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印象的记忆,对你伤害最大

文:Kaforniay
来源:杨凤池心理工作室(ID:gh_1b32bb27fe09)

你还记得小时候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吗?

 

大部分人都是摇摇头,我也不例外。

 

没有具体原因的焦虑症和严重失眠是比较典型的情况,一般可以考虑深层次的原因,了解曾经发生过何种刺激,才可以提出针对性建议缓解病情。有些咨询师会采取催眠的方式,帮助你挖掘被压抑在心底里的苦衷。

 

那对于普通人来说,不记得、记不清的生命之初的事情,对我们影响有多大?

01

为什么我们会忘记小时候的事情?


听说过“婴儿期健忘症”吗?

 

大多数人记不起自己3岁以前发生的许多事情。即便是记得,也只能大概说个地点、时间之类得关键词,或者表达出模糊的感受。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青年到老年版,第四版)解释道:因为婴儿大脑皮层额叶未发育成熟,记忆中心——海马体还没充分发展,所以只能用“内隐记忆”的编码形式去储存。

 

按照是否意识到,我们可以将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的是需要有意识的努力才能使恢复的记忆,容易被干扰。我们能想起来、用语言能够表达出来的记忆属于“外显记忆”,外显记忆的功能通常在18个月以后才能发展出来。

 

内隐记忆指在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条件下,个体的过去经验对当前任务自动产生影响的现象,又称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内隐记忆从0岁就可以开始储存了,保持时间较长,不受外在刺激干扰。

 

被忘掉的回忆,其中部分可以称之为内隐记忆,毕竟有一些记忆估计真的没被记下来。

 

18个月之前,大脑右半球占据主导地位,孩子用直觉行动思维来感知这个世界,活动和思维总是同时进行,手停,大脑也不再思考了;18个月到3岁,右半球的语言功能发展,孩子的词汇量大增,每天嘴里念叨着十万个“为什么”,但负责记忆的海马体却还没成熟,部分早期岁月的经验都被加工成潜意识储存起来,在以后的成长中有时候会从无意识中被激活。

 

我对记忆的发展进程很有感悟。当我十几岁的时候在路上骑单车,经过一些大方砖,在拐弯的时候感觉这种经验似曾相识。我回到家翻箱倒柜,猛地发现3岁的我骑着小单车在客厅兜圈的照片,而地上铺着夏天凉席。车轮子压过席子的角时的感受分明跟长大后轮子压过砖块边角的感受是一样的!

 

小时候的那些事情虽然没法被我们回忆起来,但它们的痕迹并没有从我们身上消失,而是作为内隐记忆的编码形式储存进大脑中,为我们的认知心理奠定基础图式。

 

3岁以前的事,因为没有变成外显记忆,所以大多数人都不记得了。


02 

内隐记忆发现行为模式的原因


美国著名积极心理学家丹尼尔·西格尔的《全脑教养法》对内隐记忆有相关解释:“我们终生都在编码内隐记忆。一个婴儿的内隐记忆包括家和父母的气息、味道和声音,饿的时候肚子里的感觉,喝到热奶时的巨大幸福感……我们的知觉、情绪、身体感觉以及成长过程中的所有都被编码进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更包括小婴儿时期被忽视、被大骂、被粗暴对待的每一个时刻。

 

内隐记忆本质上是一种避免危险的安全机制,它与大脑的“恐惧中心”——杏仁核的功能类似。

 

杏仁核的功能是——当我们遭遇危险时,身体迅速分泌肾上腺素,为四肢直接下达“逃跑或战斗”的命令。同样,我们可以参照内隐记忆,迅速地做出反应,不需要主动回忆过去的相似经验的情况下,就能自动对危险场景做出相应反应。

比如小时候曾经溺水,长大后对海的恐惧感会比其他未曾溺过水的人要深刻。对于深不可测的水,为了不让自己再次发生溺水的危险,大脑会下达永远不得下水的指令。

 

