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记忆都被篡改过丨山寨记忆,正操控着你的人生

文:时差大叔
来源:心理0时差(ID:PsyTime)
原文标题:“研究发现,每个人的记忆都被篡改过…”| 山寨记忆,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

你知道吗?我们对于过往的记忆很可能已经被篡改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请先做完下面的小测试,允许大叔卖个关子。 


一共有三个测试,每个测试都是二选一,即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起来检测一下你的记忆是否真实准确吧。 


根据相应问题,你可以先在脑海中回忆你所记得的答案,然后再 “点击测试下面的空白处” 查看正确答案。 


准备好了吗? 


3,2,1。 


开始!

雕塑《思想者》

还记得思想者在沉思时的样子吗?在你的记忆中,他的手是顶着额头还是拖着下巴(如下图)?

《思想者》雕塑中,是用手托着下巴的,你记对了吗?!


动漫角色皮卡丘

皮卡丘这一动漫形象相信你一定不会陌生,黄黄的绒毛、可爱的面貌、长长的尾巴…… 说到尾巴,你记忆中皮卡丘的尾巴长什么样?

是全黄,还是有一块黑(如下图)?

在动漫中,皮卡丘的尾巴一直都是全黄的,从未变过!


著名油画《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这幅油画,是达芬奇的代表作,从小学课本,到大学课堂,我们一直都会接触到这幅画。既然如此熟悉,那你记得蒙娜丽莎是嘴角上扬微笑,还是嘴角放平、正襟危坐呢?(如下图)


《蒙娜丽莎》被称为 “神秘的微笑”,她的嘴角一直都是微微上扬的!


好了,三个小测试,你记对了几个?


说实话,当朋友给我做这个测试时,大叔全都记错了…… 自己之前的记忆好像真的都是 “山寨的”。

我明明记得思想者是用拳头顶在额头的,而且自己也做过类似这样的动作;

我明明记得皮卡丘的尾巴是有一块黑的,就像两只耳朵一样;

我也明明记得蒙娜丽莎的笑容很浅很浅,几乎可以说是没有笑容……


要不是这些都有事实支撑,大叔真的怀疑自己是来自不同空间的人。


可见,我们的记忆真的存在被篡改的可能性。 


 01 

虚假的记忆,宛如真实发生过一样

在心理学中,记忆出现扭曲的现象也被称为错误记忆或虚假记忆(False Memory),包括两种: 


a. 错误地回忆起没有发生的事情


例如,曼德拉效应:2013年,前南非总统曼德拉去世的消息被公开时,很多人认为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死亡。 


b. 回想起来的事情与自己的真实经历不完全一致


例如,皮卡丘尾巴的颜色有一块黑。 


在大部分人看来,记忆是一个录像机,可以真实准确地录下所有经历过的事情。 


但事实上,人类的记忆更像一个拼贴画,把各种碎片拼在一起,甚至会 “添油加醋” 


例如《思想者》雕塑,你可能看到过别人做过拳头顶额头这个姿势,便出现了混淆; 


而皮卡丘这个动漫形象,你心中的想法可能是:“既然它的两只耳朵都有一块黑,那么尾巴肯定也有吧,这样才合理……” 


这些看似合理,实则错误的记忆,只是我们的大脑对以往经历的重构。 研究记忆的著名学者 Elizabeth Loftus,曾经做过一个实验。[5] 


Loftus 教授找来一群人,并事先从他们的家人那里,获得了关于他们小时候一些经历的手册。手册上有四段经历,其中三件是真实发生的(经家人确认填写),而另外一件在商场迷路的经历,则完完全全是 Loftus 教授杜撰的。

这段杜撰的内容告诉参与者:在你大约 5、6 岁时,有次在商场中走丢了。你害怕得哇哇大哭,最后在一位老年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家人。—— 都是假的,Loftus 教授已经和这些参与者的家人确认过,他们的孩子并没有这段经历。 

然后,Loftus 教授让这些参与者对每一段经历进行回忆,并写下相关的细节。如果不记得这件事,便只要写下 “我忘记了” 就可以了。

有趣的结果出现了,大概四分之一的人,相信自己小时候在商场中迷路了,找不到家人。更为有趣的是,他们还回忆出了当时的具体细节。 


例如,其中一位参与者回忆:


 “我一开始和家人在一起,但后来跑到另一边看玩具,然后就和他们走散了。接下来,我一直在寻找他们,但心里很害怕。还好后来,一位穿着蓝色外套、有点秃顶、带着眼睛的老人,帮我找到了家人……” 


这些参与者并没有经历过迷路这件事,因此他们的记忆中,应该不存在和 “迷路” 相关的记忆。 


但是,因为他们确信这件事真实发生过,因此,他们的大脑重构出了这段本不存在的记忆,甚至为了让整件事看起来更加合理,会自动脑补相关细节。 


这些细节合理化了虚假的记忆,使得他们进一步确信这就是真实的! 


例如,这句 “我一开始和家人在一起,但后来跑到另一边看玩具,然后就和他们走散了”,Loftus 教授并未提到与家人走散的原因,但事出必有因,所以我们会倾向于认为加上因果才是合理的。 


合理的内容,却未必存在。 


然而,虚假的记忆就像真实发生过的一样,不仅让人对其深信不疑,相信这段经历真实发生过、会体验到这段经历带来的情绪感受,甚至这段记忆会影响现在的行为与生活。 


 02 

山寨的记忆,正在操控着你的人生

你可能会觉得,记错很正常。而且,像小时候与家人在商场走散、《思想者》雕塑的姿势、皮卡丘的尾巴颜色…… 这些对自己来说,本就无关紧要。那些对自己重要、对自己影响很大的经历,肯定不会记错的。 


但,真的是这样吗? 


