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潜意识里的怕,比如父母脸色的阴晴不定等等。

恐惧,作为人的一种基本情绪,会极大的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这几天有一个很火的小视频,里面一个小男孩被他爸爸辅导作业,他在爸爸面前很紧张,无法回答“9还可以分成6和几?”这样的问题。忽然,他露出了“虚伪”的笑容,还鼓起了掌,一边鼓掌一边说:“没事,没事,爸爸我给你鼓掌。”他的笑容,既紧张又强撑,而且在笑的时候,身体还不有自主的靠到了后面,远离爸爸。

在接下来的辅导中,爸爸说:“写6,这边!”

他把脖子一缩,畏缩地说:“别吼我了,宝贝会写,会写会写。”在写完之后,他用浮夸的演技,发出了“哇”的惊叹声,并给爸爸鼓掌。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位爸爸表示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快被孩子气死,很多问题已经反复讲了无数遍,他还是不会,“脾气再好的人也会生气的,于是就吼了他两句。”所以在视频里,孩子可能是出于害怕,下意识地做出了这种动作。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父母对孩子情绪的干扰。


当一个孩子处于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其心理能量大部分都用于随时抵御外界随时而来的危险时,他怎么可能有多余的注意力放在理解这道题上?在学而不会的状态下,再加上内心的恐惧,他又如何发展出关于学习的内驱力呢?


很多时候,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要么是被扼杀,要么是被干扰。所以,很多人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缺少意志力……其实都忽略了这些表现背后的心理状态

当一个孩子的心理环境是安静、平和的,ta自然就有更集中的注意力和探索知识的欲望,在学习的过程中,内驱力才能被逐渐激发和培养。

在视频中,实际上父亲不自觉的就对孩子有了过高的期待,在他的认知里,讲了很多遍,孩子就“应该”学会了,但是孩子没有学会,他就变得焦躁和愤怒。

蒙特利梭曾经特别警告过家长:“孩子不是小号的成人。”

家长拿着自己的标准和认知去衡量孩子的水平,这本身就会导致高期待,并会因为高期待的落空而产生情绪,并因为自己的情绪,再去干扰孩子,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孩子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孩子没学会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家长的讲述方式不能让孩子理解,可能是孩子的思维模型发展水平还不够理解,可能是家长的情绪严重干扰了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家长只将目光钉在“孩子没学会”这个结果之上——这种典型的以偏概全的思维,正是很多父母的错误认知所在。

父母对孩子的很多高期待,其实不一定非要说出来,很多父母很委屈,说自己从未要求孩子必须考多少分,以为这样就不算高期待了,其实高期待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凡是超出孩子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要求或者隐性要求,都是高期待

③ 外部动力使用不当。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

有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

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寓言中,老人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纵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生活中,很多父母会使用一些外部奖励,比如夸赞,表扬,物质奖励等方式对孩子进行诱导,这样做短期会有一些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其不良结果要远远大于其正向结果

从内驱力这个角度来说,这种不恰当的外部动力机制,极大的影响了内驱力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都是依靠于外部动机,比如金钱,成就,名誉,地位等,那么ta对这些外部环境的依赖就会非常强烈,当外部环境稍有变化,ta就会跟着发生更加剧烈的变动

而且,这种对于外部动机的追求没有止境,会让一个人精疲力竭。而内部动机则像一个人内部源源不断的自发电机,能够自给自足的提供心理能量,让人走的更远

所以,不恰当的使用外部动机的激烈,也同样会损害孩子的内驱力。

文:有梦想的唐糖(动力学取向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多平台的签约作者,同时也是一名致力于心理学知识传播的终生成长者。如果你有什么心理困惑,欢迎在后台私信我。)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