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生活”,你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式

文:Miss蘑菇姑姑
来源:Miss蘑菇姑姑(housewife-online)


01

平淡生活需要仪式感吗?

《恋梦空间》第二季里,大S说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她看见他老公汪小菲的衣帽间里放了两个袋子,里面装了好像礼物的东西。

因为母亲节快到了,她猜是不是他老公准备送给她的礼物呢。

可是等了好多天,直到母亲节都过了也没见汪小菲把那两个袋子给她。

她就问汪小菲那个袋子里是送给她的礼物吗?

然而,汪小菲的回答却让大S很火大。

傲娇如大S,怎么可能自己跑去拿那个袋子呢?

因为她觉得既然是你买给我的礼物,那当然要你把它拿给我啊。

所以大S说,至今她也没去拿那两个袋子。

既然一方买了礼物回来,那就自己去拿好了,为什么还非要让老公给拿过来送到面前呢?

可仔细一想,好像并不是这样。

送礼物,关键在送的那一刻,需要仪式感,礼物在这一瞬间的意义被强化。

 

可能在很多年以后,与其说是想起了这个礼物,不如说是想起了整个过程带给我们的那种幸福的情绪。

02

为生活加点料

七夕我心血来潮想逗逗我老公,就给他发微信说:

“今天是七夕了。”

我老公给我回了一句:

“哦,是吗。“ 

请注意,“是吗”两个字还不是问句,而是陈述句,表明这个话题已被对方终结。

既然暗示没用,我就直接问了:

“你有没有打算制造个惊喜给我啊?”

过了一会,收到他的回复,赫然三个字:

“啥惊喜?”

不用解释了,很明显,这人真的没有这个打算。

其实这也不能怪我老公,和广大已婚女人一样,我一直以来也不是特别追求浪漫的人。

就觉得,浪漫只是一种形式,不是特别重要,只要我们能感受到彼此的感情和关心,彼此心里有对方,知道我们感情的内核还在,形式有没有不是很重要。

但是,这样的日子过得长了,又觉得哪里有点苍白似的。

一年365天,疲于奔命的我们每一天都过得机械忙碌。

到了年尾回忆这一年的时候,好像什么都记不起来,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每一天都是复制粘贴,毫无二致,也挺没意思的。

 

就算婚姻总有一天会具体到柴米油盐的细枝末节和细水长流的平淡,但是,在某些特定时刻,其实来一点仪式感的东西,也是为平淡生活适当的加点料吧。

 

03

仪式是细节

作为现代人,我们的生活每一天都忙碌的不可开交。

 

在家里为自己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到餐厅享用一份期待已久的美食,对很多人来说都已经变成了一件很麻烦很矫情的事了。

 

我很喜欢的一部美食题材的韩剧叫《一起用餐吧》。

故事讲的是三个性格不同的男女主人公住在公寓的同一层,通过在一起寻觅美食的过程中,慢慢消除了误解,填补了孤独的内心。

很喜欢这部剧的朴实与自然,将生活的五味杂陈溶解于食物的美味,把人生的喜怒哀乐浓缩到食物的酸甜苦辣咸当中。

累了一天,当我们放下疲倦的身躯,坐到餐桌前,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瞬间驱散了压力和烦闷,在香浓醇美的事物被送入口中的刹那,白天的所有疲惫统统被排挤出大脑,慢慢的幸福感会取而代之。

什么烦心事,都抛在脑后吧,此时此刻,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对待吃饭的态度,其实也是我们对待自己的态度。

下一次感到疲惫或者孤独的时候,不如先去享用一顿期盼已久的美食吧。

 

04

仪式感源自对自己内心的尊重

除了用餐,生活细节中的仪式感其实随处可见。

我有个表妹,她自己一个人在外租房住。

每次去她家,看到她家总是一屋子狼藉。

衣服袜子随意仍在沙发上,桌子上到处是喝完的饮料空瓶、零食袋。

桌子上永远一层灰,被子永远都不叠。

我就问她:

“你为什么不收拾一下房间呢?房间干净了,心情也会好啊。”

她说:

“平时太忙了,来不及收拾,周末就只想好好休息,懒得打扫,时间一长就这样了。”

还来了一句:

“反正就我一个人住,我自己凑合得过就行了。”

 

可能在她心里,整洁的家庭环境对一个人住的她来说不是那么重要,自己将就着过就行了。

可是,生活态度并不会因为单身或者结婚不同的状态就发生质的改变。

如果你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凑合,那么到了人生未来的某个阶段,你也一样有理由觉得生活这么过就行了。

 

归根结底,在于我们对自己的内心有没有尊重呢?

生活是内心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们之间彼此映照。

对自己的内心有尊重的人,才会去尊重生活,开始自然而然的建立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比如整理房间、适当的装扮、培养健康的身体、为生活增添情趣等等很多方面。

 

“生活的趣味全在细节之中,无论是清晨斑驳的阳光,还是傍晚天空的火烧云,还是工作间隙里浇浇花,都是点亮生活的一种方式。”

作者简介:sophie,三级心理咨询师,蘑菇心理传播班新锐作者,在这个世界做一个专业反省生命的人,记录和陪伴你我的生命进展。转载自公众号:Miss蘑菇姑姑(housewife-online)。
排版:小鲸鱼 梵辰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