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工作:那些你专注过的时光,岁月会加倍偿还给你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被完全头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深度工作》


周杰伦成名前曾被吴宗宪要求如果可以在一周内写出50首歌,就挑选出10首来给他出专辑。屡次被退歌、能力被怀疑的周杰伦深知这是自己唯一实现梦想的机会,便买了整箱方便面,把自己关进工作室,大门不出二门不入,拼命创作。


十天后,专辑《JAY》横空出世,周杰伦红遍全国。周杰伦的时代到来,他用自己的创作才能开启了一个崭新的音乐王朝,稳坐天王宝座16年。而今,他成了80后的青春记忆,90后的童年记忆,还继续影响着大批的00后。


当我们谈论周杰伦时,我们都习惯于把他视为音乐天才,仿佛他是上帝的宠儿,生来就注定过这样无与伦比的人生。


可如果他没有这种逼自己进入音乐、忘乎所以的深度工作能力,他成就不了音乐,更成就不了自己。
毕竟我们大多数人,没了手机电脑,在一个密室中待三天估计都会疯掉,更别提写出一字半谱了。


深度工作能力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专注力”“工匠精神”“自控力”方面的书籍和文章比比皆是,但卡尔·纽波特的这本《深度工作》还是给我了很多惊喜。


卡尔·纽波特提到“深度工作,是在无干扰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而与之相对的浮浅工作则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


周杰伦深知想要成功,就必须产出自己能力范围内最好的作品,而这需要深度。


他刻意砍掉了那些会消磨自己时间和精力的浮浅工作,不遗余力地强化深度,让自己坐得住、脑袋静下来、思想深下去。是的,是深度工作能力成就了周杰伦。


当如周杰伦这样的创作者闭关数日、带着新作面世时,我在做什么?


哦,我也参与了他的成功,因为无聊的我通过朋友圈看到了,然后转发、点赞评论了;在上班的你无意从电脑右下角弹出的娱乐广告看到了,然后被吸引过去听了新歌,还无聊地把留言评论一条条刷完,然后留下自己的美言或吐槽。


我们多数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这样的:起床刷朋友圈,上班路上刷微信,到公司打开电脑,登上微信、邮箱、QQ,边工作边实时关注自己的各个社交窗口,下班刷着手机坐车回家,睡前把所有APP刷到没有更新为止。


手机、电脑的广泛使用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可也实实在在将我们的注意力肢解地支离破碎,而这种注意力支离破碎的状态是不可能带来深度工作的。


我们用越来越多的浮浅工作消磨自己的时间,在网络社交媒体的陪伴下,我们逐渐丧失了专注和沉思的能力。


更可怕的是,我们心安理得地接受自己的平庸,坦然接受自己与成功人士的差距。


卡尔·纽波特提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论断:我们拒绝接受专家与普通成年人的差距是不可改变的……相反,我们认为专家与普通成年人之间的差异反映的是为提升某一特定领域的表现穷其一生的刻意努力。


有个冰冷的现实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技能可通过机械自动化实现或易于外包而遭遇挫败,找不到人生的存在价值;而有些人不仅能够存活,还可以变得比以往更有价值。


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在8月份刚刚落幕,智能工具已经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生活,悄然抢走越来越多行业人员的饭碗,低价值、易复制的工作会摒弃人工劳动力的付出。


很快,你就会发现,没有深度工作能力,不能给市场带来高价值、难复制的产品,你连存活的能力都没有了。


未来,不需要深度工作能力的工作会越来越少。如果你无法做到长时间深度工作,就很难使自己的表现达到质量和数量的巅峰,而这种巅峰状态对于你的职业成功越来越重要。


可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浮浅的世界:我们鼓励碎片化,重视人与人随时随地每分每秒地连接,接受网络滋生的所有新鲜事物。


我们顶礼膜拜让自己有参与感的所有社交媒介。我们将自己的生活工作甚至隐私发到社交平台,期待朋友或者听众的点赞或评论,然后我们慷慨地将自己的注意力回报给他们。


你点赞我更新的状态,我点赞你的。你直播你的生活,打发我的无聊,我给你点赞或打赏。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显得很重要。


那些愿意放弃社交媒体、匠心生活的人,我们反而视作“异类”。


朴树生活在北京郊区租住的房子里,他不上网,不更微博,几乎不用微信,潜心创作时没人可以找得见他。正是他这样的状态,有了“平凡之路”,有了纯净如泉的“no fear in my heart";

胡歌在事业巅峰时暂别娱乐圈,跑去“学习”;


