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拖延症”的防治

拖延顾名思义,就是拖长时间,不迅速处理某件事情;它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态度,其结果导致目标任务未能按时完成。一旦拖延形成一种习惯,就上升为“拖延症”


拖延症从行为上看:就是明明预料到后果有害的前提下,仍然一意孤行,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延迟。


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心理状态,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失败;在“马上做”和“慢慢来”的心结上选择了后者,而且一直在做“慢慢来”的选择。


拖延症虽然算不上心理疾病,但却是心理上的一种不健康状态,它往往与自卑、自责、负疚感、罪恶感如影随形,相伴而生,严重者甚至会引发抑郁症、焦虑症,因此,它不得不防,更不得不治。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犯有拖延毛病的人普遍存在,只是程度的高低和频率的多少有别而已,犯有拖延症的人也屡见不鲜。


按照目标人群划分,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大、中学生具有拖延毛病和拖延症的比率最高。据调查:有75%的大学生认为有拖延情况,50%的大学生认为一直在拖延;有50%的中学生有拖延现象,近40%的中学生一直在拖延。


即是说:青少年学生群体中近一半的人有拖延症。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任务的加重、社会认知的加深,犯有拖延症的青少年,特别是中学生的比率会越来越高。这种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学生家长更是忧心忡忡,百思而不得其解。


心理学研究表明,导致拖延心理机制的原因来自于:对工作和生活压力的抗拒、休息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自信心不足、缺乏生存的焦虑等。


从人生的历程来看:青少年是从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他们应该是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是阳光开朗、乐观自信的,是精力充沛、雷厉风行的。


按说,青少年学生既没有工作的压力,也不至于缺乏自信;既没有生存的顾虑,也不会缺乏休息的时间;可为什么反而是犯有拖延症比例最高的人群呢?


分析其中的原因,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习任务重。


小学生只学语数英三科,中学阶段增加了政史地理化生六科,不仅科目翻了三倍,内容也增加了、难度加大了,光是预习、听课、复习就己经眼花缭乱、力不从心;更不用说晚上还要在家里上网课,周末要在培训机构上课了,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学习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


二是作业布置多。


课后,每科的老师都布置大量的作业,有背诵的、有刷题的,附带要求家长监督,打卡签字。上了一整天的课,晚上一刻都不得闲:完成作业!


会做的还好说,马上做完;不会做的呢?有的去网上找答案,实在找不到答案的既不敢问老师,也不好意思问同学,冥思苦想之后只好随便作答。


特别是偏科的同学,有的不喜此科,有的不爱好彼科;喜欢和优势的学科作业早早做完,讨厌和弱势学科的作业迟迟不动;做不完怕老师说道,做错了又怕老师批评。题海战术搞得孩子们焦头烂额、疲惫不堪。


三是家庭陪伴少。


白天孩子们要在学校上课听讲,晚上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周末还要补课,日复一日,周而复始,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家长和孩子缺乏一定的交流与互动,温情和爱得不到充分的体现,孩子们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四是忧患意识淡。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日子,无法体验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个中滋味;对社会缺乏认知,对未来失去感悟,忧患意识和焦虑感淡漠。


这样看来,青少年学生常犯拖延症就不难理解了。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自然无可厚非,但是学习任务太重,作业过多无形中给他们太大的压力,本来是乐见其成的事情变成抵制和抗拒。


为了应付繁重的作业任务不得不反复熬夜,其结果是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为了满足休息的愿望,就只能延缓事情的完成;长期作业完成不好,考试成绩不理想,使得他们一步一步地丧失信心,变得自卑、自怨、自艾。


再加上生存焦虑缺失、忧患意识淡薄,原本应该具有的“风风火火”特质变成了不紧不慢,雷厉风行变成了拖拖拉拉。


当然,青少年心智不够成熟、三观尚未成型、情绪跌宕起伏、叛逆行为等导致抗压力不足、自我调节能力有限也是他们具有拖延症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拖延症实质上是人们在心理上自我调节失败,从而导致行为拖沓,处理事情不及时,无法按时完成目标和任务,往往表现在:因为不喜欢而选择暂时的愉悦来拖延,因为难度大而选择“力不从心”的理由来拖延,因为难以决断而选择犹豫不决。


中学生的拖延现象主要表现在:明明早上上了6点半的闹钟,非要拖到7点钟起床;正常晚上10点半做完作业就该休息,非要挨到11点半才睡觉;因为不愿意写作文一写就是34个小时;因为一道难题在网上找答案一找就是“大半天”;如此等等,不一而列。


心病自然要用心药医,拖延症既然是心理调节的失控,那么当然可以通过心理调节入手,对症下药。


一、克服心理障碍。


拖延症属于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上的慵懒与懈怠,实际上是心理上的缺失和障碍,自我调节的失败是拖延症真正的病根,要想防治拖延症必须克服心理障碍。

