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和孩子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需要被理解

作者:高予清
来源:高予清(gaoyuqingxl)

站在鸿沟两岸的父母和子女,背后都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都应该被理解,被看见。

17 岁少年遭母亲批评而冲动跳桥自杀,舆论哗然,清晰产生两个声音,一左一右,彼此不认同,几乎要展开一场辩论。


 0 1 

过分渲染或禁止传播,都是过度卷入

 

有些写作者放上视频,细节描述自杀过程,文字激昂,大力渲染这件事的影响力,加速了这件事的传播。

很快,又有一些作者站在道德更高点,发文斥责过度渲染这件事的自媒体们,竟为了博取流量而吃人血馒头。

 

其实,自媒体写作者也是代表大众的声音,大众对此事也是两个声音。

 

不少人转发有关这件事的报道和文章,并表达个人的愤怒或惋惜;还有一些人呼吁,请大家不要再转发这件事的任何信息了!因为自杀会传染,会让青少年模仿。

 

对这件事,我认为过度渲染或遮盖起来不谈,都是有些偏激。

对于已经曝光且人人关心的事件,过于渲染,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刻意避而不谈,也是一种危言耸听,也是妖魔化这件事的性质。

学过系统式家庭治疗的人都知道,如果一个家族中刻意隐瞒一件事,使之变成家族秘密,这件事往往会憋出更大的破坏动力。

家庭是一个系统,社会也是一个系统,系统内的遮盖也会有副作用。

一件触及所有人神经系统的事件,需要我们以开放且平和的心态去看待。

这件事可以谈,但最好不要带着偏激的情绪夸大它的影响力,也不要带着惶恐的担忧去堵住它的流动。

它有些特别,但它也只是一个事件,一个经历。


它不是闪耀明星,也不是丑恶代表,它希望大家能够以一种不迎不拒的心态被对待,可以让它自然从人群中走过。

过度渲染或者欲盖弥彰,都是不够中立看待这件事的表现。

当我们无法中立时,可能会过度同情孩子而对母亲有愤怒,可能会过度理解母亲而对孩子有责怪,还可能觉得这件事很可怕,躲得远远的。


这三种可能性,都是对他们母子二人关系的情绪过度卷入。

一旦过度卷入,便会无法看清真相。


 0 2 

母子二人,都需要被理解

这件事视频曝光后,很多人在下面评论,现在的孩子太自我,太脆弱,太极端,太娇生惯养,太不理解父母……太不值得同情。

看到这种评论,另一些人气得浑身发抖,赶紧发言抨击骂孩子的人冷漠无情,继而斥责该母亲不配做母亲。

又是两个极端,都有自己的道德价值观,都非常正义。

然而,这世间有太多事情,是不能单纯用对错,或者用三观来评判的,那会使人变得过于平面,而人性是非常立体的。

比起过去习惯或左或右两极端的站队,我们也可以走到中间地带。

母亲情绪激动,儿子选择自杀,这件事,母子二人都背负了很多故事,都需要被理解。

根据我们的生活体验,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父母和子女,这世间最亲密的关系之间,却常常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绝望到让人放弃想去跨越。

那么,这个鸿沟的存在,是谁之过错?

这个问题无法回答,因为这里根本就不存在对错。

意识层面的对错,在潜意识里都会出现反转,潜意识里没有对错。


永远带着纠错的心态去探索父母子女的关系,只会走进一个死胡同。

站在鸿沟两岸的父母和子女,背后都有许多故事,这些故事,都应该被理解,被看见。

 0 3 

孩子的绝望,可能都超出了成年人的承受力

作为一个心理工作者,刚看到17岁少年自杀的新闻视频时,我一点都不感到震惊。因为在咨询室,见了太多深处绝望中的孩子,他们真的很痛苦。

无数小娃娃正经历的孤独和忧郁,可能是很多成年人都无力承载的绝望。

想起两个孩子在沙盘室的呈现。

瘦瘦小小的身躯,文静沉默,却在沙盘里活埋了所有的人,然后做出一个硕大的集体坟墓,外形跟西藏列山古墓一模一样。死寂压抑的古墓,正是他心灵的写照。

另一个话多活泼的孩子,很用心地创造了富有艺术气息独特的沙盘世界,然后顷刻之间,毫无征兆地,将自己精心创造的世界彻底地摧毁,让它完全地破碎。突然崩塌破碎的世界,更贴合他在婴儿期经历的创伤体验。

我作为一个陪伴者,感受着他们传递过来的阴郁和绝望,有时用沉默,有时用语言,有时用眼神,悄悄地回应他们:你的感受,我都感受到了。

而这些孩子的父母,把孩子带进沙盘室的诉求基本上都是要求,希望孩子写作业不再拖延,希望孩子在学校不再对抗老师,希望孩子在家不再拒绝父母……

无人能感应到当下他们的孩子,内心正面临怎样一个深渊。

可能有人会说,如今的孩子不愁吃穿,不缺关注,可比我们小时候幸福多了,他们的绝望和忧郁从哪来的?