胡京在《战狼2》成为中国影视传奇时停下来去充电。


他们懂得时代需要什么,更明白自己怎样的状态适合这个时代。当一轮轮鲜肉老去、一个个偶像派过气后,这些能够高度专注、可以控制自己思想的人还会带来让人惊喜的作品。


或许你说,我不想成为什么领域明星、时代传奇,我只想平平凡凡生活。


不好意思,当你毫无目的地随着时代走,恐怕连生存的能力都会丧失掉。


这个世界已经很浮躁、很浮浅了,而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卡尔·纽波特本人便是深度工作的忠实信徒。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他提出了摒弃浮浅、培养深度工作习惯的四个准则:


准则1:工作要深入 


我们身处开放的办公室,电邮、会议不断,而现在手机也成为工作信息沟通工具之一。这意味着我们不可能完全隔绝这些媒体,让自己像周杰伦一样与世隔绝以深度专注所做之事。


而在我看来,“卸载微信一年”“关闭朋友圈三个月”这种方式也并不可取。


卡尔·纽波特提出了四种深度哲学日程安排方法:

禁欲主义哲学(完全不用任何社交媒体,闭关即日常生活)、 双峰哲学(正好地工作生活,但偶然抽出一段时间来闭关)、节奏哲学(将深度整合到生活中,规律性地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专注做事)、 新闻记者哲学(想深度的时候随时深度)。 


对于职场人,节奏哲学日程工作安排是最恰当的深度工作方法。 


结合个人职场体验,我觉得可以如下操作:


每天早晨查看邮箱后在下班前再查看一次即可。把一天工作事宜列好清单,选取精力充沛、对外事务性沟通最少的一小时用来做创造性工作。
养成这样的工作习惯,对工作业绩和个人发展都非常有好处。 


卡尔还提出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主张:


别把工作带回家。工作下班到第二天上班前屏蔽掉所有工作的事宜,如果实在需要紧急处理,那就加会班。离开工作岗位就忘掉所有工作的纷扰,让自己享受工作结束后的闲散安逸,或吃或玩或睡。让自己的身体和大脑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和安逸。这有利于大脑补充能量,进行第二天的深度工作习惯。


身边很多人在刚进职场后又想修个学位,于是白天工作晚上挑灯学习。这样能够把工作做得好学位又修得不错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学习一段时间,书就压箱底了,或者去考场打个酱油。

因为每个人一天能够进行的深度工作时长在1-4个小时,对于新手而言,1小时左右就是极限了。

如果日程安排合理,工作时间就达到了深度工作上限,而夜里只适合做些浮浅工作了。也有少数考取学位,重返校园,但工作往往不出色。那一定是宝贵的深度工作时间留在下班后啦。

准则二:拥抱无聊


无聊的时候你都做什么呢?买东西排队时、坐车时、朋友聚会时,看到最多的人就是玩手机,玩游戏、刷朋友圈、聊天、看视频。


如果几个朋友聚会,你没玩手机或手机没电,那就尴尬了。因为大家忙着摆弄手机时会让你觉得特别闲。

《深度工作》中提倡计划性利用无聊的时光。与其偶尔从分心中拿出部分时间专注,我们更应该学会从专注中规划偶然的分心。当有短暂的无聊时间时,可以练习自己屏蔽网络,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准则三:远离社交媒体 


其实我们本文都在讨论如何计划性使用社交媒体。


不过在这里还是有一点需要说一下:


在网络使用习惯中使用关键少数法则。(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


比如一个产品的营销活动,你准备了10个活动,关键少数法则认为其中只有2个活动是最为关键性的,这两个活动便可以产生80%的营销效果。


至于其余的活动,在实施时同样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不如放弃不做,把精力和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2个活动上。


把花在低影响力活动上的时间转用在高影响力的活动上,你可以收获更大的回报。


准则四:摒弃浮浅工作


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很多时候工作成果和自我成长是存在矛盾的。


比如,如果你的工作并不那么具有挑战性,你做的浮浅工作越多,你的工作成果是越大的。但如果习惯了长时间地用浮浅工作充斥你的时间,那你会丧失深度工作和思考的能力。


所以最为有效的办法是:


定量分析每项工作的深度,进而合理规划时间和精力。


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评估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有多少属于浮浅工作、有多少属于深度工作。


如果你每天的工作内容超过50%是浮浅工作,那你有必要控制下这些不费脑的工作比重。如果你的工作内容全部都是浮浅的,那建议你做点调整吧。


毕竟一份不需要任何深度工作能力的工作不可能使你在知识时代获得任何的成功。

愿每个人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对我们而言最好的选择。

文:小馬姐jerry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