首先,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人无完人,任何人或多或少都有拖延情结,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不必大惊小怪、‘谈虎色变’。

就算是有拖延症也不要回避和否认,而是勇敢的承认和自觉的接受它。承认它、找到它、改变它、消灭它,是防治拖延症的最佳疗法。

对于犯有拖延症的青少年朋友,家长和老师要关爱帮助、循循善诱、积极引导,做孩子们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切忌责怪、恐吓、嘲笑、打压。

其次要克服困难,完成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师长和家长要教导孩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当成最重要的事情去做。犯有拖延毛病的同学要有勇气、有毅力、能坚持,克服困难,战胜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艰难险阻,攻克一道一道的难关,把每一件事情无论它是难是易、无论它是愉快的还是“痛苦”的都按时做完、做好。

当然,还要讲究方法。最好是遵循从易到难、从小到大的做事原则。古人言:“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

要克服拖延症,就要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做起,从最不起眼的事情入手,一步一个脚印,先去掉拖延的小毛病,再根治拖延症的大麻烦。


二、明确是非观念。

“行己有耻”、“止于至善”是青少年朋友的道德行为准则。

行己有耻的意思是不做自已认为可耻的事情,换言之,即是凡事三思而后行,做任何事情都事先要考虑前因后果。拖延属于“非”的范畴,因为拖延而导致目标任务不能按时达成,其结果是有害无益的。

其实,每一个具有拖延症的人最初都带有负罪和愧疚心里,在尝到短暂的‘愉悦’之后,往往情不自禁、身不由己地一次一次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就要求青少年朋友知羞耻、明是非:拖延是“耻”,拖延症是“非”。

以行己有耻为镜可以避免拖延的毛病,亦可防治拖延症。“止于至善”是追求完美,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心理状态,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一个有着美好的梦想和愿望的人只会勤奋学习、努力向上,不断地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绝不会因为短暂的快乐放弃长远的幸福,也不会因为眼前的困难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三、树立忧患意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中国人从来不乏忧患意识。但是对于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子而言,因为缺乏对社会的深度认知,没有承担过养家糊口的责任,一直过着锦衣玉食、无忧无虑的舒适生活,对责任心、紧迫感只有一些碎片的记忆和肤浅的认识。


没有生存的焦虑和未来生活的忧患意识,又怎能体会“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个中辛酸。


针对这种现像,家长们应该让孩子们多读励志方面的书籍,注重修身养性,培养青少年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特别是在长假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体验生活。平常在家里要让孩子们力所能及地干一些家务活,自力更生、身体力行,让青少年朋友从小知艰难、负责任、爱劳动、懂忧患。


只有树立忧患意识,才能建立积极情绪,一个阳光开朗、乐观上进的人断然不会患得患失、焦虑不安、悲天悯人、自怨自艾,又岂会拖拖拉拉、迟滞不前?


四、改变行为习惯。


1、固定时间


列出每天{尤其是节假日}的作息时间表,将时间、地点、任务、要求细化,并由家长监督执行。譬如:早上6点半起床,10分钟洗漱,10分钟早餐,6点50至7点20背英语单词;晚上10点半准时睡觉,觉前花15分钟做总结;只能在书桌上完成作业等等。

2、培养习惯


老办法、笨办法,天天坚持就是好办法。譬如:早读只能是英语和语文,作业必须雷打不动的在书桌上完成,线上线下培训课课前必须预习15分钟、课后复习15分钟,早起最多懒床5分钟,周末必须运动3小时……


3、形成常态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是常人尽知的道理。


然而,孩子们未必知晓其中的精髓,就算知道也未必能做到。师长和家长要反复强调这句谨言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孩子们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


孩子们真正明白拖延是“恶”,不拖延是“善”的时候,自然就会形成固化的思维定式,在行为上也就会去“恶”扬“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成自然。所以说:习惯一旦形成,不拖延就是常态,拖延症便会不治而愈。


特别是,外力的作用不可忽视。毕竟青少年从生理到心理上发育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差,这就要求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帮助他们克服拖延毛病,战胜拖延症。国家和社会层面要高度关注并出台相应的措施,减轻青少年学习的压力。


比如:初中阶段的学习科目和难度应该适当降低或减少,12年制可以考虑压缩到10年或11{已有人大代表提出}。学校教学课程不宜排得太满,适当留给孩子们一些消化的空间;作业布置也应该适可而止,不要让孩子们为了应付作业天天熬夜。


家长不要安排太多的校外培训和课外学习任务,学习要讲效率,不是拼时间。闲暇之余,多让同学们参加一些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要倡导:减压增效,知识和能力并存,学习和健康并重。缓释压力,放松身心,方能张弛有度,一往无前!

 

 

文:胡玉林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