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评论 | 给孩子创造有意思的暑假:家长攻略篇

文:马会萍
来源: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

小朋友们热切盼望的暑假已经到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过一个有意思的暑假呢?


我们特邀北京景山学校的马会萍老师做客“亲社会实验室”,与大家一起聊聊小学生过暑假的话题。

Q:

许多家长说起暑假简直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孩子和自己终于可以轻松一下,早晨不用起大早送孩子上学,晚上也不用天天检查孩子作业了;

忧的是要长时间、近距离地跟孩子相处,面对孩子睡懒觉、挑食、贪恋手机游戏、参加各种补习班等情况时,母慈子孝常常会不复存在而变成各种“内战”

马老师,您觉得有什么好方法可以避免这样的“内战”而使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暑假吗?


马老师:

父母一般都会选择带孩子旅游或参加夏令营。

孩子越大,时间越长,父母也就越轻松。

但这些“甩锅”终究不是好办法

事实上,除了上述活动外,父母若能用心安排假期生活,即使很普通的日子,一样可以过得丰富多彩


例如,共同制定假期计划并一起执行、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共同参与亲子户外活动、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等都是不错的方法。



Q:


您提到的几种方法看上去都挺不错,能否就其中一两种详细介绍一下呢?


马老师:

那我就重点说说做游戏

可能大多数家长都会认为:

不就是玩嘛!很简单!

其实,里面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心理学奥秘!


我们常常认为“教育”很重要,但事实上,关系比教育大一万倍

例如在家庭中,亲子关系的质量远远大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指导。

孩子愿意和你亲近,信任你、爱你,自然愿意听你的话,“内战”也会大大减少。

想要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必不可少,其中,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就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对成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可对孩子而言,游戏却是成长,是孩子交朋友、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的主要途径

游戏力的创始人科恩博士曾说:

父母是孩子第一个、也是最好的玩具。”


Q:

原来游戏有这么重要的意义!


既然如此,陪孩子做游戏都有哪些具体注意事项呢?


马老师:

的确如此,我们要重新认识游戏对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家长在陪孩子玩游戏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重要原则

  • 每日安排专门时间和孩子做游戏

即使是假期,父母也难得有大块时间陪孩子,但若能每日安排出一段“专门时间”,完全专注地陪孩子玩,哪怕时间很短,也能增进亲子关系

在这段时间里,做一些不会让你烦恼和疲惫的事,但也要克制自己对孩子的全面指导,要让孩子有支配你的权力和一定的自主性,让他知道你确实欣赏他,认可他的行为。

  • 在游戏中让孩子开怀大笑

爱笑的人更乐观。


父母的作用就是要通过游戏让孩子更自信、更开朗

所以,游戏的第一步,就是要发现可以让孩子发笑的事情,一旦发现,就反复去做。

比如,和孩子摔跤、来场枕头大战……孩子一定会咯咯大笑,笑声会释放他积攒了很久的糟糕情绪,很好地将孩子的积极情绪的“杯子”蓄满。


切忌胳肢孩子,虽然胳肢会引起孩子发笑,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 在游戏中扮演一个有趣的弱者

平时,面对父母和老师,孩子是“弱者”。

如果父母在游戏中能扮演一个傻乎乎的、举止笨拙的、软弱无力的、胆小害羞的弱者,孩子就能从中体验到聪明机灵、强壮有力、勇敢无畏,这样会减轻孩子在童年时期遇到的诸多苦恼,让他们重获自信,亲子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为此,父母在游戏中要放松、活泼,不要顾及自己的“尊严”

  • 要有身体接触、充满爱心


身体接触往往会让人更亲密

父母用脸蹭孩子的身体,热烈的拥抱,一起打滚、摔跤等,都会让孩子极开心。

  • 掌握好游戏的强度

如果是和一、二年级孩子玩,父母需要大大放低姿态,扮演一个特别无能的角色,就可以使孩子发笑,比如孩子明明在你眼皮子底下,你就是找不到,他稍稍碰了你一下,你就呻吟地倒地;


但对于五六年级的孩子而言,他需要势均力敌的对手,战胜了对方才能获得自信,父母就要把握好度。

  • 不要让你自己的问题混入游戏中

父母内心压抑的东西更多,有时候玩着玩着就会将自己深埋的情绪带入游戏中。

和孩子较劲、吓唬孩子,都是不成熟的做法,所以家长要时刻保持觉知,别让自己掉进莫名的情绪里

在恪守上述原则的基础上,父母不要拘泥于形式,要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随时随地灵活创造游戏,与孩子享受其中。

联结是人的自然本性,所以亲社会行为才会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


若想让孩子成为高情商的亲社会者,拥有幸福的人生,在他年幼时,父母就要尽可能多地与之联结,形成亲密依恋,让他拥有足够的安全感

假期生活,对父母和孩子而言,是形成这种亲密依恋的契机,若能充分利用,可以为孩子蓄满整整一杯爱的能量,帮助他们轻松地度过后面漫长的学校生活。

Q:


马老师,感谢您的经验分享,收获很多,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想去尝试这些方法了,让孩子们的暑假过得有意思又有意义!


马老师:


不客气~


— The End —


参考文献:
1.(美)Patty Wipfler. 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 陈平俊等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美)Lawrence J. Cohen. 游戏力. 李岩译. 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

微信公众号简介:亲社会实验室(ID:Prosocial_Lab)。本公众号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寇彧教授实验室主办。在这里,我们将分享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推介相关心理学前沿文献,普及相关心理学知识。
排版:小鲸鱼  我讨厌蚊子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