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我,请成为我的镜子

「如果我们成为风,我们会飘到哪里去?」一度我问了自己这个问题,当时我在风里,被风包围。

后来,我不这么想了。

当我见到许多孩子,他们被风包围,他们被风吹的头发乱了。慌乱中,他们狼狈的用手按著头发,就像大力士参孙,他们的力量彷佛在头发上,所以他们害怕头发失去他们。

那一刻我想的是,「如果我成为风,我会把别人吹到哪里去呢?我能滚起一阵尘土吗?我能让陷于酷热中的人民,因为我的关系感受到一阵清凉吗?」

许多咨询师会这么形容自己,咨询师像是一面镜子。

但咨询师不是一面普通的镜子,他不是为了来谈者而存在。

设想一下,如果一位咨询师在咨询中,他总是失去自我,那么他不过就是来谈者的应声虫而已。那样的镜子,来谈者可以在其他人身上找到。

咨询这面镜子,带有特殊的功能,他能够使观者获得某种澄清,使与镜子中的自己照面后,产生不同的认知。

比如一个人在镜子里,他自卑的不敢面对自己的面容,不断诅咒镜子中的自己是如此肥胖。镜子能否提醒这个人,换一个角度?或者去追诉他那些诅咒言语的弦外之音。

这还是一面能够给予拥抱和支持的镜子,而不仅仅只是冷冷的观看。

 

咨询师写的文章也是如此,咨询的文章像是一面镜子,承载著观者的视线,以及视线之外的期待、向往、杂念、仇恨……种种正面与反面的心理活动。

文章会呈现出作者的价值观,比如在我的文章中,我就呈现了自己的价值观。

也许我可以试著讨好我的读者,但我知道他们如果认真的读,他们会在我的文章中感受到我是否真诚。

这里我也呈现了我的价值观,我在乎真诚。

对于某些想要从我的文章中学到套路的人,他可能会很失望。但我想他会得到真诚的回应,可他的失望或许说明,他需要的不是真诚。

「这个世界上有人不需要真诚吗?」

以我的经验,是的!有人不需要。

所谓的需要,可以分成两个层次:

a. 我以为我需要;

b. 我需要,但我不知道我需要。

 

对于「我以为我需要」,可以洞见一个社会的进步走到哪个阶段。

像是经常被人讨论的凤凰男,他们之所以不受某些人待见,在于这些人尽管在经济上改头换面,但他们的心态还没有摆脱贫穷时代。

兜里有足够的钱过上富足的生活,用钱的态度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时那一套。

当一个人吃不饱、穿不暖,他用钱锱铢必较会被视为节俭。

而当一个人明明有足够的能力,却这里舍不得,那里占便宜,就成了吝啬。看看之前Costco开幕,某些人在里头疯抢的样子,你说他们真的需要抢一瓶茅台来喝吗?抢一只烤鸡来吃吗?

 

内心的贫穷,有时就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我以为我需要」。

比如明明已经吃的很饱,却以为自己需要吃的更多,好像隔天就会挨饿。

明明身边有爱自己、条件也不错的伴侣,却偏偏要偷腥、找刺激,好像总是被爱的不够。

当一个人内心贫穷,他就会不停的要,去要那些他觉得自己需要东西。

说「要」还是客气的,他们的要更像是抢夺。

但你说他们错了吗

我不敢这么说。

对我来说,他们之所以内心贫穷,像是有个填不满的黑洞,这是一种痛苦,是一个可能需要处理的伤口,而不是一种应该被人们唾弃的罪恶。

「囤积癖」是一种心理疾病,其实很多人都用类似的方式,去填补内心的空洞。只是他们的情况没那么严重,或者隐藏得特别好,以致于人们以为类似的情况很少见。

内心空洞就会需要通过他物来填补,网路购物的便利,让人更容易通过这条路获得满足。加上信用贷款也从过去的银行借贷、信用卡,经由现在的借贷APP,让人更容易轻易的放下内心的底线,乃至于一点挣扎的时间,迅速的对自己的需要放弃抵抗。

