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雕表情包会不会成为歪果仁的快乐源泉?|岩读

文稿:挂宝
设计:Sun xy
主播:遥岑
排版:国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

美妆girl们在入门化妆时,首先学的是什么?在起晚了的早晨,偷懒的你是否会选择5分钟勾个眉毛抹个红唇就当做完事?每次看到卸妆后镜子中的“无眉怪”,是否会觉得整个人都黯淡了下去,似乎连表情都看不分明了?你可曾想过,这或许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01

表情包

在这个满屏尬聊的时代,表情包已成为必备聊天神器。沙雕表情包作为我国青年的每日快乐源泉,正日渐侵占国际市场。你是否想过,下图中的三个内涵丰富的表情,为何仿佛全世界的年轻人看到之后都能会心一笑、了然于胸?


同时,如果我们表面上假装开心,是否就能渐渐地真正快乐起来呢?反之,如果假装悲伤,是否真的会慢慢变丧?答案可能是非常出人意料的。(见文末彩蛋)


为了揭开表情的迷雾,心理学家埃克曼和弗里森找到了一个独特的民族——弗尔族(Fore)。弗尔族人与世隔绝,其社会状态仍处于石器时代。很多当地居民几乎没有接触过西方或东方的现代文化。因此,除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外,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来自其他文化的表现情绪的面部表情。南弗尔族(the South Fore)是当地最与世隔绝的弗尔族分支。

02

表情&面部表情揭秘

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即情绪的外部表现,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变现各种情绪状态。

03

埃克曼和弗里森的研究

理论假设


对应于基本情绪的特定面部表情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

埃克曼和弗里森用极为简洁的话对此进行陈述:本文的目的是考察处于前文明时期的人们,尽管他们没有接触过任何的异域文明,他们依然能和来自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人们一样,从相同的面部表情中识别出相同的情绪概念(P.125)。

方法


研究者从南弗尔族中选择的被试从未看过电影,不会说英语或洋泾浜英语(一种掺杂了当地语言的英语),从未为西方人工作过,并且也不住在西方人在当地的居住地内。对照组则选取了通过看电影、上教会学校等方式接触过西方文化的23名成人。

研究者给他们呈现三张印有不同面部表情的照片,同时读一段简短描述该情绪产生的情景或故事情节给被试听。每一段描述对应于其中一张照片。听完故事后,要求被试指出与某一故事情节最为匹配的面部表情。


所提供的照片中有西方人的面部表情。那么,弗尔族人是否能在甚至没见过西方人的情况下正确识别照片中的表情所传达的情绪呢?

结果


1. 被试除了在辨别恐惧和惊奇时的正确率稍低外,其他正确反应的百分比都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水平。

2. 将受西方文化影响的被试(即对照组被试)与未受西方文化影响的成人被试比较,他们在正确匹配照片与故事的比例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3. 在正确识别照片所代表的情绪的能力上既不存在性别差异,也不存在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差异。

复核


根据所获数据,埃克曼和弗里森便毫不犹豫且非常自信地下结论说:“成人和儿童的研究结果都明确地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即特定的面部行为与特定的情绪之间存在普遍的联系。”(P.128)

为了对埃克曼的研究结果进行复核(double-checking),研究者用录像机录下了当地人演示的同样六种面部表情。后来,他们把这些录像带放给美国大学生看,并要求他们对表情进行识别,他们都正确地识别了对应于每种情绪的面部表情。

“上述两项研究的研究结果都否定了“与情绪相关的面部表情具有文化特异性”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面部表情是一种与文化紧密相联的独特传统习俗体系,它对另一种文化的成员而言是不可理解的(P.128)。”


例外


上述发现不一致是,被试在识别恐惧和惊奇这两种面部表情时出现了混淆现象。埃克曼和弗里森在解释这一例外时承认,情绪的面部表现确实存在某种文化差异,但这并不足以否认几乎其他所有的面部表情都能被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正确识别。

研究者推测恐惧和惊奇的混淆 “也许是因为在该文化中,恐惧的事件几乎总是令人惊奇的,例如,邻村的一名充满敌意的成员突然出现;一场意想不到的招魂术或者巫师的表演,等等”(P.129)。

影响


1. 心理学界有着关于人类行为的先天—后天争论(人类行为究竟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习得的)。由于该研究中所涉及的六种情绪的面部表情几乎不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我们也许可以下结论说这些情绪应该是先天性的。也就是说,人在出生时这些情绪就已在生物学意义上形成了。

2. 面部表情在进化问题中同样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某些特定的信息能通过面部表情在动物的某个种系中或种系之间进行交流,那么,这将增加物种的生存概率。这些表情具有普遍性的事实表明,我们是从处于进化进程中的祖先那里继承了这些表情的,它们帮助我们达到了现在所处的进化高度。


拓展


如果你需要有效的伪装,一定要把你的眉毛遮起来!

一项引用了埃克曼1971年文章的研究致力于探讨特殊面部特征——眉毛——对面孔再认的影响(Sadr,Jarudi,& Sinha,2003)。先前的研究更多是对眼睛、嘴进行的,而这些研究者发现,眉毛可能比眼睛的作用更重要。作者提到 “在熟悉面孔中缺少眉毛会导致显著的再认障碍”。实际上,缺少眉毛比缺少眼睛更能显著地引起面孔再认的困难(P.285)。

最后,让我们回到文初提到的彩蛋:难道,不是因为开心才笑,而是因为笑才开心?


埃克曼后来涉足的 “表情的反馈理论”(facial feedback theory)主张——你的面部表情实际上又把所有的表情信息反馈到大脑,以帮助你解释正在经历的情绪体验。



埃克曼通过鉴别与上述六种基本情绪有关的面部肌肉活动来检验他的观点。他指导被试控制不同的面部肌肉来模仿各种情绪,在此过程中,埃克曼便能据此测量与特定情绪相对应的生理反应指标,这种特定情绪仅是由特定的面部表情所导致,而不是测量真正的情绪本身(Ekman,Levensen,& Friesen,1983)。

另一位心理学家扎耶恩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他假定,微笑的面部表情使较冷的血液流入大脑,通过降低大脑的温度产生愉快的情绪。相反,皱眉减少血流量,提高了大脑的温度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一观点。具体实验过程在此不做赘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下方参考文献[3]。

参 考 文 献 
[1]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1月第5版: 386.
[2]《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基于论文:Ekman, P., & Friesen, W.V. (1971).Constants across cultures in the face and emo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7, 124-129.
[3]Zajonc R B. The decline and rise of scholastic aptitude scores: A prediction derived from the confluence model.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3, 41, 862-867

作者简介:挂宝,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白岛岩心(ID:whiteisland_2017),由交大、复旦、哥大、纽大等海内外高校硕博学生和专业咨询师创立,致力于打造专注高校学生心灵慰藉和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服务创新平台,将心理服务普惠化、大众化,让更多年轻人触手可及。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