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爱发火的父母,内心都有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孩

今天看到一位妈妈分享说:“孩子六岁,养孩子六年再生气也没有动手打过他。而我是从小被打大的,我克制住了。”


让人动容的是,不是她从来没有打过孩子。而是她「克制住」了这三个字。

【我从小就是这么长大】不一定就是对的,你也可以选择从自己这里开始,为孩子构建属于你们的原生家庭。


以上是我看到一个朋友发的朋友圈,当我看到这条朋友圈的时候,特别地想要把它转发出去给更多人看到。

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当中,几乎不可避免的都会提到原生家庭,提到亲密关系以及提到亲子育儿。

我发现原生家庭就像是一个人的根基,对人的影响还挺大的。它会影响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亲密关系,以及影响着一个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原生家庭就可以决定所有。

一个人的成长空间是巨大的,虽然我们无法决定自己出生在怎样的原生家庭里,但是可以决定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01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有一些来访者会告诉我说她们在成为妈妈之后,感觉非常像自己的妈妈,尽管她们并不想像妈妈一样,可是很多片刻她们的所作所为却像极了妈妈,甚至在某些时刻会有一种与妈妈“重合”的感觉。

比如说小时候妈妈爱对自己发脾气,而现在她也爱对孩子发脾气,她会像妈妈一样对自己的孩子大吼大叫。

不一样的是,事后她会后悔自责,觉得自己并没有做好一个妈妈。可是,这并没有改变她会继续对孩子大吼大叫或者是打孩子的行为。

难道说,“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是一种必然吗?

当然不是。

在和来访者对话的过程当中,我能感觉到有一些情绪和创伤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传承着。一个有创伤的家长,在育儿过程中会继续给孩子传递创伤。并且,很多时候,这些行为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


还有一些人呢,会坚定地认为:孩子不听话,就该打,打了就听话了。

但是,我们真的要养育出一个听话的孩子吗?还是说,我们一定要忠诚于自己的父母,做一个像他们一样的养育者?

这些问题,是需要每一个养育者去向自己确认的。

02

克制住打孩子的冲动,

是生命在进化

许多时候,打孩子、吼孩子就好像是一种本能冲动一样,要对抗这个本能冲动是很不容易的,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

也有很多家长问我,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该怎么办?

当我们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我控制不住”的时候,就仿佛在说:“这不管我的事儿”。


我会回复他们说:你不想控制啊!

为什么会不想控制呢?

因为你每一天都会有很多情绪,因为你在过去就吸收了很多情绪,这些情绪是没有消化好的,当孩子没有听你的话或者是孩子惹事儿的时候,你的这个情绪就被戳到了。

吼孩子、打孩子是一种发泄情绪的行为。


而孩子对于家长而言也是很安全的,因为他没有办法向你对抗,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他是很依赖大人的,所以你即便是打他吼他,他除了伤心、除了哭别无选择。甚至,你打他吼他,他也依然爱你,依然把你当作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亲爱的人。

并且,大人和孩子的能力和权利是不对等的。


所以当家长打孩子或者吼孩子的时候,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种教育,它更像是一种欺负,是家长在欺负孩子。

甚至有可能是你在外面受气了,但是你没有办法对外面的人反抗,你就在家里对孩子发火撒气。

这种情况就是窝里横,也就是在外面的时候你看上去软绵绵的,但是到了家里面你就像个刺猬一样。你不一定会刺你的父母或者是你的伴侣,你很有可能会刺你的孩子。

所以我特别地佩服那个[克制住]了的妈妈,她即便是被从小打到大,但是她没有打孩子,没有让恶习和伤痛继续从她这里传下去。

她没有随便拿自己的情绪在孩子面前撒野。

在我看来,「克制住」,就是生命在进化。

「克制住」也是一种选择,这意味着你选择让创伤从自己这里终止,选择做和父母不一样的父母,选择给孩子不一样的原生家庭。

03

倒置的关系:

孩子在照顾父母

我听过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养废一个孩子特别容易,但是要养好孩子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日积月累地对孩子进行养护,该放手的时候放手,该保护的时候保护。

养育孩子不仅是陪伴和见证孩子的成长,其实孩子也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他总是可以照见我们到底处在一个怎样的状态里面,照见我们过去还有多少的情绪没有消化好的。

吼孩子、打孩子的效果可能是立竿见影的,孩子立马变得听话起来,但是啊,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讲,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儿,因为孩子的反抗会在他能够反抗的时候开始。


在心理咨询的工作当中,我会发现有些成年人在结婚生子生子之后,甚至是在他四五十岁之后,他的叛逆才刚刚开始。

大家可以想象嘛,一个人在过去很听话,但是突然有一天他的叛逆就出来了,他有很强的攻击性,当然这个攻击性不仅仅是指向于别人的,也很有可能是指向于他自己的。

这就会造成一种情况,就是有的人在童年的时候是没有做过小孩,反倒是他在成年以后会变得极其任性。

听话的孩子其实是很令人心疼的,因为他会压抑一部分的自我去照顾成年的父母,这是一种倒置的关系,孩子做了父母的父母。

为了照顾父母,孩子可以把自己的需要收起来,为了照顾父母,即便是在外面被人欺负了,他也不敢说,他从不敢倾倒自己的烦恼,生怕给父母添麻烦。

但是,倒置的关系,并不是一种成熟健康的关系,因为在这样的关系里,孩子压抑了自己的生命力,背负了自己不该背负的东西。

04

照顾好自己的情绪,

做自我负责的父母

我曾访谈过一些打孩子,吼孩子的家长,发现他们发火的时候,一般是自己有些疲劳、心烦的时候。

但是这些时候,他们并没有真的选择去照顾自己,而是继续照顾孩子。

其实,每一个爱发火的父母,内在都有一个需要被照顾的“小孩”,这个孩子就是他自己。

但是,爱发火的父母,自我要求也是严苛的,他并不能够允许自己休息,更不能接受自己的“自私”行为。

当他一次又一次忽略自己的感受而选择照顾孩子的时候,当孩子并不如自己所愿的时候,巨大的愤怒就会爆发。

  • “你快气死我了”

  • “我要你干嘛”

  • “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嘛”

  •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 ……

这些内容传递的信息就是:是你让我这么生气的,你要为我的情绪负责。

孩子的感觉是什么呢?

他会感觉自己是个累赘、感觉自己很糟糕、感觉自己并不重要、感觉很内疚……

有些孩子,在成年之后,依然对父母心怀愧疚,而那些没有被消化和排解的愧疚、自责、委屈、转过头来,就是对下一代的怒火。

发火、看上去是一个很强硬的行为,但实际上也是家长内心脆弱的表现。


它在表达的是:

  • 我很委屈

  • 我很受伤

  • 我很挫败

  • 我好累啊

  • 我也渴望被爱……

你知道,当你发火的时候,未必就是孩子做错了什么,而是你需要被照顾了。而一个自我负责的父母,会选择照顾自己,而不是通过让孩子听话来照顾自己。

写在最后

吼孩子和打孩子永远都是最容易的事情,因为它就是一种本能,是一个人情绪化的一种显现。

吼孩子、打孩子,获得的是即刻的满足和爽快。但这,并不是什么本事。

能克制住本能,能管理好情绪,才是真本事。


因为这是需要极其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在我看来,这也是了不起的人才能够做的事情。

文:从朋朋(二级心理咨询师,情感万事屋特邀咨询师,一个走向现实的理想主义者,专职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擅长情绪问题咨询、婚姻关系咨询、个人成长咨询。)
责任编辑:殷水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