然而,每个选择背后都有代价,我们挣扎往往是在「选择」和「代价」之间考量。当我们认知代价高于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我们就会限制自己的选择。

销售心理学的利害,让人们降低挣扎,表面上人们因此心理舒适了,实际上是把原本因为挣扎,或者放弃选择的痛苦加以延后。

甚至某些人因为过度消费,日后因为还贷,或者因为自己一件件不理性的行动,进而产生内疚感和自我攻击,其实心理的痛苦也付上了利息。

我们内心的需要,会通过具体化的方式表现出来。

这是人类的本能,在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母亲的乳房和安全感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即使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还是会在内心空洞的时候,寻找能让我们安心的乳房。

我这么说不是要替那些挥霍无度的人解套,也不是要让那些饥渴于下一段关系的浪子、碧池开脱。

而是希望当我们不断的买买买,不断的要要要,我们能给自己哪怕一秒钟的时间,想想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到底内心因为得到这些东西,获得多久的满足?

如果我们只有下单和拆开包裹的时候,我们才感到开心,其他时间我们过得像个没有灵魂的空壳,这是个警讯,需要我们正视内心的空虚,通过处理心理空虚的管道,真正解决问题的核心。

所有我们绕的远路,或许能解一时之急,却始终无法取代根本的治疗。

 

另外一种情况,「我需要,但我不知道我需要」。

当我的文章被他们阅读,我的内心是惶恐的。因为他们的心像是装了雷达,会自动的把自己贴上某位老师的字里行间。

譬如我向来希望来谈者能够和真实的自我相遇,所以我有很多文章谈到自由、独立的行动和勇气。

可是我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对我诉说的内容,产生全面的理解。

当我在诉说独立自主,并且表示我们必须通过拒绝那些我们不想要的,好使我们梳理出自己的小天地。但这不意味著,我们就该成为一位杠精,到处跟别人唱反调。

我也不赞成一位青少年为了追求自己,罔顾现实问题,贸然离家出走,来场一个人的旅行。

可是有些人抓住咨询师的某篇文章,甚至是一位哲学家或心理学家的一句话,就把这句话当成人生的信条,那么他很可能会活在误解里,做出令自己后悔的行动。

更糟糕的是,这并不是真正的独立自主,而是把自己的决定交在一段虚幻的箴言手里。当他事后对自己的行动感到后悔,他还会把过错怪罪给他信奉的专家身上。好像自己对自己的生命毫无责任。

这么说吧!真正的独立自主,如果不包括为自己的选择负责。那么你谈的独立自主就跟我谈的不一样。

然而,正因为语言存在被误读的可能,作者们总是要谨慎一些,不高估自己的影响力,陷入高度自恋。同时也不要低估自己的影响力,让自己写出不负责任,容易引人误会的文章。

创作是这样一回事,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感受,一方面也要试著聆听他人的感受。

这种聆听不是像咪蒙之类的作者,他们聆听的背后抱著一个取巧讨好,进而赚钱的目的。

这种聆听是为了避免误解,以及误解带来的遗憾。

作者在聆听中做出回应,在回应后继续聆听,那么一连串的创作,就成为与他人、世界和自我的积极沟通。如此一来,我们才能通过这些文字更接近真理,更接近真我。

到这里,写作的咨询师,他的写作才能成为一面拥抱和支持的镜子,一面咨询之镜。

 

「咨询师是一面镜子」,其实谁不是一面镜子呢?

当我们愿意谦逊的通过他人洞见自己,他人就能成为我们的明镜。

当我们封闭自己的内心,即使面对一面镜子,我们也看不见真实的自己。

咨询的意义也在此,咨询师要帮助来谈者看见,包括试著引导他「睁开双眼」。

无论你是不是咨询师,你都可以试著帮助身边的人去看,而不是强迫他照著自己的意思行动。

同样地,当我们陷入困境,我们感觉自己盲目了,或者感觉生活失控了。

我们也得试著寻找一面镜子,帮助我们看清困境,找到人生的出路。

排版:Survival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