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大硕士生跳江殉情,为什么他战胜命运却败给了爱情?

6月27日深夜,离新的一天还有14分钟,29岁的陈陆洋戴着口罩从地铁站出闸,走上了广州市中心最繁华地段珠江新城的猎德大桥。

陈陆洋出身湖南农村,家境贫困,但学习刻苦努力,家人和社会爱心人士资助他顺利完成了大学本科,后来他又考上了国内有名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去年,陈陆洋硕士毕业,进入了一家国企工作。

如果后面的事情没有发生,陈陆洋的经历本应是农村穷小子发愤图强,用知识改变了命运,终于可以回报家人、光宗耀祖的励志故事。

可是,随着陈陆洋毫无留恋地从猎德大桥上纵身一跳,坠入深不见底的珠江,这个励志故事戛然而止。

后来调查发现,陈陆洋因与女友感情破裂后,多次挽回失败,殉情身亡。


陈陆洋的哥哥在整理弟弟遗物时,发现其自杀前写下了18篇日记,记录他与女友感情破裂后的心路历程。在最后一篇日记中,陈陆洋流露出对女友的怨恨和厌世情绪。

01


陈陆洋去世两个月后,最近才有媒体报道了这件事。

陈陆洋家境贫困,但没有屈服于命运。他不断努力,又加上家人和资助人的支持,他进了广州一家国企。这意味着他不但有了一份稳定收入的工作,而且很可能在未来几年就能在这个一线城市购房置业。

这本来是陈陆洋熬出了头的好日子,正是他回报家人和社会的时候,他却因感情受挫而轻易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对家人造成巨大伤害,真的令人扼腕。

而且,陈陆洋最后出现的广州猎德地铁站就在我们的工作地点旁边,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每天都会从这个站进进出出。

透过我们写字楼的落地玻璃,还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猎德大桥,看到上面的人来车往。如果陈陆洋就在附近上班,甚至可能与我们曾无数次擦肩而过。

(位于我们机构附近的猎德大桥,图片来源于网络)

悲剧发生的现场离我们这么近,一条年轻、鲜活、本来充满希望的生命就这样从我们身边消逝。

而且,我与陈陆洋的成长经历非常相似。我们都出生于贫困农村,都非常渴望改写自己的命运,承载着整个家族的期待;我们都通过不断的拼搏,才终于在大城市立足。


我能感受到陈陆洋付出了多少努力,被寄予了多少期望,身上有多少压力,他的家人和资助人是多么的骄傲和自豪。


我对农村出身、努力拼搏的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从他们身上,我总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我希望他们能苦尽甘来,迎接人生的光明和希望,我甚至也愿意尽我的能力去帮助他们。


所以,看到陈陆洋死亡的新闻时,我的心情真的非常沉重。我甚至有个一闪而过的念头,要是那天晚上我加班,下班后正好走到猎德大桥,能给他提供一个紧急心理干预,能安慰他、鼓励他,打消他的自杀念头,留住这一条生命,那该多好!


02


从现有的报道来看,陈陆洋在人生最后的10天里极力想挽回女友,但女友还是坚决不复合。陈陆洋精神崩溃了,他认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女友竟然毫不动容,他接受不了这个事实。

现在网上很多人骂陈陆洋懦弱、自私,辜负了家人和资助人对他的期望,辜负了社会对他的帮助。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感情受挫固然让人痛苦,但不至于让人自杀。

更何况陈陆洋不是只为自己一个人而活,他身上还有很多责任和希望,他怎么可以因为一次感情失败,说去死就去死?

我在遇到现在的爱人之前,也谈过恋爱,也被前任甩了,我也难过、痛苦过,也努力挽留过。但多次遭到拒绝后,我调整好心态,拿得起、放得下,让自己的学业、工作和生活尽量不受影响。我相信这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做法。

还有一些网友责怪陈陆洋的前女友,“如果女友分手时,对他态度好一些,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诸如此类的评论并不少。

大众更容易同情死者,情感上更加倾向于悲伤中的人,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希望网友们以及陈陆洋的家人们都不要指责女方。每个人都有自由恋爱的权利,也有终止一段恋情的权利,陈陆洋的女友并无明显的过错。

而且,这名女友找工作不顺利,又与男友闹分手,本来就有可能处于抑郁状态。现在陈陆洋因她而死,又经媒体报道,她此时此刻肯定也是非常痛苦,甚至可能会过度自责,形成巨大的心理创伤。希望大家不要再用恶意的语言攻击她。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从我们多科学诊疗(MDT)临床心理干预经验来看,两人分手只是压垮陈陆洋的最后一根稻草,并不是真正的悲剧根源。

他为什么在感情中那么脆弱?那么不理性?