可能并不是。 


不知不觉中,山寨的、虚假的记忆或许正在操控着、影响着你的人生、你的生活。 


实际上,我们不仅仅会对童年期的经历产生错误的记忆,甚至会扭曲关于现在的亲密关系记忆。 


爱情中发生的事情,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对其有着比较深刻的记忆。对于喜欢的人,你与 Ta 之间的记忆会出现扭曲、出现错误、出现偏差吗? 

明尼苏达大学研究社会关系的教授 Jeff Simpson,曾经在情侣间做过这样一个研究。[6] 


Simpson 教授让来参加研究的情侣们,对关系中的一些矛盾进行讨论,讨论为什么产生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结束后,他们需要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对方对自己的支持程度,以及与对方的距离感有多大。 


一周后,Simpson 教授再次邀请这些情侣们,来到了实验室,并让他们回忆在一周前的讨论中,伴侣对自己的支持程度,以及与伴侣之间的距离感。

结果你猜发生了什么?他们的记忆会根据自己的依恋类型,呈现出相应的变化。 在介绍具体变化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依恋类型。(以前的文章中介绍过很多遍了,有印象的朋友可以跳过这一部分。)


著名英国心理学家鲍比,曾在1973年提出了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即我们在婴儿期与抚养者之间的互动模式,会影响长大后在亲密关系中的期望与行为。 根据依恋理论,处于亲密关系中,主要有三种不同的类型: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


安全型依恋的人在婴儿期能够得到及时的回应,这促使他们对自己有着积极的态度;然而,如果婴儿不断被拒绝、无法得到回应,那么就会形成不安全依恋,致使以后不相信会得到他人的支持、关爱。 


不安全依恋包括焦虑型依恋回避型依恋 


前者是指个体对亲密关系的担心程度。对于那些高度焦虑的人,一方面渴望爱情、坚守阵地,一方面害怕拒绝、害怕被遗弃,并且不信任伴侣; 


后者是指个体在面对亲密关系中的亲密行为时感到不舒服的程度,那些高度回避的人不愿意与伴侣亲密接触,同时他们渴望维持情感独立,对关系的承诺微乎其微。

结果(可直接跳到这一部分):


不同依恋类型的人,记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 


a. 安全型依恋 


这类人对一周前的讨论中,伴侣给予自己的支持程度记得比较准确。 


b. 回避型依恋 


在他们记忆中,伴侣给自己的支持很少,即回忆出的支持程度远远少于一周前的评估。 


这是因为,他们本来就不愿意与伴侣亲密接触,所以就会倾向于记得对方很少给到自己支持。 

c. 焦虑型依恋 


在他们记忆中,伴侣与自己之间的距离感更小,即回忆出的支持远远大于一周前的评估。 


这是因为,他们特别渴望爱情,害怕失去,所以倾向于记得与伴侣之间的距离比较近,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所以,我们其实会根据自己的期望与自身特征,“随意” 改变与他人之间经历的记忆,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伴侣。 


这样的结果是,给目前的亲密关系带来了或好或坏的影响。 


大叔想,或许“情人眼里出西施” 就是因为自己不断美化伴侣,篡改记忆,把不好的地方都悄无声息地 “改好”;而经常吵架的伴侣,可能是因为不断丑化对方,记忆中对方就是个很差的人,那不打架就怪了……

写在最后

记忆是一个人生命的全部,我们会根据脑海中的记忆,讲述自己的生命故事,这代表着对自己的认知。


一个人倾向于记得什么,就会讲出对应的生命故事。但故事的不同,给人带来的感受也不一样。[1、2] 


记得失败后的不堪、讲述自己的不堪,可能会一直感到自己很差、能力不行; 

记得自己成功后的骄傲与喜悦,那么便更会感到自己可以做成一件事、信心满满。 


幸运的是,记忆是可塑的,是更新的。 如果可以多关注那些积极的信息、把以往的经历记得更积极一点,稍微改变一下自己记忆,或许整个人都会感到更加幸福。 


最后的最后,大叔想到了一个悖论 —— 忒修斯之船。 


这是一个富有哲思的故事,当忒修斯之船不断被翻新,直到整个船的零件都被换成了新的,那这艘船还是之前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 


如果我们的记忆不断更新、改变,那我们和一开始拥有这段记忆的人,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察觉到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错误记忆、虚假记忆、被扭曲的记忆,以及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与感悟。


References / 大叔参考的文献资料:
[1] Adler, J. M., Lodi-Smith, J., Philippe, F. L., & Houle, I. (2016). The incremental validity of narrative identity in predicting well-being: A review of the field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futur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20(2), 142-175.
[2] Christian Jarrett (2019). The transformational power of how you talk about your life.
[3] Elizabeth Loftus(2013). How reliable is your memory?(TED Video)
[4] Geraerts, E., Bernstein, D. M., Merckelbach, H., Linders, C., Raymaekers, L., & Loftus, E. F. (2008). Lasting false beliefs and their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8), 749-753.
[5] Loftus, E. F. (1997). Creating false memories. Scientific American, 277(3), 70-75.
[6] Simpson, J. A., Rholes, W. S., & Winterheld, H. A. (2010). Attachment working models twist memories of relationship ev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2), 252-259.  

作者简介:原文作者时差大叔。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心理0时差(ID:PsyTime),有趣的心理科普、前沿的心理动向、专业的心理研究,网罗全球,没有时差。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