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指向分离

前两天散步时,在小区里遇见一个老乡(女),也是好朋友,虽然住在一个小区,但平时各忙各的,很少见面。

当时,她正带孩子(6岁女儿)玩儿,我俩就坐下来聊了一会儿。我们“汇报”了彼此的近况后,她说起了自己带孩子的感受,她说最近非常害怕孩子长大,担心有一天她不需要自己了,会觉得特别失落,但同时理智告诉自己,这一天迟早会到来。

和她聊过,晚上我就想,为什么有些父母会有这样的担心呢?

我想,这应该是“分离焦虑”。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说说。

01

分离焦虑,

不仅仅孩子有,很多父母也有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分离焦虑,多数指孩子离开父母(主要抚育者)时产生的焦虑不安情绪,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得知父母要出差不在家时的哭闹等状态。


一般情况下,如果父母有意识地放慢分离节奏,多多安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明白爸爸妈妈还会回来,依然爱着他,孩子就会缓解心中的焦虑。

其实,分离焦虑,不仅发生在孩子身上,很多父母也会有。就像前面说的老乡,她也是在为孩子最后离开自己而忧虑。


演员黄磊在录制《爸爸去哪儿》节目时,也含泪表达过,不想女儿多多长大,希望时间定格在那一刻。当时,他们几个爸爸带着孩子们表演节目,目的是为那次旅行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黄磊看着当时还很羞涩的多多唱歌时,觉得那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同时,他也想起自己和女儿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他背着多多下山,虽然很累,但很幸福,因为他知道下次再背女儿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或许自己都背不动了。

是的,时间是不可逆的,也是无法阻挡的。父母陪伴孩子成长的时间,并非无穷,因为孩子终究有一天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自己去闯天涯。

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分离焦虑,然后才能慢慢缓解它。因为有时的意识到,就是在解决问题。

02

父母与孩子无法“分离”,

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前面说了,父母对孩子会有分离焦虑,但这个分离是必须要完成的,否则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演员朱雨辰是圈内有名的“妈宝男”(当然,他也是被动的),因为她的妈妈做不到与他“分离”,41岁的他仍和妈妈住在一起,导致几段恋情无疾而终,而这和他妈妈有直接关系。

朱妈妈对儿媳妇有明确的要求,声称“女的就应该做贤妻良母”,这样的“应该”是很多女生不能接受对。当然,她自己确实做到了,儿子在哪里演戏,她都会去探班,甚至一直陪在身边,因为她要给儿子做好后勤服务,她说“儿子在哪儿,厨房就在哪儿”。

但是,朱妈妈忘记了自己的爱,是在害孩子,因为孩子长大后需要更多的是独立,并非陪伴。

过多的干涉、无私的母爱,会让孩子窒息,那些以爱的名义来控制孩子的做法,都是与真正的爱背道而驰的。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病态共生,是匈牙利病理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师玛格丽特•马勒提出的概念,她认为,对于6个月前的婴儿来说,共生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除此之外,都是病态的。


也就是说,当孩子慢慢长大,父母,尤其是妈妈要和孩子区分“你是你,我是我,否则会陷入混沌共生中,父母和孩子没有清晰的边界。就像朱妈妈那样,把儿子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结果关系变得复杂,彼此缠绕,处在关系中的每个人都很累。


所以,父母要做好“分离”,以让孩子走向独立。

03

父母对孩子的爱,

最终是指向分离

爱,是为了在一起,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指向分离。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合作,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价值感的人。

那么,父母该怎样做好分离呢?

答案是,尊重孩子的内心,给予孩子选择的自主权。


知名主持人敬一丹在接受《你好妈妈》节目采访时阐释了自己的育儿观,她说自己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培养她的独立意识,包括穿什么衣服,孩子自己选择、读什么专业、上哪个大学,以及找男朋友等事情,作为妈妈的敬一丹都尽量让孩子自己做决定。

在我看来,父母相信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就是在培养孩子的独立,也是在做好“分离”这件事。

当然,能够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但我想父母可以试着这样做:

首先,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附属品,他们只属于他们自己。


意识到这一点,父母就不会过于干涉孩子的生活,这样就会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其次,父母要找到自己在意的事情,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就像我那个老乡,如果可以找到孩子之外自己更在意的事情,就不会那么害怕孩子长大,也不会忧虑自己与孩子分离,因为他还有自己爱的东西,这个爱可以是事业,也可以是爱好。

总之,父母做好与孩子“分离”,除了尊重孩子的选择外,还要意识到“分离”的必然,然后找到自己在意的事情,这样就不会那么焦虑。

写在最后

父母给予孩子最好的爱,是帮助孩子高飞。


就像电影《伴你高飞》中的父亲,教会孩子勇敢,自己则学会放下,让孩子“独立飞行”,而这才是真正的爱。

“黄磊含泪表达不想女儿长大”:父母对孩子的爱,最终指向分离

如果现在的你,也被分离焦虑困扰着,或也想知道怎样更好地和孩子相处,我推荐你加入壹心理APP出品的「鲸选」会员的以下计划:

【每天一节亲子课】计划:


部分学习目录:

  • 文章:这5种活动提升孩子安全感——阿德勒心理学

  • 文章:孩子为什么有恐惧感,或是生命力的被压抑

  • 文章:父母的过度关注是一种焦虑

  • 文章:只要做到这一点,孩子的人格就没问题!

  • 文章:孩子为什么会逃学?——阿德勒心理学

  • 文章:别让孩子成为情绪的俘虏

  • 文章:别用谎言教导孩子诚实

好父母不是天生的,没有谁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为好父母,更多时候,父母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学习完这个计划,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很可能变得融洽、亲密。

要知道,父母是什么人,比父母做什么更重要。

什么是“鲸选”会员?


它是一套全新的生活帮手和心理学学习工具,里面包括:


  • 2w分钟音频

  • 2k+精选心理有声内容

  • 365个问题解决锦囊

  • 200+解密现象心理词条

  • 每月1期的大咖主题直播免费参与

组合到200+主题计划中,你可以随意更换学习内容,可以说它是你生活中的「实用心理百科」。

现在,点击下方链接,和我们一起学习吧!

http://book.ikudp15.top/platform/522/2056BA0C8FCFF9DC43A817008825ED01/yxl

期待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文:学乃身之宝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