这都是与他在成长经历中经历过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以及形成的错误观念有关的。

陈陆洋从小到大一直很努力,成绩优异,考上了名牌大学研究生。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可能形成了一种歪曲认知:虽然我输在起跑线上,但只要我尽最大的努力,不断付出,就一定可以获得相应的回报,达到目标。

当然,不能说这种认知是全然错误的。毕竟,正是这种认知支撑着陈陆洋一路打拼,取得了已有的成绩。这也令他对此更加深信不疑,甚至可能已经将此当做人生信条、精神支柱,认为无论是在学业上,工作上、还是在感情上,只要付出努力,就可以得到回报。

所以,当女友提出分手,陈陆洋不断付出努力尽力挽留时,他心里始终认为肯定可以感动女友,两人实现复合的。但女方态度坚决,这也让他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他的人生信条瓦解了,精神支柱崩塌了,对他来说,也就剩下自杀这一个选择了。

“只要努力,就能得到回报”,其实这是一种容易走极端的执念,在学业要取得成绩,主要靠熟练地掌握知识,一般来说对于智力正常水平的人而言,只要愿意下苦功,有一定学习方法,回报都不会差。


但在人生的其它方面不是如此。职场的成功除了勤奋,还涉及人际交往能力、情商、逆商、创造力;而感情的成功,更不是“我对你好,你就必须对我好”,一厢情愿地付出,更难以收获两情相悦的感情。


但显然陈陆洋并不懂得这些。


另外,并不排除陈陆洋内心极度自卑,在感情中过于敏感、多疑,可能存在一定的偏执型人格特征,在与女友相处的过程中曾给女友施加了一定的压力。而他分手后又不懂得自我反省、改变及提升,只是一味自我否定和怨恨。


03


所以,陈陆洋在情感方面是非常单纯、幼稚的,这应该与他的成长环境密切相关。

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在经济拮据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将他抚养长大已实属不易,可能没有意识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也难以实现对孩子情商方面的教育。

因此,陈陆洋的智商可能很高,但情商是较低的,与他的实际年龄完全不相符,甚至可能还不及现在的90后、00后。他一心一意只想与女友一直走下去,却突然遭遇分手,他毫无应对的能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一个人的情商、在恋爱中的态度,还会受到其父母感情和相处模式的影响。我的恋爱观念曾经也比较保守,但在感情受挫的时候,我很快就走出来了。这得益于我的大哥与大嫂,他们是我们村里第一对自由恋爱的情侣,成就了一段佳话。

他们感情深厚,互相理解、扶持,我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原来婚姻可以这么幸福,他们为我们几个弟妹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下,我和几个弟妹也建立了积极的、理性的婚恋观。

所以,陈陆洋的父母在这个方面很可能不是一对很好的榜样。而且,他们很可能以为只要读好书,有一份好工作,儿子的人生之路就顺顺当当了。他们并未能意识到儿子在性格和恋爱观上的缺陷。

在陈陆洋的悲剧中,为人父母者应该学会以下这几点,才能帮助孩子心身健康地成长:

第一,要避免将错误的执念当成人生信念,甚至是精神支柱。


我们在临床中,就曾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父母,他们抱着“要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孩子按照我说的去做,才不会出错”的所谓信念,一厢情愿地将自己认为好的给予孩子,要求孩子百分百地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并以为只有这样孩子的未来才会一片光明。

结果,这往往压得孩子喘不过气,形成了大量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罹患严重的精神心理障碍。

第二,父母要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亲子关系,成为孩子背后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在孩子遇到重大打击时,亲情往往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信念!


陈陆洋在他失恋后,与父母、兄长几乎没有沟通、交流。女友提醒其兄长陈陆洋的情绪出现问题时,兄长不懂共情、安慰,反而骂了弟弟一顿。

陈陆洋在跳江自杀时,没有丝毫的停留和犹豫,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自己身亡后家人有多么痛苦,但他不在乎。这也可以看出,他与家人关系并不亲密。

所以,希望父母们一定要加强自我反省,改善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这将大大有利于孩子的心身健康。

第三,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并且重视孩子的情感诉求,而且要正确引导。


很多父母仍然抱着陈旧的观念,对“早恋”一再打压,甚至“棒打鸳鸯”,给孩子造成心理创伤,激起剧烈的亲子矛盾。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青少年、儿童主业是学习。但父母也一定要意识到,现在时代和环境已发生变化,不要把孩子“早恋”完全当做坏事。

如今网络信息极其发达,很多孩子从小便接触到与性相关的信息,部分幼儿园孩子都已经萌发了对异性的好感。很多青少年因遭受创伤,或者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还可能出现继发同性恋的倾向。

所以,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情窦初开,有了喜欢的人,这符合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而且如果孩子喜欢的是异性,父母还应该感到开心。孩子的性取向符合主流,以后在感情道路上能够少受一些挫折。

而且,如果懂得处理,“早恋”还是一个很好的、父母给予积极引导的机会。父母要引导孩子明白,他们目前的能力并没有办法去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真的谈恋爱,也应该以学业为重,底线是不能影响学业。

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将感情保留在心底,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等到两人有足够的能力时,再一起创造美好的未来。

还有,父母要引导孩子明白,恋爱必须建立在两人的互相理解、尊重上,这是“你情我愿”的事,对方有权利拒绝自己,不能因此心生恨意。

而在感情受挫时,父母更要引导孩子进行深刻的自我反省,从中吸取教训,实现快速的改变和提升。而非陷入自我否定中,在情伤中难以走出来,最终抑郁寡欢。

只有孩子建立了正确的婚恋观,才能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文:何日辉  (公众号:晴日心身医疗)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