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神秘力量,正支配着你买买买

文:李煜玮
来源:极光中心(ID;we-are-in-zc)
原文标题:某种神秘力量,正支配着你买买买 | 双十一防剁手心理指南

叶子屏气凝神,眉头紧锁,右手拇指悬在手机屏幕上方一厘米左右,微微颤抖,手指下方是“付款”按钮。

为了按下这个按钮,她已经等了快半个多月。现在,还有10秒钟,双十一狂欢抢购就将启幕,静静躺在购物车里等待她付款的,还有25件其他的产品。虽然她刚刚才在过去一周签收了12个包裹。

 

2017年,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以1682亿元完美收官,开场28秒钟,淘宝系交易额就超了10亿,最高峰值25.6万笔/秒,双十一全天,累积物流订单量超过7.5亿单,而这个疯狂数据的背后,是无数个叶子这样的超级购物狂,没日没夜逛淘宝的“奋斗不息”。

 

但是所有的购物都会换来愉悦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也就不会有“剁手”一说。

比起单纯的购物,购物成瘾像一种欲罢不能的“痛并快乐着”。买的时候快乐,买了以后痛苦,可是促销一来,强烈的欲望又像滚滚巨轮,开始了新一轮的碾压。

 

我们先来看看购物成瘾的后果——

信用卡债台高筑,甚至财务崩溃;

买来的物品大量闲置或浪费;

消耗巨大时间精力,健康威胁随之而来(视力下降、颈椎病、腱鞘炎等);

焦虑、自责、内疚和自我价值感的下降……

 

随手一列,就有5、6条,还不算后续的持续影响。

 

或许你也是被购物成瘾困扰的坑内人,这些问题也常让你焦头烂额。新一年的双十一又在眼前,如果要想摆脱困扰,我们也需要先看明白,这些失控的剁手背后,到底是什么暗流在悄然涌动。

 

 01 

收的不是快递,收的是关系

 

有个段子调侃说,我并不缺少关系,因为每天都有人惦记我,给我发短信。虽然他们都是10086,或者是信用卡中心。玩笑的背后,是浓浓的孤独感。

 

社交软件加快了我们的联络速度,但并不会提升关系质量。事实上调研发现,正是因为社交软件可以随时随地联络,导致大量的无效信息泛滥在人们的互动中,人们在联络时更不走心,也更疲惫。与此同时,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也让人与人的关系越来越目标化。

如果在家庭的小空间里,家人忙于各自的事务,缺少足够有深度和耐心的交流,就会形成“家庭孤岛”——看起来是一家人一起生活,但事实上彼此都是信息的孤岛,内心感受缺乏被照见。

 

更别提单身的人了。

 

这种情况下,就产生了“有关系,没亲密”的现象。

 

人是关系的产物,需要依赖于关系的滋养来生存和成长。而高质量的关系,则需要有足够的亲密。亲密,又需要充分的理解、耐心和共情。

 

在这些资源都匮乏,需要难以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无意识的寻找替代品。快递就可以是其中一个。

收快递的秘密,不在于快递是什么,在于“收”的感觉。“收取”相当于幼年时的“吸吮”,收快递在象征层面上满足了我们希望被“哺育”、被“关心”和被“在意”的渴望。

在这种“吸吮”并“吃到”的感觉里,我们收获了满足感,填补了内心深处的焦虑和对关系的饥饿。

 

如果说10086和信用卡中心的短信问候,是级别最低的关系满足,那快递的满足可谓相对高级,因为拆开箱子,还有喜欢的东西等着自己。这也正是被工作淹没、被娃累垮、被老公忽略许久的叶子,想通过“买买买”获得的。

 

 02 

自恋的满足:“我值得”

 礼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礼物意味着“值得”。当我们不受控制的在淘宝上疯狂剁手,这些买到的货品,除了实用价值,可能还附着有“礼物”的意味。

 

在客体关系里,我们强调,一个人需要通过另一个重要客体的镜映,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这个重要客体,早年是母亲,后来泛化成为生命中的重要他者。

 

而被镜映的方式,也从幼年襁褓里的“被注视”、“抚摸”、“哺乳”等,一步步变为“鼓励”、“陪伴”,“共同探索”等。这个过程中,礼物也是重要的镜映的标志。

 

收到礼物,就像收到一个郑重其事的确认,也像收到一个肯定,肯定此刻的我,是个有着特别价值的存在,值得被爱。

 

因此,若我们内心深处对爱的需要存在着空缺,对自己的存在缺乏确认,我们就需要为自己寻找充分的“证据”。

 

不断送至的“包裹”,就是“证据“之一。

 

那种接连不断获得包裹的感觉,就像获得一份又一份礼物,得到一个又一个奖赏,尽管这是花着自己的钱,甚至是透支自己未来得到的结果,但也饮鸩止渴的让我品尝到了我值得拥有的快感。

 

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看一个人是否缺爱,看他是否疯狂的追求名牌就知道了。”

 

所谓的追求名牌,也是失了控的对物的占有,这些占有的背后,是痛苦的呐喊:“看着我,承认我!”

 

 

 03 

满足也即防御

 

持续的购物会让我们有拥有的错觉。拥有买到的商品是真实的,但是购买付出的代价,一旦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就变成了损失。

 

当一个人只看拥有的快感,而不愿看见自己的损失时,他可能已经运用了分裂、压抑和否认的防御机制,迫使自己和损失绝缘。不到银行账单堆到眼前的那一刻,绝不从坐拥包裹的快乐里抬起头。

那为什么要这样回避这些损失呢?因为看见它们,就会激活对更大丧失的恐惧和焦虑。用一个小的损失,转移自己对较大丧失的恐惧和痛苦,然后再用一层漂亮而单薄的满足感盖掉小损失,一个防御就形成了。

 

丹被查出患了慢性病后,突然就觉醒了,觉得对自己不够好,太苛刻,于是开始想买就买,想花就花,不仅网上淘、线下买,还从买实体的商品延伸到了买各种课程兴趣班。

看起来她是在努力照顾和满足自己,直到有一天,她的咨询师告诉她,她或许在用这些疯狂和快感,防御她对疾病的恐惧,她并没能正视她的现状,因为她的开销使她难以接受长期的优质治疗。更糟糕的是,她用各种购物,回避了和家人好好相处,去交流和接受疾病给她们家庭带来的影响。

疾病,是更大的痛苦,丹用无度的购物掩盖回避了这一切。

 

缺乏亲密和关心,身份迷茫、陷入困境。或许购物可以暂时缓解,但比追逐物质更好的,是找回身边的人,当关系复苏,购物的饥饿感就会逐渐被抚平。

 

作家索菲·金塞拉曾说:“人是拿来爱的,东西是拿来用的。这世界一团糟,是因为东西被拿来爱了,而人却被拿来用了。”

 

双十一马上又要到了,愿我们能够让购物只是购物,让爱成为爱,让每一种需要各有各的归宿。

作者简介:李煜玮,第一季传播师学员,签约传播师,第二季传播师助教。她是创业指导师,双语主持人,干过媒体,当过品酒师,进过500强,服务过欧盟商会,杀伐果断,狠辣天真,能写能说。去年加入第一季传播师计划,她的微课首秀《又不是裸奔,公众演讲为啥张不开口》,听众达3000人次。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

You May Also Like

About the Author: 成长心理专家