这个内隐记忆的功能可以被我们利用起来,当孩子出现行为异常或者行为偏差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从前的某段内隐记忆为孩子建立的某种基础心理模式,是不是孩子不寻常、不合理行为方式、反应状态的内在原因。

 

所谓“三岁定八十”,3岁前所有的经历都在影响我们往后的人生。对于孩子的养育人来说,而此刻我们的一举一动,也正在编码孩子的内隐记忆。

 

所以,可以直接说,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部分思维方式。


03

不记得的童年,对你伤害更深


漫威系列电影《X战警:黑凤凰》讲的是琴·葛蕾的成长故事。

 

10岁时,琴·葛蕾的好朋友意外去世,由此触发她的超能力。在一次家庭长途旅行中,因为大家对音乐电台的喜好不同,琴跟母亲发生了冲突。自己还没能很好控制自己的宇宙能力,能力失控,瞬间让母亲失去意识,然后发生车祸。她父亲无法原谅她害死母亲的事实,于是抛弃她,X教授收留了她。


 

为了保护她,X教授把琴脑海里这段创伤的记忆掩盖了起来。后来一次偶然,她得知了这段经历,黑化为黑凤凰,伤害了很多人,更伤害了自己。

 

其实这并不是保护。隔绝创伤让她缺少了抵御伤害的复原力和自愈力。爱一个人并不是让他成为温室里面的花朵,而是放手让他在跌跌撞撞中学习挫折和成长。

 

我们恐惧的东西,无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在从前的经历和记忆里也许能找到答案。一位朋友非常怕狗怕猫,更讨厌这些宠物,是因为他小时候被猫狗抓怕了,甚至还因为被咬伤打了狂犬疫苗。

 

如果恐惧狗的程度比较严重,在路上遇到狗都会怕得走不动路,则可以考虑专业得脱敏治疗。

 

但是如果一些恐惧找不到根据呢?

 

有没有想过,不记得的童年,对你伤害可能跟更深。

 

很可能是因为内隐记忆被激活了,或者压抑了外显记忆。我们把莫名影响我们的记忆称之为潜在记忆。因为在压力之下,负责记忆的海马体细胞会慢慢死亡,海马体体积缩小,记忆力下降,失去的可能是潜在记忆,但其影响不占存储单位,于是一直存在。

 

不过海马体还可以长回来。

 

受到精神创伤的孩子可能经常不记得童年发生的一些事情。潜在的记忆虽然看不见也记不清,但它的踪影遍布我们的一生——这些记忆塑造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阈值。

 

如果婴儿时期的我们需求曾被耐心的满足,曾被温柔拥抱和抚慰,被温柔说话,听诗歌颂……即便这些具体的事情我们全部忘记,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记得被父母倾听、亲吻、拥抱、抚触时在我们心里洒下爱、热和光,我们才会觉得世界是积极的,值得我爱,值得我信任,可以期待的,我是安全的。

 

对于成人来说,如果持续失眠,且没有明显的压力源和抑郁焦虑症状,则可以思考一下,是不是有些东西被我们压抑了。

 

往往压抑的东西、忘记的事情,对你伤害最大。

 

04

这个世界上,能让我们活得更好的是自己


传统的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有经历决定了我们。

 

与其说经历让我们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不如说我们对过往经历的认知和理解远比经历本身重要得多;与其责备和后悔自己那时可以换种方式、抱怨自己遇到不完美的父母和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不如想着那些看似“错误”的遇见,未必不是最好的安排。

 

——The End——


Reference
1、伯克. 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2、电影《X战警:黑凤凰》
3、丹尼尔・西格尔, 蒂娜・佩. 全脑教养法:拓展儿童思维的12项革命性策略[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4、皮尔斯·斯蒂尔, 斯蒂尔, 陶婧, et al. 拖延心理学[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2.

作者简介:梁嘉怡(笔名:Kaforniay)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自我介绍: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撼动生命。微信公众号:杨凤池心理工作室(ID:gh_1b32bb27fe09)

排版:小鲸鱼,林洁愉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