正如很多人评论那个17岁少年,母亲几句批评,他怎么就脆弱到要自杀?

对此,同行游宁老师分享了一个观点,真是一针见血。她说,过去的孩子虽然物质匮乏,缺乏关注,但与父母是有一个安全距离的,这个距离让孩子更为自由。而如今的孩子,被过度关注,与父母之间已经没有距离,他们被父母吞噬了。

我不知道你们对于吞噬是什么感觉?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自由更重要了。

小时候,我父亲异地工作,母亲忙于农活家务,还要照顾哥哥和刚出生的妹妹,而沉默爱哭的我,只能和一棵洋槐树相互陪伴。

童年的我,极度缺乏关注,却也无比自由,这份自由给了我很大的空间,没有人会阻止我每天爬树,每天在树上睡午觉,并反复玩从树杈下跳下来的劲暴游戏。

自由自在的我,敢于冒险,敢于突破常规,而最终成为今天独一无二的我。对此,我真的非常感激童年的经历。

心理咨询一直在说自性化,自性化就是一个人成为自己的过程。实现自性化最大的前提是有一个足够大的空间,并在这个空间里足够自由。

而如今孩子的空间,被挤压到要窒息,空间都没有,哪儿来的自由?

被过度关注的孩子,变得很被动,因为父母的无微不至,让TA失去了为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一个人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便是失去了自己。

当然,除了被吞噬的挤压,如今的孩子还要面对社会发展过来带来的集体焦虑,父母投注过来的过多期待,学校各种攀比之心……

孩子承受的感受,真的急需被看见。

 


 0 4 

所有的父母,都已尽了最大努力

跟很多做儿童咨询的同行交流,大家都非常理解自己的小来访者,出于对小来访者的共情,大家又都忍不住会抱怨小来访者的爸爸妈妈们:

一个家庭,孩子是病的最轻的;

孩子的妈妈因为怕会失去孩子,根本就不想让孩子好起来,所以不断破坏咨访关系;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一手造成的,他们却还在不断责骂孩子。

刚从业的时候,我也会因为太心疼小来访者而对他们的父母有愤怒,后来我发现,因为无法理解父母,我的儿童咨询工作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1. 咨询工作突然被父母中断;

2. 孩子情况大有改善,父母对我却充满恨意;

3. 孩子表面上非常喜欢我,行为上却对我充满隐性攻击。

前面两点很好理解,那孩子从我这里得到了共情和支持,为什么会对我表达攻击呢?


当然,这其中有时候是他们情绪宣泄的方式,有时候是他们移情的表达(他们通过对我攻击来表达过去关系中的愤怒),还有一种可能性—他们对我个人有所愤怒。

因为,他们捕捉到了我对他们父母否定的态度。

这点其实很容易理解,比如我一个朋友,她常忍不住跟老公抱怨自己的父母,但如果她老公跟着附和几句,她便会即刻火冒三丈,甚至会跟老公吵起来。

可能很多人都会有类似感受,那就是“除了我,谁也不能说我爸妈坏话。

现在很多育儿心理文章,过多指责父母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这样的文章会带来一定的教育性,但这样偏向天平一端的过度共情,可能会让孩子身份的读者停留在自己是受害者的位置,而让父母身份的读者产生内疚感,从而更加焦虑。

身为孩子,早把父母的人格内化为自己的人格,被人评判自己父母不好,也是被评判自己不好。

身为父母,付出大半辈子,非但得不到认可,反而被不断指出自己这里做错了,那里做偏了,可能会更怕失去孩子。

 

后来,当我可以站在中立位置上看待我的小来访者和他们的父母时,我才有了更多空间去感受一个家庭中的每个成员。

这时候我发现,所有的父母,能做到为人父母现在的样子,真的已经尽了最大化的努力了。

有多少人童年期遭遇创伤,青少年期阴郁多雨,成年期压力重重,他们内心从未被滋养过,他们内心匮乏,力量不足,但他们还是拼尽全力,让孩子过得更好些。

当我看到这些,针对孩子们的心理疗愈工作,变得顺利很多。

尽管表面上父母和孩子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但他们之间无意识的链接依然是最为亲密的,任何人都无法介入。

父母子女间无论发生怎样的矛盾冲突,在这背后,每一个故事都值得被看见,每一个成员都值得被理解。


(备注:文中咨询案例已经360度技术处理)

作者简介:清心,本名高予清,二级心理咨询师,沙盘游戏咨询师,管理硕士,心理硕士在读,心理专栏签约作者,壹心理认证作者。微信公众号:高予清(gaoyuqingxl);个人微信号:qingpsy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